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案

时间:2022-03-03 19:51:3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示儿》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示儿》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示儿》教案(通用15篇)

  《示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5、学会4个生字。

  教学 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设计特色:自主体悟 想象创新

  信息资料:

  1、搜集查阅陆游、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

  2、录音范读磁带和舒缓的乐曲。

  教学流程:

  一、温故引新,确定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

  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 (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

  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

  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

  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试读,要求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

  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

  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 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1、默写《示儿》,互相检查。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想象的画面及人物的语言。

  《示儿》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3、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

  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四、教学时授: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

  我们小学时学过陆游的《示儿》,现请一位同学背诵这首诗。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南宋,他怀着“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这位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吟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离开人世。今天我们学习这位爱国诗人的两篇日记。

  二、作者简介: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

  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 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三、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

  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

  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

  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四、解题:

  1、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约一百米,方圆一

  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海门天柱”、“海门第一关”之称。相传大禹治水在

  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

  由于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小孤山山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东看一支笔,西望太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千百年来,以其秀、奇、险、独而著称。主要胜景有:“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御诗碑”等。

  关于小姑山和彭浪矶名称的由来,还有另一种比较浪漫的说法:民间传说中一位纯

  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

  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澎浪矶”,

  亦名“彭郎矶”。

  2、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

  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五、自由诵读 。

  1、结合注释,扫除字音、字义障碍,初步理解文意。

  2、教师讲解第一自然段重要词句。

  3、本段质疑、释疑。

  A、本段写何处之景?作者给我们介绍烽火矶戍守情况有何作用?

  烽火矶;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

  B、勾画出本段写景的句子,突出了烽火矶怎样的特点?

  高峻、怪奇等特点。

  C、本段写景采用怎样的顺序?

  先写远视所见,只不过觉得烽火矶“突兀”罢了,除此之外别无佳处。再写近观,近观之景则异彩纷呈。

  D、这种远近对比的写法有何作用?

  不仅使人的认识一步步真正认识到烽火矶的佳妙之处,而且能收到曲径通幽的艺术表达效果。

  4、巩固该段词句。

  第二节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点。

  二、讲解第二自然段词句。

  三、质疑、释疑。

  1、交代小孤山上有戍兵把守,说明了什么?

  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

  2、勾画本段景色描写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一水段之景?描写的重点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烽火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小孤山和澎浪矶。

  小孤山峭拔秀丽,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3、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天下名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又用它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对比,衬托了小孤山的小孤山庙宇的荒凉、残破,更是为了说明小孤山若是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高出金山上矣”。

  4、写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特点,采用的是什么写景顺序?

  由远及近。

  四、串讲第三自然段词句。

  五、质疑、释疑。

  1、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

  彭蠡口江面的宽阔,四望无际。

  2、该段写景是写哪一路段的景致?重点落在哪里?

  彭蠡口到湓浦口的沿途所见。重点写大孤山的景色。

  3、那么大孤山的景色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

  4、作者是怎样表现大孤山这一特点?

  先用西梁山类比,使人通过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形状,然后与小孤山相对比,从而突出各自的特色。

  六、词句积累:

  然 杰然特起 以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复以小艇游庙中

  实不然也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碧峰巉然孤起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 信造化之尤物 而 突兀而已

  自数十里外望之 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而归 岸土赤而壁立

  何功之有哉? 而母立于兹

  之二虫又何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然(……的样子;但是;这样;……的样子)以(用;用;用;而且;因为)之(的;它;语音助词,无义;无义;这)而(罢了;表顺接;表并列;表转折;你、你的)

  第三节

  探究赏析:

  1、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板书内容】

  主要内容:

  ①记过烽火矶的所见,突出山之“怪奇”。

  ②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秀丽”,且移步换景,由远及近。

  ③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

  ④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

  2、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景点太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给人一种凌乱之感。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

  ①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

  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②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的长江山水图。

  ③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长江山水图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3、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显露自己的心境。

  A、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偏偏只

  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

  B、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

  复杂心绪。

  C、写“俊鹘抟水禽”。

  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

  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感叹的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吧?联系陆

  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

  鹘,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

  D、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要乱”。

  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4、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的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

  前人诗句都信手捏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

  物似乎都带有了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

  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5、对比阅读: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诗】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参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释义】

  山色苍翠,烟水迷茫,大小二孤,矗立江水中央。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有客舟从何处而来?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沙岸平整,轻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两山如发髻高耸,正对江水之镜,二美梳弄新妆。舟中商贾,切莫轻狂,小姑前年,已嫁彭郎。

  【对比】

  [清]吴乔:“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6、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

  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问:阅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

  明确: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彭泽都昌: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分析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

  烽火矶:运用色彩词、点面结合,比喻修辞、精笔描摹

  小孤山:对比、不同角度的描摹

  大孤山:对比、想象描摹 问:景点众多,作者怎样描绘不使其孤立?各景点均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

  以游踪(移步换景)为线索,文中多次写到江流与船行,为分散的景点贯以线索——完整优美的长江山水图

  诗文传说的引用、郡县沿革和地形防戍等说明在文中有何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更具有思想深度,充满历史的积淀。

  诗文传说增添了神话的氛围,更显空灵雅致

  与所描绘的胜景相互映衬,更为引人入胜。

  译文: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象)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

  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示儿》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古诗)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是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产生对富有象外之象的诗语的敏感,能产生对富有韵味气势的简练诗语的敏感,能产生对富有丰富内涵的美妙诗语的敏感。指导学生沿着诗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其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成为学生语感的过程。

  设计特色:

  以读为主,积淀语感。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教学流程:

  一、《示儿》一诗引路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背诵全诗,初悟诗语形象美。

  1、读通全诗,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读顺口了再读几遍。

  2、背诵默写。

  3、想象诗中画面。

  (二)品读比较,领悟诗语精炼美。

  1、利用手头资料,采用释(注释)、留(保留每一个字的意思)、补(补充有关词语)、调(适当调换语序)的方法,用现代语言表现古诗意思。

  2、质疑问难,填空训练。

  作者的.遗憾是()。

  作者的遗恨是()。

  作者的遗愿是()。

  作者的遗嘱是()。

  3、原文与诗意比较读。

  二、拓展阅读,体会诗语意蕴美。

  (一)展示以下资料拓展阅读。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①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

  ②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④厩(jiu):马房。

  ⑤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

  ⑥遗民:沦陷区人民。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当时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路过镇江,陆游以世谊谒见,颇受顾遇。张浚督练军马,增置战舰,加强江防。楼船,高筑望楼的大船,指南宋的战舰。瓜洲渡,在镇江的对岸。

  ②铁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在陕南汉中时的经历。大散关,地名,当时为金宋议和划界的地方。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僵卧:躺着不活动。

  ②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时属北庭都护府。此泛指边疆。

  ③夜阑:夜深。

  ④铁马冰河:壮悍的马在冰封的河上驰骋,指梦中的北征情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仞,古时八尺为仞。岳,高大的山。

  (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其中一首,大致理解诗意后开展诗歌朗读比赛。

  (三)简介:

  这些诗分别是诗人在中原沦陷后50年、65年、66年、67年写的,从这些具体数字中可以感受诗人一生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伟大精神。

  三、延伸课外,激发再研读的兴趣。

  陆游生平简介:(详见资料)

  四、世人评价陆游,纪念陆游。

  1、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2、陆游遗址(图片与文字结合,详见资料)

  3、学生编集电脑小报。

  《示儿》教案 篇4

  导课:

  1、一位85岁的老人,一个除夕之夜,临终之时,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国家统一的志愿没有实现,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提笔写下了遗书,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没有一字提到家事,他写的是什么呢?

  2、出示《示儿》。

  教学过程

  一、初读全诗

  感受诗意

  1、先以自己的理解读读这首诗

  2、理解这首诗讲的内容。

  (借助资料,并讲给同桌听,并能纠正有错误的地方)

  3、解释诗意并板书。(讲清楚难懂字词并翻译)

  二、再读全诗

  理解深意

  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体会作者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3、体会陆游这一声声的嘱咐中的感情。

  (悲愤又充满希望)

  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

  (个读,齐读)

  三、拓展延伸

  深化理解

  1、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读这首诗,理解此诗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异:时间,地点

  同:国家统一的愿望)

  3、读这首诗最让人心痛的是那个字?

  (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

  四、摸拟场景

  感同身受

  1、根据诗的内容把课文改成一段病床前的对话。

  (要有行动,语言,神态等描写)

  2、朗读表演对话。

  板书设计:

  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

  国不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

  死不瞑目

  王师北定中原日,

  至死不变

  家祭无忘告乃翁。

  收复失地

  《示儿》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三、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习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习《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J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五、各自背诵课文

  六、指导学习生字

  乃的左边是一撇,注意不要写错。

  七、默写这首诗。(学生互相检查)

  八、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书:

  元知

  临终所议

  但悲

  (生)

  示儿

  渴望统一

  九州所盼北定

  告翁

  (死)

  《示儿》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诗歌开头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元知”,即本来就知道,“万事空”的意思是:当人死去后,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他来说都变得毫不相干,因而用不着牵挂了。这话看来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他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为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也就是说,陆游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之心至死不渝。“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思是:我只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就是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一。这一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下一句写对儿子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北定”指渡江北伐,平定金兵的进攻。“中原”泛指被金人占领的失地。寥寥数字,既包含诗人热切的盼望,坚定的信念,也寄托着把他呼号一生“北定中原”的心愿和末了的事业要下一代来继承,希望孩儿们努力奋斗,实现遗志,不要忘记你们父亲还在九泉之下等候着北定中原的胜利消息。全诗字句发自肺腑,如血,如火,如泣,如诉,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兵做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彻底平息。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子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胜利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脸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诗歌以“剑外忽传收蓟北”为发端,直接叙写喜讯。蓟北乃是安史叛军的老巢,收复蓟北,标志安史叛军的崩溃,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这对于多年漂泊“剑南”急于结束流落返回故乡的诗人来说,确是天大的喜讯,诗人通过写他的泪如泉涌、洒满衣襟的样子反映他那种悲喜交集的心情。诗的第二联,诗人的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带着欣喜的热泪,回看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他们昔日的愁云早已驱散,正沉浸在欢乐之中,亲人的喜悦是对诗人最大的安慰,他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伏案读书。这对于一位原是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因“喜欲狂”故而纵酒放歌,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还想,于是诗篇便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处,“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陆游、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生活年代的情况,他们写的其他爱国诗篇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教学《示儿》,教师可从陆游临终遗愿导入 课题,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体会这位爱国诗人遗嘱的感人之深。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先让学生说说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安史之乱带来的战乱之苦。在这个基础上来读课文,对杜甫的“喜欲狂”可能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3、教学这两首诗,还是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可让学生参看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然后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例如《示儿》,可让学生先说说,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诗句、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从“悲”字学生可能体会到诗人临终不见九州同的悲伤;从后一句中可能体会到诗人对收复失地寄予的无限希望。再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让学生说一说,杜甫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看出杜甫的高兴。

  4、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可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可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

  词语注释

  示儿:告诉自己的儿子。示,告知。

  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

  万事空:意思是什么都不存在。

  但:只。同:统一。

  九州:中国的代称。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翁,父亲。

  剑外:剑门关以外,指诗人当时所在的四川。

  蓟北:指现在的河北省北部。

  初闻:刚刚听到。闻,听说。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涕泪:指因喜极而泪下。

  却看:再看。

  妻子:指夫人和孩子。

  漫卷:胡乱卷起。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这里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即:就。

  词语积累

  一、近义词

  初闻——忽闻 无忘——勿忘 放歌——高歌

  却看——再看 即—就

  二、反义词

  无忘——忘掉 不见——只见 悲——喜 无——有

  三、多音、多义字

  难句解析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两句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两句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这两句的意思是那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间在剑外传扬,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两句的意思是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句的意思是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诗人身在樟州,心已回到故乡。“即从”“便下”“穿”“向”这些富于时间紧促性和行为跳跃性的词语联系起来,势如飘风。

  课后题解

  思考·练习2

  (1)但悲:只感到悲伤;九州同:全中国统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妻子:妻子和孩子;喜欲狂:高兴得要发狂。

  却看妻子愁何在:再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

  漫卷诗书喜欲狂: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思考·练习3

  不同。《示儿》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表达了因祖国由战乱到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文章结构

  《示儿》是七言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讲究对仗。

  全文翻译

  《示儿》:人死去原知道万事皆空,只悲痛没亲见南北一统。南宋大军哪天北伐将中原平定,祭祀莫忘把喜讯告诉你父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忽然听说唐朝的军队收复了蓟北,刚听到这消息时我的眼泪湿透了衣裳。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忧伤?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白日里我要喝着酒放声歌唱,春天美好的景物伴随我回家。立即就要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襄阳,回到洛阳。

  学习要点

  1.了解两首古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4.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文章导读

  这两首古诗抒发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示儿》是南宋大诗人陆游临终时作的诗,相当于遗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兵败自杀,诗人听到官军相继收复河南河北的胜利消息后,十分欢快,便写下了这首爱国的.诗篇。

  中心思想

  《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教学设计示例

  15 古诗两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欢快的原因。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按预习提示初读这两首诗。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

  “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二)自由读这首诗

  想一想,陆游逝世以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

  (三)学习这首古诗

  1.结合课后的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知”“元”同“原”,是本来的意思。“元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但”“只”的意思。

  “九州同”“九州”指中国。“同”统一。“九州同”是指全国统一。

  ②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北定”“定”是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北定”指收复北方。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意思是不要。

  “乃翁”“乃”,你的,你们的。翁,指父亲。

  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思想感情。)

  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

  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

  4.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四)总结全诗

  1.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背诵默写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教师简介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三)检查朗读诗句的情况

  (四)理解诗意

  方法:先看看自己懂了哪些词语,再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懂,最后集中时间讨论。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外:通常作为四川的简称。

  忽传:忽然间到处传扬。

  收蓟北:收复蓟北。

  意思是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在剑外到处传扬。

  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因喜极而泪下。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涕泪就洒满了衣裳。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再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

  漫卷:胡乱卷起。

  欲:将要,简直要。

  狂:放怀,无拘无束,热情不加节制。

  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放歌:放声歌唱。

  须:须要。

  纵:放任,这里尽情的意思。

  在大晴天里放声歌唱,畅饮美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

  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就。

  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过那巫峡的叠蟑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

  (五)读全诗,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找几名同学说一说。

  (六)总结全诗

  1.说一说杜甫兴奋的原因是什么?

  (杜甫兴奋的原因决不仅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

  (七)背诵这首诗

  (八)齐读这两首诗

  思考:《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这一点是相同的。

  但《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盼望祖国统一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听到祖国重归统一,“喜欲狂”)表达的。

  附:板书设计

  《示儿》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注意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准备:

  原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陆游的资料,了解他生活年代的情况,收集他的爱国诗篇。

  教学设想:注重朗读指导,读出“诗味”,读出“情味”。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交流资料。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歌《示儿》,根据你们的预习,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呢?(板书课题)

  2.师:你们说的真不错。这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看的一首诗,“示”,是告诉的意思。你们课前已经收集了诗人的有关资料,谁愿意拿出自己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呢?

  [学生大多会收集到这份资料:陆游(1125-1210),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保存下来的有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大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这首诗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3.师相机总结。如这时有学生愿意读收集到的诗歌,注意在“正确”“停顿”方面作些评价,不作高要求,正为下面的初读诗歌奠定基础。

  二、自由朗读,自悟诗意。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结合课本上的注释,把字音读准,注意停顿。

  2.指名读诗。相机评价。

  3.诗歌读了好几遍,诗句意思懂了吗?我们还是采取“由易而入”的学古诗方法,先说出你认为最简单的一句诗的意思,再扩大战果,谁先抢?

  4.相机指点。(大多会先说三四句,再说一二句。)

  第三句的指点:同学们有说“宋朝”的,有说“南宋”的,这有区别吗?(学生汇报)你的预习真全面啊,你为大家提供了一份重要的资料,对,北宋被金兵灭亡,南宋建立后只守着半个江山,那个时候,陆游才两岁,而今,他85岁高龄,从他记事起,盼祖国统一足足有八十多年了。咱们一起随着他的心愿读读这句诗吧。

  第四句的指点:诗中的.“乃”字,意思是“你,你的”,这是古今字意的变化。“乃”字该怎么书写?(横折折折钩,撇)

  第一句的指点:诗中的“元”同“原”字,对,是通假字,理解为“原本,本来”。

  第二句的指点:调换语序作比较:只是悲伤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只是为没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语序变换都读得通顺,祖国语言的内涵是丰富的。

  5.指名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6.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读诗。

  7.体会诗人的感情:诗人临终作诗,没有说别的家常话,这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学生交流)

  小结:是啊,有了“国”这个大家,才会有我们的小家,作者忧国忧民,短短四句诗,抒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所以,明代作家胡应麟称此诗是“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

  三、设置情境,深情读诗。

  1.老师提议自己读诗。

  2.引导学生设置情境:为了让老师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哪位同学愿意想象并描述陆游当时写诗的情景。算是给我提个醒为我读诗先设个引子,谁愿意来?

  3.老师为学生设情境:陆放翁已高龄85岁了,他知道自己在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免回想这一生:在他才两岁时金兵掳走皇帝灭北宋,北方人民从此流离失所,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算算有83年了,祖国仍未统一,亡国之恨长在啊,而今年岁虽大,然而满腔热血犹在奔腾,于是他告诉儿子们四句话——(指名学生读诗)

  4.或以陆诗激情:(课件展示)陆游在52岁时写道“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他67岁时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8岁时写的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85岁时,他知道生命即将终止,可憾的是祖国仍未统一,于是,他写道——(学生读诗)

  四、揣摩表情,沉重读诗。

  1.设置悬念:我也感悟到诗人的感情基础了。接着这份情,我来读诗吧。大家对诗已很熟了,可以不看书,用心听:示——儿!陆——游——(突然停下)

  2.引导揣摩表情:你们没有看书,都在看我吗?这么一看,倒让我想了起来,读这首诗应该是个怎样的表情呢……咱们一起来揣摩揣摩,你们就互相对读吧,找准表情的就示范一遍,帮帮老师,好吗?

  3.学生相互读诗、交流。

  4.指名读诗。相机评价。鼓励学生读出悲愤、期盼等情感,鼓励读出诗人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5.提出“四遗”,范读全诗。

  ①这是一份心头装着“祖国”的遗书啊,有人针对四句诗分别用四个带“遗”的词语加以概括,如果让你来概括,你用哪四个词语呢?

  ②老师想以这四个“遗”字词语所揭示出的诗歌情感,来读一读这首诗。(读诗)

  6.总结,齐读(背)全诗。

  附板书

  示儿

  陆游

  (遗____)

  死去元知万事空,

  (遗____)

  但悲不见九州同。

  (遗____)

  王师北定中原日,

  (遗____)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教案 篇8

  一、读通顺、背诵全诗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示儿》这篇课文,我相信大家读背这首充满深切爱国之情的小诗不成问题。赛一赛。

  要求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不顺口的多读几遍。

  指名读《示儿》,结合正音,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停顿和重音提示。示儿优秀教学设计

  2.背诵、默写。

  会背的'同学可在本上练习默写,也可指名到黑板前默写。

  二、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1.给出注解,自读课文粗知诗意。

  结合注释,默读《示儿》,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补充,可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示,使人知道。也就是指示、告示的意思。示儿可以说告诉儿子,也可以说给儿子们看的诗。祭(jì):祭祀。乃(nǎi):你,你的。乃翁:你的父亲。元:同原。九州:指代中国。王师:指南宋军队。

  2.学生质疑。

  三、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四、感悟诗情

  1.自由读这首诗。

  想一想陆游去世以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事?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2.读后集体交流。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

  五、扩写练习

  1.出示遗嘱范例,引导学生以作者的口吻写一篇遗嘱。

  2.根据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象作者在弥留之际,在病榻上怎样叮嘱儿子,儿子们怎样应允,让学生创造性地把所言之事写具体。

  六、阅读拓展

  介绍陆游的两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让学生课外阅读。

  《示儿》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示儿》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

  4、由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训练重点是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这个训练从预习开始,学生要认真思考预习题的要求与内容。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要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要动手查找字典,在重点字词旁作注释,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更要动口回答问题,出声朗读,背诵课文等。

  2、古诗四首在内容和情感上都有难点,教学时要抓住前后诗句的内在联系。应从理解内容入手,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怀,并指导朗读和背诵。

  四、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

  1、边读诗句,边看注释。

  2、把不懂得诗句画出来。

  (一)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注意停顿。

  2、老师范读,学生再练习。

  3、指名读。

  4、逐句讲解: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老师纠正。

  (二)过程

  1、介绍作者、背景。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坚持抗战,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立志要为国家献身。青年时期,他读兵书,学武艺,为参加收复祖国河山,抵御敌人做好了准备。中年以后,他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向宋高宗提出很多振国的主张和建议,但从来不被采纳,反遭到迫害,最后被朝廷免职,晚年过着贫苦的生活。他回乡后,一直忧国忧民,时刻不忘收复中原,洗雪国家耻辱,挥笔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对鼓舞人民抗战的斗志起着积极的作用。他临终念念不忘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祖国领土的完整。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示儿:给儿子们看。诗人怀着至死不见中原统一的遗憾,借对儿子遗嘱叙述了自己一生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心。

  2、逐句讲解:

  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画句子。(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②体会情感:《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4、练习背诵、

  ①以读激情,以读悟文。

  引导学生们弄清全诗的意思,诗句之间的联系后,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读议结合,以读激情,以情捂文,使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水到渠成的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

  下面咱们继续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示儿》教案 篇10

  一、 教学内容:

  教科版第五册 35页。

  二、 教材和学情分析: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三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感情低沉的'音乐

  五、教学过程:

  《示儿》教学设计

  课前口语训练,《满江红》导入该课。

  师:

  1、自由朗读《示儿》把诗读顺口。

  2、借助下面的注释来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再来练读。

  3、教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出示《示儿》视频。

  5、按老师划分节奏练读。

  6、找生读,齐读,(适当评价)

  7、师生合作读。

  师:用一个字来形容、来表达你读完《示儿》这首诗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字?

  师:作者“悲”的是什么?“悲”从何来?

  师:你怎么理解“万事空”?

  师:那人死有哪些都成空了?那怎样才能把这句读好呢,我们应该抓住哪个字来读? 你从中读出什么?

  师:介绍战乱是背景。指导读好“悲”和“不见”两字。

  师:想象,你就是陆游,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师:指导读前句,“三万里”“五千仞岳”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

  师:想象……如果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多媒体出示《题临安邸》

  师: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这首诗,林升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师:带着不同语气指导读。(生气,伤心,愤怒)

  师:诗人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

  多媒体出示三四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个字概括是?(盼)你是从哪个感受到的?(无忘)

  假如你就是陆游,你会怎样交待儿女呢?

  师:他到死都盼望祖国能够统一,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导读《示儿》

  师:读着读着,你终于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呢?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诗人陆游说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总结。用清末梁启超对陆游的评价结束。

  板书设计:

  示 儿

  (宋)陆游

  悲 盼

  不见九州同 北定中原日

  爱国 不变

  死

  《示儿》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背诵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

  3.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对古诗进行整合,构建“主题式”、“立体式”的古诗教学框架。即以对南宋这一时代的整体观照为核心,将三首诗组织纳入这一个主题,再适量补充同时期的相关诗词。建构起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映衬、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话爱国

  师:古往今来,爱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许多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抒发着心中的爱国情。抗金将领岳飞精忠报国,写下了铿锵有力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著名歌手张明敏身在异乡,用歌声唱出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篇,歌曲?(生交流),导入古诗《示儿》。

  二、初读感知,读出韵律,解诗题

  (生齐读诗题。)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人们在临终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生看屏幕解诗题。)那陆游写了什么?

  1.生自读,抽读,师指导读,读出节奏。

  2.师:通过初读,你从陆游的遗嘱中大概读出了他想告诉儿子什么?(生交流初读感知。)

  师:读诗,仅读出大概意思还是不够的,诗中又孕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反复品读,感悟诗情。

  三、走进历史,抓住诗眼,悟诗情

  1.找诗眼。

  师:找找诗中哪个字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生交流)板书:悲

  2.探“悲”因

  ①一探“悲”

  诗人悲什么?(生说)你从哪看出来的?(生谈看法)

  师:元——原来、本来,诗人本来就知道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想一想,在诗人心中哪些东西是空的?(生说。)

  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生交流)

  师:面对死诗人都如此豁达,但是有一件事使作者念念不忘,放心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

  (生回答)师:从哪知道的?(生齐第二句。)九州------全国,同-----统一。

  师:当时诗人的国家遭遇了怎样的磨难?

  (生说,然后读大屏幕上的资料,了解历史上的宋朝。)

  师:读了这段历史,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了吗?指名说。

  板书:外敌侵,祖国分

  你能把这种痛读出来吗?指名读诗

  ②二探“悲”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时的诗人又在做什么?

  出示陆游的生平简介,了解诗人。出示其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自读,抽题。

  师范读前句,(生谈一谈这是一幅怎样的山河?)

  师:“三万里”“五千仞岳”这是何等的气魄!指名读。

  师:可是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样?你知道诗人为何而悲了吗?

  (生谈感受)板书:山河破

  生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两句。师:仅仅是为这个悲痛吗?还为什么悲?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师配乐旁白:一片大好河山就这样被踏在了敌人的铁骑下,老百姓流离失所,如果你就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自由交流。

  师:你觉得诗人还为什么悲?(生说)板书:遗民泪

  师:带着这种哀痛你再读读这两句,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指名读,齐读。

  师: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统治者都在干什么?我们一起去临安看一看。

  ③三探“悲”

  出示:南宋的历史资料,古诗《题临安邸》。(生自己读。)

  师:游人:这里指谁?他们在干什么?(生交流。)

  师:哪个字体现了他们那种不忧国患,醉生梦死的`生活?(生说)

  大屏幕对比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

  师:一边是“遗民泪尽”,一边是“寻欢作乐”你的心情怎样?从中你又感受到诗人为什么还悲?(生交流)板书:朝臣昏骄奢淫

  带着理解再读诗句。

  3.悟“盼”情

  诗人就是带着这么多的悲伤离开人世的吗?还有什么?读后两句诗,指名说。

  师:尽管金兵入侵恨,尽管山河破碎痛,尽管遗民泪尽哀,尽管昏君无能愤,但是作者还是充满无限的期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此时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生答。板书:盼

  是呀,一切皆源于一个字——对祖国的爱。板书:爱

  这是一种执着不变的信念,这是一分至死不渝的爱,这是一分念念不忘的情。带着这分情,让我们一起用心吟诵,把一位老人的临终遗愿读出来。生齐读。

  四、课外延伸,丰富积累,品佳句

  岁月的跌宕,这位老人没有忘记受苦受难的人民,没有忘记饱经忧患的祖国。还有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也用自己的笔杆,用自己的行动来寄托自己的未抒的胸怀。你还知道这个时期的爱国人士?出示爱国诗句。

  历史已去,但爱国情道不尽,让我们在读史中背点诗,在学诗中读点史,做到诗史结合。最后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大声吟诵这些诗句。

  《示儿》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祭”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2、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表现手法,入情入境。

  3、培养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重点难点】

  背诵并默写课文,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面具或者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情,导入新课。

  1、一位85岁的老人,一个除夕之夜,临终之时,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国家统一的志愿没有实现,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提笔写下了遗书,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没有一字提到家事,他写的是什么呢?

  2、出示《示儿》。

  二、初读全诗,感受诗意。

  1、先以自己的理解读读这首诗

  2、理解这首诗讲的内容。(借助资料,并讲给同桌听,并能纠正有错误的地方)

  3、解释诗意并板书。(讲清楚难懂字词并翻译)

  三、再读全诗,理解深意。

  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

  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体会作者至死不忘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3、体会陆游这一声声的嘱咐中的感情。(悲愤又充满希望)

  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个别读,齐读)

  四、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读这首诗,理解此诗并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异:时间,地点、同:国家统一的愿望)

  3、读这首诗最让人心痛的是哪个字?

  (“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

  五、现场模拟,感同身受。

  1、根据诗的内容把课文改成一段病床前的对话。

  (要有行动,语言,神态等描写)

  2、朗读表演对话。(两人表演)

  陆游:(痛苦、有气无力、无奈地)对于一个快要死的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但是,唯一令我万般心痛的是,我们的祖国迟迟得不到统一。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的祖国正在受难,我却行将就木、无能为力。唉!

  儿子:父亲,您别难过,您虽然无法驰骋疆场,但是您以笔代刀,以诗为剑,唤醒了多少麻木的心灵,激励了多少将士奋勇杀敌。

  陆游:(忧愤、哀伤地)我是空有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我的心痛啊!我无法安心地闭上我的双眼,儿子呀,你现在正是身强体壮的好年华,一定要为祖国的统一努力拼搏。

  儿子:(低沉缓慢地)拥有您这样的父亲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从小受您的教育,爱国的种子早已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会像您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投身到抗金的队伍中去,为国家的统一而贡献自己的一切。

  陆游:(饱含爱国热情)儿子呀!临死之前,只有一件事让我死不瞑目,那就是没有看到我们的军队收复失地,没有看到我们的祖国统一,如果那一天来临的时候,别忘了,千万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九泉之下的父亲啊!

  3、表演完后,师生共同点评。

  4、学生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国不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变)

  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失地)

  《示儿》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思想认识: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2.基础知识: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

  教学重点:

  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书课题:示儿)

  2.提问:我们在第十一册学了三首古诗,请回忆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学习的?

  引导学生回答,投影仪显示本课学习目标:

  ①学习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②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揭示诗题,介绍背景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告诉、告知)

  ②问: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答出: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2.读“预习”,简介作者陆游和他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

  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范读,学生再自由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释,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细读全诗,理解内容

  1.读。学生默读,把没读懂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2.查。学生查字典、词典讨论解决黑板上的不理解的字、词。

  3.连。

  ①根据第一句中字、词意思,说说这一句句意;

  ②学生根据说句意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写出第二、三、四句意思;指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句子意思。(老师点拨板书:心事、渴望)

  4.疑。

  ①学生针对诗歌的字、词、思想内容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②老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较难问题。

  五、再现画面,吟诵玩味

  1.读。熟读全诗,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2.想。

  ①听录音机朗读诗歌,学生闭目想像:陆游病危,但没看到祖国统一而遗憾的情景;

  ②学生边读边想。

  1)学生看多媒体屏幕,边听边想像,老师用舒缓的语气和着优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离开人世,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百姓处在水生火热之中……我们南宋军队应立即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但我要离开人间了,看不到我们的军队收复中原,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

  2)先听老师范读,再点名读,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读出老师描述的情感。

  3.画。

  ①用简笔画画出作者病危的情景;

  ②同桌互相谈谈简笔画的创意;

  ③学生自由读,读出画画时的感受;

  ④看屏幕上老师选出的较好图画,听录音机朗读诗歌;

  ⑤全班齐读,读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板书:爱国)

  4.背。在前面读的基础上试背。

  六、练习延伸,落实目标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

  2.读下面的短信,用诗填空。

  《示儿》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这首诗千百年来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它。

  (二)新授

  A、读题解题,了解背景

  1、交流搜集的资料。

  2、出示教师搜集的资料。

  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 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就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

  3、引导说题意。

  B、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朗读《示儿》。读的时候,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找生读,相机评价引导)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交流纠正,相机进行翻译古诗文方法的引导)

  3、体验感情。

  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多媒体出示《清明上河图》,教师描述画面)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学生想象说话。

  师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陆游看到的啊——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多媒体出示资料:介绍南宋和北宋的国土面积对比及遭受战乱的惨况)

  此情此景,作者怎能不“悲”呢?

  用“悲”组能够体现陆游心情的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感情朗读 “但悲不见九州同”。

  临终之际的陆游内心的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深深的“悲”,还有一种更强烈的感情蕴涵在里面,是什么?(板书:盼)诗人盼的是什么?

  同学们,你可知道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盼了多长时间?

  65年啊,同学们。诗人盼了65年,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啊!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这是多么揪心的期盼!

  一个“悲”,一个“盼”。同学们,就是这种感情的《示儿》。学生感情诵读。

  C、拓展

  正是因了这强烈的爱国感情,陆游在20岁的时候就立下了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的志向。(出示: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虽然他直到40多岁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一生并未做过高官,而且屡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挤,但是他(出示:位卑未敢忘忧国),68岁时他退居家乡,在偏僻的山村,年迈的他(出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直到82岁,他还高唱(出示: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他在世时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伤心悲愤(出示: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但他坚信着失地定能收复,祖国定能统一,临终前谆谆嘱咐着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互文引证,体察诗蕴

  1、拓展《题临安邸》。

  引读思考,从诗中你能看到什么?那些南宋的.王师、权贵、皇帝,他们在干什么?

  生交流。

  从诗中,你能看到南宋统治者发兵征战、收复失地的决心和行动么?没有。大敌当前,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只知道朝朝寻欢、夜夜作乐,他们何尝似陆游为山河的破碎而伤心?他们何尝似陆游为百姓的痛苦而忧虑?他们何尝似陆游为收复失地而着急?他们何尝悲百姓之悲,盼百姓之盼啊!他们已经葬送了一个繁华的汴州,这样下去,锦绣如画的杭州也将葬送在他们手里。

  面对他们,你的心情如何?感情引读 “西湖歌舞几时休?”

  2、对比体验

  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北方的壮丽山河沦陷了——西湖边上却是歌舞升平;北方的老百姓在金人的欺压下度日如年、渴盼统一——南宋的统治者们却在寻欢作乐、醉生梦死。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让陆游的一生都在为人民疾苦而忧,为国家破碎而悲,为统一国家而战。临终之际,陆游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南宋统治者、老百姓、侵略者……)

  学生想象写话。

  这就是陆游——一个对侵略者满腔的恨,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爱的陆游。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他的绝笔诗——《示儿》来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爱国诗人崇敬吧。

  (三)作业

  陆游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歌,其中很多都是爱国名篇,被广为传诵。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书愤》等等,课后同学可查阅诵读。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更加钦佩陆游,而他的爱国精神也一定会深深地植根在你们的心中!

  《示儿》教案 篇15

  教学要求:

  1、 了解示儿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 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进行背诵和默写。

  4、 感悟诗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简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对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

  《满江红》一诗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 温故而知新,背诵学过的古诗词,创设学习情境。

  二、 开展文学常识竞赛,了解作者概况及时代背景。

  三、 学习新诗《示儿》

  1、 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请同学自由读一读,说说是什么意思。

  2、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 教师导语过渡,出示《示儿》

  4、 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把它读正确,读熟练。

  5、 结合注释和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

  6、 学生逐句理解体会,教师指导朗读。

  7、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既然是“万事空”,为什么临死还要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

  8、 读课外短文《示儿》。

  9、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10、练习在综合本上写一写。

  11、 在听写本上默写,同位互相检查,统计全对人数。

  四、 课外延伸

  朗读岳飞的《满江红》

  五、 布置作业

  1、 赏读另外一首陆游的爱国诗,和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2、 学习歌曲《满江红》。

【《示儿》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语文《示儿》教学反思11-0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示儿》教学反思12-16

笋芽儿教案08-25

《笋芽儿》教案09-16

柳条儿青,柳条儿长教案07-28

伞儿伞儿撑起来教案08-11

伞儿伞儿撑起来教案01-12

瓜儿大教案07-06

笋芽儿的优秀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