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教案

时间:2024-09-01 05:38:05 教案 我要投稿

《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

  《古对今》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想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多,你说少,远——(),左——(),粗——(),黑——(),快——()

  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

  对,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板书: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课文几个小节标出来,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词。

  a、带拼音认读

  b、不带拼音认读,

  c、认读生字。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a、严寒,酷暑,

  “严寒”就是很冷很冷,

  “酷暑”就是特别特别热

  再读第一小节,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相反)

  b、暮,和风

  “暮”就是太阳下山了,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词相近?

  风轻轻吹,雨丝细细的,就叫“和风细雨”

  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同类)

  c、学习第三小节

  什么是“莺歌燕舞”?

  莺是黄莺叫声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跳轻快的舞蹈,就叫“莺歌燕舞”

  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什么呀,在鲜花上飞来飞去,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叫“鸟语花香”。

  再读第三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d、总结写对子歌,可以是同类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

  四,拓展延伸

  我们再来读一首对子歌。

  五、书写生字

  出示要写的生字:“李”“香”

  1、观察

  2、范写指导,生书空。

  3、生仿写。

  4、评价。

  《古对今》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 ǔ暑 l凉

  ch晨 āo朝 x霞

  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语()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我会说。桃对,柳对。莺歌对,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圆严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

  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

  李杨燕舞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词对起来。这节课学生们收集来了很多对子,一起交流,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对今》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古对今》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酉”。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7个字;认识偏旁“酉”,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识读12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全部会读的请举手。下面开始比赛,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一人一句,以学困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生练读一一同桌互相检测,再指名读。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再齐读两遍。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能流利朗读课文。先给你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比赛。

  三、课文读得流利。(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声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一遍。

  3、齐读课文

  课文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会写字写得正确、规范。

  四、比赛会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当堂训练: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古对今》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

  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真正做到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会的知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6、(1)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 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 方 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 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本环节,运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词,如:看图识字、放气球游戏识字、猜谜语、讲故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汉字的书写特点,然后老师示范写,学生练写,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评析材料:

  优点: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如:看图识字、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做到充分地读,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对韵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

  在书写环节,指导不到位,处理比较仓促。写字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考虑到了中上等的学生接受能力。让学生找出所有左右结构的字,并说这些字的特点,当孩子们说出这些字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时,我没有细致的指导,接着就让学生看老师范写,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练写,既没有展评、又没有交流,就这样仓仓促促结束了写字的环节。

  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给写字教学留够10分钟。

  2、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关注这一部分学生。

  3、写字教学还应细致地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写好字,如本节课所要求写的字,不能只让学生观察到左窄右宽就可以了,还应每一部分具体地观察,特别是主笔画的占个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规范。

《《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对今》教案】相关文章:

《古对今》教案03-27

(精华)《古对今》教案10-23

《古对今》教案及反思优秀12-13

《古对今》教案(汇编15篇)08-02

古对今教学反思06-12

古对今教学反思06-27

古对今教学反思实用[12篇]07-05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01-24

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网友来稿)10-16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案11-23

《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对今》教案(精选5篇)

  《古对今》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想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吧,比如: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多,你说少,远——(),左——(),粗——(),黑——(),快——()

  2、古就是古代,今就是()

  对,就是古代和现代相对,这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板书: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课文几个小节标出来,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词。

  a、带拼音认读

  b、不带拼音认读,

  c、认读生字。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

  a、严寒,酷暑,

  “严寒”就是很冷很冷,

  “酷暑”就是特别特别热

  再读第一小节,这个小节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相反)

  b、暮,和风

  “暮”就是太阳下山了,

  “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词相近?

  风轻轻吹,雨丝细细的,就叫“和风细雨”

  什么时候能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这个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些相反,有些同类)

  c、学习第三小节

  什么是“莺歌燕舞”?

  莺是黄莺叫声动听,就像一曲悠扬的歌曲,燕子的`动作轻巧优美就像跳轻快的舞蹈,就叫“莺歌燕舞”

  听,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好像在说什么呀,在鲜花上飞来飞去,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叫“鸟语花香”。

  再读第三小节,每组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同类事物)

  d、总结写对子歌,可以是同类事物,可以是相反事物

  四,拓展延伸

  我们再来读一首对子歌。

  五、书写生字

  出示要写的生字:“李”“香”

  1、观察

  2、范写指导,生书空。

  3、生仿写。

  4、评价。

  《古对今》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 ǔ暑 l凉

  ch晨 āo朝 x霞

  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语()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我会说。桃对,柳对。莺歌对,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圆严寒春暖

  今方酷暑秋凉晨雪和风朝霞

  暮霜细雨夕阳桃柳莺歌鸟语

  李杨燕舞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词对起来。这节课学生们收集来了很多对子,一起交流,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对今》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古对今》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酉”。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7个字;认识偏旁“酉”,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识读12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全部会读的请举手。下面开始比赛,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一人一句,以学困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生练读一一同桌互相检测,再指名读。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再齐读两遍。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能流利朗读课文。先给你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比赛。

  三、课文读得流利。(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声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一遍。

  3、齐读课文

  课文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会写字写得正确、规范。

  四、比赛会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当堂训练: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古对今》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

  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真正做到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会的知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6、(1)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 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 方 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 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本环节,运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词,如:看图识字、放气球游戏识字、猜谜语、讲故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汉字的书写特点,然后老师示范写,学生练写,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评析材料:

  优点: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如:看图识字、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做到充分地读,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对韵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

  在书写环节,指导不到位,处理比较仓促。写字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考虑到了中上等的学生接受能力。让学生找出所有左右结构的字,并说这些字的特点,当孩子们说出这些字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时,我没有细致的指导,接着就让学生看老师范写,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练写,既没有展评、又没有交流,就这样仓仓促促结束了写字的环节。

  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给写字教学留够10分钟。

  2、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关注这一部分学生。

  3、写字教学还应细致地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写好字,如本节课所要求写的字,不能只让学生观察到左窄右宽就可以了,还应每一部分具体地观察,特别是主笔画的占个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