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教案

时间:2022-04-16 10:54: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伯克段于鄢》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借历史事件寄寓思想感情的艺术。

  2、培养学生团结友善、坦诚相待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2、继续对文言重点实词、虚词与特殊句式的学习。

  3、注重分析人物刻画 与主题表达的关系,准确把握文章作者写作意图。

  4、能比较客 观的评品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上课前我先提一个问题,生活中你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会遵循一定的原则吗?(会。)有同学可以介绍一下你的原则是什么吗?(好,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有对人要真诚、守信、谦虚,以团结、顾全大局等).现今我们在处理各种关系时 都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这样相互间才会少一分尔虞我诈,多一些和睦与融洽。那如果在封建制度异常严格的春秋时期不按原则办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今天我们将从《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中了解有关的史实,以对我们有所警戒。

  二、关于“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这种编年史周王朝和诸侯各国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一般都称为《春秋》。 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隐公元年,终于哀公14年(前722-481),记事特别简单,类似新闻标题。孔 子为了维护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巩固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面恢复安定。他的这种政治主张, 通过《春秋》的谨严笔法表现出来。

  三、关于“左传”

  1、关于“传”

  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就是“传”。

  2、《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

  3、前人多说《左传》不传《春秋》,因为《左传》的文笔富艳浮夸,其详载历史的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太过细致,有如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违背了“春秋大义”。

  4、《左传》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既有民本、爱国等进步思想,也包含封建伦理观念,正统等级观念等在今天看来落后的思想。

  5、《左传》叙事详细完整,故事性强,善于用极少的笔墨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个性化 。

  6、司马迁、班固都说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并说左丘明是鲁左史,大多人认可这个说法。

  四、关于《郑伯克段于鄢》

  1、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

  2、 作为一个标题,一句历史大事记,这标题交代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本身、地点。“郑伯在鄢地打败段”,看似平常但我们若想想,郑伯与段是嫡亲兄弟,“鄢”又不在郑国境内。这些问题,就感到这个故事不是那么简单。

  3、在课文的第五节后,省了这么一句话:“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 难之也。”

  这段话解释经文何以如标题这样记的原因。

  4、孔子是一个保守的人,他一生主张克已复礼,要恢复以前的“礼”,要恢复那“伦理”,对当时道德论表的感慨深恶痛绝。《左传》顺承此意,本文就写了一国君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再现了当时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情形。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究竟赞扬了什么?遣责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五、布置阅读

  1、朗读课文不少于5遍 。

  2、参照注释,弄懂全文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意图。

  3、产生的疑问,写在纸条上汇总。

【《郑伯克段于鄢》教案】相关文章: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07-28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学反思(精选)12-16

学年段工作总结06-30

铁路工务段述职报告03-09

客运段实习报告5篇08-04

供电段施工许可证安全合同09-01

《谏太宗十思书》一、三段的仿写示例03-29

结婚周年祝福语给老公感动老公能哭的一段话11-13

小班教案_课件教案09-22

语言故事教案中班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