《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04 10:20: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说新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是立世之本。

  (三)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讲述故事

  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呢?(教师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注意技巧,恰当运用形体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学生复述故事作铺垫。)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大家想想,老师为什么会对这个故事如此刻骨铭心呢?(引导学生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

  2.导入新课

  “诚信”是立世之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诸如“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二)简介《世说新语》及其作者

  (三)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板书)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解说: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②调动原有的积累,运用工具书,通过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③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④小说的审美评价是多方面的,就初中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要让学生知道评价人物的根据是人物的言行,评价人物的标准是正确的、人们公认的思想道德准则。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四)组织学生学习《期行》

  1.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一阶段的学习。

  (1)注意下列加下画线字在文中的读音。

  期(qī)行尊君在不(fǒu)

  (2)学生自读课文,推敲朗读停顿;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二阶段的学习。

  (1)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字句。)

  (2)通过讨论,梳理故事情节。(可板书)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驳客,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3.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三阶段的学习。

  (1)同座学生互述故事,推荐优秀者上讲台表演。(要求表演的学生注意体验开始时教师讲故事的语气、神态,力求能够绘声绘色。)

  (2)讨论: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怎样的道理呢?

  明确: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学生回答意对即可。)

  4.引导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第四阶段的学习。

  《期行》这则文言小说短小精悍,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两个人物的言行,说说自己的看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出陈太丘、元方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客”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五)小结

  同学们,这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文言小说的一般学习方法。大家的悟性很高,顺利完成了《期行》这篇文言小说的学习任务。下一堂课,我们将学习《乘船》,老师想放开手,完全由你们自己来学习这篇文言小说,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呢?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将《期行》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请他们给你评判打分。(优、良、中、差)

  2.如果你是学习小组的牵头人,你将如何组织你的小组成员按照老师介绍的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来学习《乘船》?请你设计一份内容具体、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准备竞选《乘船》学习小组的.牵头人。

  第二课时

  (一)回顾文言小说的一般学习方法

  (二)小组学习《乘船》(每组以6至8人为宜,由学生自己主持,教师巡视指导)

  1.各小组交流学习方案,选定方案优秀者为本小组学习牵头人。

  2.取长补短,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完善学习方案。

  3.按照确定了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乘船》,疑难问题可求助老师。

  4.展示学习成果。(可采用电视上常见的知识竞赛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给予鼓励性的打分。)

  (1)课文朗读展示。(每小组出1人,人选由其他小组任意指定。)

  (2)字句理解展示。(为了便于突出重点,可由教师出题,各小组抢答。)

  (3)故事复述展示。(由各小组推选1人参加。)

  (4)故事内涵展示。(各小组在整理好答案后,选定1人公示,意思正确就可以给分。)

  故事内涵: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5)评价审美展示。(让学生们评判华歆与王朗谁“优”谁“劣”。各组自由发言,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辩论,看法新颖独特的要给予加分鼓励。)

  (三)教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点(从鼓励的角度,肯定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同时对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要中肯地指出,以利以后的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回家将《乘船》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评定等第。

  2.就这次小组学习中的得与失,写一份200~300字的体会。

  3.课后搜集两个以上有关诚信的小故事。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篇2

  教材简析

  选自魏晋南北朝时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大多采用对比的手法,用简短的语言记述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品质。“管宁割席”“王戎识李”的故事就有着这样的特点。这两个故事都只有五六十字,但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突出。如,“管宁割席”,通过管宁、华歆“见片金”和“同席读书”时行动上的不同表现,把管宁不为利所动,不心慕官绅的君子形象刻画出来了。“王戎识李”是借“诸儿”与“王戎”见路边树上李子的不同表现凸显出了王戎小时候能根据现象思考推理,得出结论的与众不同的聪明。

  设计理念

  以对比思考为主要方法,以反复诵读为情感体验手段,遵循“由扶到放”“比较赏析”“适度拓展”的原则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感悟文言文言简意丰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归纳理解词义的方法,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准确地理解意思。

  2.运用比较带动理解,体会《世说新语》二则的寓意,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3.以层递性的要求驱动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朗读感悟文言文语言洗练,词义隽永的特点。

  4.认识生字“冕、戎”。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践体验,归纳理解文言文词义的常用方法,并运用方法翻译全文。

  2.在比较人物言行中体会《世说新语》“以事见人”的艺术方法和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课前将二则文章分左右两边抄在黑板上。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了解出处并揭题

  1.要求学生说说《孔融让梨》的故事。

  预设:学生如有难度,教师说;若孔融所说的话这一重要情节没说完整,教师适时补充完整。这一个故事文言文中是这样表达的。

  出示: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3.你从这个故事中对“孔融”有了怎样的了解?

  4.师:孔融长大后成了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是一名君子。我们看到他从小就具有懂得谦让,尊重别人的优秀品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自一本书——《世说新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外两个小故事。

  板书:《世说新语》二则

  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教学起点,用所熟悉的故事引入,并通过故事与文言文的比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精练。同时引出《世说新语》,让学生迁移认知,对所学内容产生期待。

  二、多维练习,有节奏地读通课文

  1.提出朗读期待。

  能读通一文章挺简单,但要读通一段1500多年前写的古文不容易。看黑板,自由试读,看谁能凭自己的能力最快地把它读通顺。

  2.指通。

  (1)先请两生分别读,重点指准“掷”“乘”“诸”等字音。

  (2)随机在黑板上用“/”划分停顿处。再请几生读,重点关注停顿。

  (3)男女生赛读。

  3.指出节奏韵味。

  (1)提示方法:读古文,有些地方要停顿干脆,有些地方要气息连贯。这样才能读出古文的韵味。

  (2)师范读“管宁割席”。

  (3)请生模仿自由读。再指2~4名学生读读这两则故事,从是否有点节奏感的角度点评。

  读准读通是“披文以入情”的第一步,必须做扎实。通过多维练读,反复给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在多种感官共用的状态下读通文章,扫清理解障碍。不仅如此,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能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探索方法,体验中读懂“管宁割席”文意

  1.提出理解期待。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已经能比较有节奏有韵味地读古文了。下面要求更高。再看黑板读古文,看自己能读懂多少。

  2.根据学情标注困难。

  学生读后,让学生自由地到黑板前标注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在字下加“·”。

  3.以“管宁割席”为例,解决字义,归结方法。

  (1)学生标注的字是注释中有的,教师在下面划上“—”。

  这些,大家待会儿借助“注释”能够读懂。板书:看注释

  (2)注释中没有的字词怎么办?

  师生共同想办法,教师随机板书理解词义的

  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旧知运用、生活经验。

  (3)教师:这么多不同的方法,能帮助我们理解字词的意思。

  4.理解文意。

  (1)借助注释,不看译文,试说意思。(学生自己练说)

  (2)对照译文,比较哪些地方说得不太正确。

  (3)教师组织交流:

  预设:“宁读如故”“华捉而掷去之”。

  :理解古文,有时我们得根据现在的说话习惯,对词语位置调换。“宁读如故”,应该调换为“宁如故读”来理解,这样才符合现在的说话方式。(板书:调换词序)

  (4)读懂意思。同桌一个读古文,一个说意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学习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自读发现问题”的操作手段把握学情,针对学习障碍,激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和方法的共享。教师帮助归纳学习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方法疏通古文的意思。通过这样的“帮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一古文的学习乃至学习所有古文打下基础。

  四、对比诵读,体悟人物品质

  1.师生对读,体会情感。

  (1)提出对读要求:读己的情感。

  师读古文,生读译文,教师按要求点评。

  男生读古文,女生读译文。教师点评。

  齐读古文。

  (2)对比、分角色读,体悟人物品质。

  师读共同写到两人的部分,男生读写管宁表现的句子,女生读写华歆表现的句子。

  思考:这样对比着写,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如有难度,提醒学生回忆“孔融让梨”,你觉得在这里,作为一个君子,该怎样?

  教师:君子,就应该不为利所动,不心慕官绅。

  这里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通过对比读、分角色读的形式,用“孔融让梨”做辅助,让学生对如何体会人物品质有一个思考的方向,从而突破难点。

  五、学法,学生自主学习“王戎识李”

  1.教师学法。

  我们刚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旧知运用、生活经验,看注释等方法自己初步读懂了古文的.意思,然后又对照译文纠正了理解不恰当的地方,还体会到了故事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言行,告诉我们人物品质的方法。

  2.布置自学任务。

  (1)自读第二则文言文,运用方法初步理解意思。

  (2)对照译文,调整词序说意思。可以自己练说,同桌练说。

  (3)同桌对读,读出古文韵味。

  (4)想想故事是怎样写出王戎的品质的。

  3.组织交流。

  操作思路基本同“管宁割席”。这里少些讲解,多些朗读体悟,重点读好对比部分。

  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应该具有迁移运用的能力,这一环节也正是搭建了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能力的平台。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六、学习生字

  学生自主检查认字情况,先自己读一读,同桌之间再考一考,读一读。

  七、引入《世说新语》,推荐阅读

  1.出示《世说新语》,了解特色。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语言精练,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对后代笔记文学影响较大。

  2.教师推荐。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都比较短小,但意义深远,很适合我们初学文言文的人所读。我们课后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再读一些《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理解意思,感受人物品质。

  “学以致用”,课内习得的方法在课外实践应用,这是学习的需要。本环节适度拓展,给学生一次运用方法,实践体验的机会。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我们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设计2.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在项羽的麾下有个将军叫季布,因为他多次围困刘邦,在项羽兵败后,刘邦便出千金捉拿他。由于季布平时重承诺,深得人心,所以人们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藏匿他。当时楚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最后刘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为江东太宗。这就是“一诺千金”和“季布一诺”的典故。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今天就来认识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小元方是怎样对待他的吧!出示课题《期行》。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尊君在不(fǒu)

  2.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就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作品简介

  《世说新说》,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请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1)教师教读《期行》;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学生齐读。

  2.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

  【点拨明确】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

  (1)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约定。乃:才。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委:丢下,抛弃。

  (3)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二)内容探究

  齐读课文,深入理解,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如:

  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区别?

  【点拨明确】“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明确】不守信用、没有礼貌、暴躁、易怒的人。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点拨明确】这个问题是探究性的,学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和有涵养吗?

  (三)诵读练习

  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1.投影展示: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请一名学生尝试读课文,应读出停顿、语气来。

  3.全班齐读,背诵。

  (四)走进写法

  通过研读这篇短文,其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点拨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四、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民无信不立。——孔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期行》让我们结识了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不讲信用的人,连七岁的'小孩都看不起,可见“信”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来结识另外两位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待人处事的。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华歆(huà xīn) 辄(zhé) 拯(zhěnɡ) 邪(é)

  2.文言词语

  (1)重点词语

  辄:当即。

  幸:幸而,恰巧。

  尚:还。

  可:肯,同意。

  拯:救助。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所以:……的原因。

  纳:接纳,接受。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2)词类活用

  歆辄难之(意动用法,对……感到为难)

  (3)特殊句式

  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句,

  “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4)古今异义

  宁 古义:难道。(宁可以急相弃邪)

  今义:宁愿,宁可。

  三、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乘船》;学生自由朗读;学生齐读。

  (2)疏通文意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

  (3)复述课文

  (二)深层理解

  1.这则短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是怎样刻画他们的?(语言)角色朗读,从文中找出对比(写作手法)的句子,从两个人这两次行为的对比中,你能看出这两个人有怎样的性情品质呢?

  【点拨明确】原句(略)王朗轻诺寡信,不负责任。华歆重诺守信,考虑周全,救人救到底。

  2.同学们查找过《世说新语》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吗?题目是什么?你认为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点拨明确】《救人救到底》。

  “救人救到底”这个题目好,它揭示了的主旨。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点拨明确】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轻诺寡言。

  4.你们从这篇短文中还悟到了什么道理?

  【点拨明确】不能在危难关头舍弃别人。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能检验出一个人品质的高低。

  四、拓展延伸

  《世说新语》中还记录了有关华歆的故事如下:

  《割席绝交》: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种菜,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把金子当瓦片石头一样,不管它,仍旧挥动锄头;华歆则捡起金子,把它扔得远远的。又有一次,他俩曾同坐一张席子读书,门外有乘坐华丽马车的贵官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丢下书本跑去看热闹,管宁就割断席子,跟华歆分开坐,说道:“华歆,你不是我求学问道的朋友!”

  听了这则故事,你又该怎么评价华歆这个人呢?

  【点拨明确】一分为二,追求富贵,不专心读书,但也有可取之处,在本文中救人救到底的品质就非常令人敬佩。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04-21

世说新语教学反思04-21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04-17

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学设计《世说新语》08-05

《世说新语》的教案02-26

世说新语教案02-17

《世说新语》教案09-18

《〈世说新语〉》教案03-08

《世说新语》的读书笔记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