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教案

时间:2022-09-11 04:06:36 教案 我要投稿

《鸟啼》优秀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鸟啼》优秀教案(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啼》优秀教案(通用3篇)

  《鸟啼》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解读,学会分析“鸟啼”的启示;

  2、通过活动体验,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3、通过技法鉴赏,学会将抽象道理具体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小鸟啼鸣声中蕴涵的生命的活力。

  2.理解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

  教学方法:

  1、教法:欣赏品味法、自主探究法、自由讨论法、迁移教学法

  2、学法:自读感悟、合作探究、运用迁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地坛古园,终于在心理上战胜了自己,解决了历代哲学家都难以解决的难题——生与死。今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外国作家劳伦斯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鸟啼》(板书)。

  二、作者简介:

  见课本上的注释及新课程新学案第11页。

  教师强调: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带有自传性质,描写矿工家庭的困苦生活。

  三、文本研习:

  1、在预习的基础上划分课文层次。(自主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回答)

  明确:全文共15段,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严寒过后,春天来临,鸟儿的啼鸣。

  第二部分:(6——15自然段)侧重写鸟的啼鸣给人类的启示,写“我们”的思考。

  2、重点、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开始对鸟儿死亡场景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自主探究,自由讨论,第一小组代表回答,其余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指导)

  明确:第一节中,鸟儿死亡场景让人倍感凄凉,而标题及文中的主要内容都是写鸟的啼鸣,鸟儿死亡和鸟的啼鸣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生的活力的感觉,显示了一种生命本身的张力。作者把鸟尸与鸟啼进行对比,更加肯定了生命力量的不可阻挡。

  (2)作者笔下的小鸟是怎样的形象?找出文中描写的句子。(自主探究,自由讨论,第二小组代表回答,其余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指导)

  明确:第2、3、4、5节中。作者笔下的小鸟充满了生命的冲动。“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而清越的声音,……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了苍穹”“田地间响起斑鸠的叫声。……都会闪动出一声鸟儿的啼鸣”

  (3)划出文中表现鸟啼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自主探究,自由讨论,第三小组代表回答,其余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指导)

  明确:第2、3、4、5节中。其中词语如:吃力,微弱,隐约而清越,含糊,若断若续,活波悦耳,由弱变强,由少变多,由微弱变悦耳,作者笔下的小鸟充满了生命的冲动。由此可见,鸟啼是新生命的象征,象征着严寒过后新生命的到来。

  (4)分析描写“鸟啼”和“鸟尸”的.句子的作用。(自主探究,自由讨论,第四小组代表回答,其余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指导)

  明确:在第一部分中,从上面的分析可见,“鸟啼”象征新生命,“鸟尸”象征死亡,两者在文中起到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肯定了生命冲动力量的不可阻挡。

  (5)象征着新生命的“鸟啼”又带给了人类很多启示,引发了我们的思考,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自主探究,自由讨论,第五小组代表回答,其余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指导)(这些基本上分成两种,即12节以前的,一句话总结:死亡的环境或者艰难困苦阻挡不了生的希望,有生的希望就应勇敢的活着;12节之后,关于生死问题)

  明确:第7段中“冬天走开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第9段“无论人们情愿与否,……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第12段,第15段“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等等。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我们身上的酷冷”。理解:不必畏惧严寒、死亡和痛苦。“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理解:春天的的到来是势不可挡,生命的冲力是无法遏制的。“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理解:生死无法共存,有生则有死,有死则有生。“谁能阻挡到来的生命冲动呢……”理解:离开死亡,走向新生,是生命的本能,是无法阻挡的。

  (6)通过这些启示,劳伦斯作了什么样的思考?也就是说,作者最终是通过鸟啼来说明他的生死观,那作者是怎么的生死观呢?(总结一下,第六小组代表,其余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指导)(关于生死的问题集中在12至15节里)

  明确: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也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会来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7)生与死的问题是一个抽象的问题,而这篇文章读起来却不是很抽象,这与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有关,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自主探究,自由讨论,第七小组代表回答,其余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指导)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拟人、象征的手法,将鸟人格化,将自然人格化,让人与自然建立起生命对话。另外,还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严冬的鸟尸与暖春的鸟啼形成鲜明的对比,肯定了生命冲动的力量不可阻挡,借此启示人们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

  (8)生命充满神奇的力量,在你的经历中,有过这样的发现和体会吗?(交流讨论,各小组代表回答)

  ①学生举例:(战胜死亡,战胜挫折,走出逆境,创造奇迹的事例都行。)

  如:植物中的草,在石缝中顽强地生长,创造生命的奇迹;

  动物中的蚂蚁,在火海中惨烈地求生,展示生命的悲壮;

  人物中的史铁生,在厄运中艰难地奋进,用笔敲开写作的大门。

  ②教师体会:说说自己的例子:在2005年春天,我在街上花2块钱买了两棵花,当时开着非常漂亮的花,随着天气的变冷,花和叶子相继脱落,光秃秃的,了无生机,心想:来年再买两棵栽里面,之后,两盆花便被我放到了门后的角落里。

  又一个春天来了,我拿出花盆准备买花栽花,却再不经意间发现了上面的绿色,我一阵惊喜:它们没死,他们又活啦。我突然之间对它们升起敬意:多么顽强的生命啊,从此,对它们不仅仅是喜爱又多了一层敬意。它们就是放在我办公桌上的那两盆花。它们也一直激励着我去珍爱生命,笑对困难,积极乐观的生活。

  《鸟啼》教案2

  教学重难点

  (自己看着写吧,打字太累,省了)

  一、导入: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地坛古园,终于在心理上战胜了自己,解决了历代哲学家都难以解决的难题——生与死。(史铁生怎么认为的?有没有自然界的什么事物让我们也作此联想呢?学生大致可以想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并且知道生命要坚强)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篇关于生与死的文章,一位作家在听到冬后的鸟啼后所悟到的一些道理。

  ————板书《鸟啼》

  二、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文章,考虑两个问题:

  a.解决生字词

  b.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5分钟左右)

  三、(学生复述)大概是:听到鸟啼作者感悟

  四、问题设计:

  1,为什么鸟啼对作者有启示和思考?比如窗外的鸟叫会不会然让你也有这样的感悟?(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学生大致回答)是在什么环境下?(第一段和第二段开始,教师可以总结:在死亡的环境下,刚刚有了一点点的温暖)

  2,么鸟的叫声是怎么样子的?(二三四节,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咕咕叫的,微弱的';清越的,表现了生命的越来越强烈)

  3,生思考:在一种死亡的环境的笼罩下,出现了激昂清越的鸟啼;

  在《呱呱》中,主人公在冬夜的山顶,苦寂无人的时候,听到的一声声婴儿的啼哭,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大致可以说出鸟啼是生命的希望)

  是用什么手法得出的呢?

  (提示死亡的环境,鸟尸,学生可以说出“衬托,对比之类的话”就行了

  4,我们通过环境等方面看出了鸟啼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作者对此是怎样认识的呢?请用笔在文中划出作者感悟的话。(第6节之后每段都有,让学生大胆的划吧)

  (这些基本上分成两种,即12节以前的,一句话总结:死亡的环境或者艰难困苦阻挡不了生的希望,有生的希望就应勇敢的活着;12节之后,关于生死问题)

  5,作者最终是通过鸟啼来说明他的生死观,那作者是怎么的生死观呢?(就是12节,教参上的解释太难懂了,可以解释成:当精神上死亡之后,即使是活着也已经死了,有了生的希望就能成长整个生命。适当补充一些吧。)

  6,由此来看,把鸟啼仅仅解释成“生的希望”好像还不太好,那么看了作者的生死观之后,鸟啼怎么解释才能概括他的观点?(从文中找,学生说也可以,引导一下:向死而生,面对死亡,应该有生的希望)

  7,我们在文中学习了作者的“向死而生”的精神,那么在自然界中,有没有什么事物让我们可能有这样关于生命的感悟?

  (青松,竹子之类的,让学生学习自然界的精神吧,学生很积极的,连哪个伟人曾以此为榜样都可以说出来的,一句话:鼓励)

  这课上完了,打字蛮累的,明天我在把《呱呱》传上来。各位多多支持!

  《鸟啼》教案3

  一、目标导航

  1、理清文章的脉络

  2、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3、体会劳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

  二、相关链接

  1、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学学习师范教育。当过会计、职员、教师,曾在英国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漂泊十余年,广泛接触了社会。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还有《虹》(1915)、《恰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中更加鲜明。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迷途的姑娘》(1920)、《恋爱中的女人》(1921)等。

  本文是劳伦斯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

  2、关于鸟啼的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一叫一回肠一断。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

  恨别鸟惊心

  最好声音最好听,似调歌舌更叮咛

  三、重点字词

  注音

  田凫()椋鸟()老饕()慰藉()

  蔷薇()束缚()斑鸠()荆棘()

  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修饰鸟啼的词语,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一类

  第二类

  2、课文第一部分除了描写鸟啼,还写到了鸟尸,在文中划出描写鸟尸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分析描写“鸟啼”和“鸟尸”的句子的作用。

  3、象征着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

  4、从这些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其实是对什么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五、研习文本

  段落分析:

  I、阅读文章第6小节,回答:

  (1)“当冬天抑制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寂寞”一句中的“深埋”一词有什么作用?

  (2)“银光闪烁的王国”指什么?

  (3)“于是我们知道,规律变了”指什么变化?

  (4)说说这段文字的内容和“鸟啼”之间有什么关系。

  II、阅读第11小节,回答:

  (1)反复诵读这个段落,说说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这段话有许多比喻,说说下面两个比喻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内涵。

  A“它象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

  B“它缠在我们周身,像蝙蝠绕进我们的头发,逼的我们发疯。”

  (3)“我们就是这样”的“这样”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思考题

  1、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信念?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说理性散文,用了很多表现手法,试举几例说明。

  阅读迁移:

  阅读臧克家的《春鸟》思考:

  1、诗中哪些诗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鸟的歌声?哪些诗句表现了春鸟的歌声对自然界产生的作用?各是如何描绘与表现的?

  2、劳伦斯的《鸟啼》贯穿着作者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那么此首诗中春鸟的歌声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思考?

  3、《鸟啼》和《春鸟》中哪些语句令你感动,给你启发?两文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鸟啼》教案】相关文章:

《鸟啼》教案02-21

鸟啼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鸟啼》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鸟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鸟啼》说课稿04-12

《鸟啼》教案1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鸟啼》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鸟啼》教案3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鸟啼》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