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时间:2024-11-05 08:26:35 松涛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通用11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表达对含羞草的感受,并尝试边说儿歌边进行动作表演。

  2、观察含羞草的特征。

  3、培养耐心,学习等待。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磁带。

  2、含羞草的植株。

  3、秒表。

  活动重难点:目标1、3

  【活动过程】

  1、播放儿歌磁带,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含羞草》,并请幼儿随着儿歌的内容进行动作表演

  (1)路边有小草:双腿弯曲蹲下,双手在地面上做捧东西的样子,眼睛随手动。

  (2)随风轻轻摇:起身,双手背后,身体轻轻左右摇摆。

  (3)摸它就合拢:双手摸头两下,合掌放在左脸颊,头向左倾斜,做出睡觉的样子。

  (4)它叫含羞草:双说高举,在头的上方转圈。

  2、和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含羞草》的画面,并讨论。

  师:

  (1)看过含羞草吗?含羞草长得像大树吗一样高吗?

  (2)含羞草的叶子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东西?

  (3)含羞草会开花吗?它的花是什么颜色呢?

  (4)含羞草的花是什么形状?你觉得它像什么?

  (5)会有昆虫来拜访含羞草吗?你觉得它像什么?

  3、取出事先准备的`含羞草植株,让幼儿仔细观察含羞草,和书上的一样吗?在请幼儿用手摸摸含羞草的植株,含羞草会怎么样呢?(叶子会立刻合起来,枝干也会垂下来。)

  4、教师取出秒表,计量含羞草回复原样需要多长时间。

  (1)请一位幼儿轻触含羞草,等含羞草的叶子完全合起来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请幼儿一起从1开始数,看看需要数到几,含羞草的叶子才会再张开,枝干才又挺起来。

  (3)记得提醒幼儿,在计时计数的过程中,不要再碰到含羞草。

  5、活动完成后,请幼儿分享活动的心得。

  (1)你最喜欢含羞草的那个部位?为什么?

  (2)当碰到含羞草,含羞草叶子合上时,有什么感觉?

  (3)在等待含羞草叶子再度张开的过程中,又是什么样的感觉?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含羞草了吗?

  活动评价:

  1、能积极表达观察感受,边说儿歌边进行动作表演。

  2、至少能说出含羞草的两种特征。

  3、能耐心等待含羞草合起来的叶子再张开。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含羞草的生长特性,并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含羞草。

  2.让幼儿倾听音乐,能按音乐、图片的提示表演,并大胆做收拢、张开的造型动作。

  3.幼儿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录音磁带[录有风、雨和知了(表示夜晚)的声音],录音机,场地,含羞草头饰、情景图片(风、月亮、雨滴),木琴(用敲击木琴的声音提示幼儿触动“含羞草”,用刮奏木琴的声音表现含羞草叶子由合拢直至完全张开的全过程)。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含羞草的叶子有一触即合的特性,会唱《害羞的.含羞草》一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歌曲《害羞的含羞草》入场。

  2.观察含羞草,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含羞草

  (1)出示含羞草,让幼儿说说含羞草张开、合拢的样子

  师:“小朋友都知道含羞草很害羞,请你们看看它把叶子合拢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张开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

  幼:“它的叶子一被碰马上就合起来了。”

  幼:“它的叶子自己会一片一片地打开。”

  (个别幼儿上来用动作表现)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含羞草,并创编有特点的动作

  师;“你的含羞草的叶子是怎样合拢的?”

  (3)全体幼儿听音乐并表现

  教师用敲击木琴的声音,表示“含羞草”被碰到了叶子;用刮奏木琴的声音表现含羞草叶子由合拢直至完全张开的全过程,幼儿边听音乐边表现含羞草。

  师:“小琴响一下,含羞草就害羞几次?”

  幼:“一次。”

  师:“小耳朵仔细听哦。(师敲木琴一次)含羞草的叶子合拢啦!

  分析:教师在游戏前让幼儿充分体验含羞草的特性,模仿含羞草合拢和张开的动作,并运用木琴来体现含羞草被碰到的声音,让幼儿有对声韵的感知。一开始孩子们只会用比较单一的肢体动作表现含羞草的合拢,经过木琴的声音提醒以及同伴间的模仿,孩子们开始喜欢把自己当成含羞草了。

  3.结合歌曲《害羞的含羞草》进行游戏

  (1)幼儿演唱歌曲,教师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含羞草

  师:“你们帮我唱《害羞的含羞草》,我来做一株含羞草,看看我会有什么变化?”

  (2)师幼合作做动作

  请个别幼儿上来和老师合作完成歌曲里的小朋友碰含羞草的动作、含羞草收拢叶子的动作。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碰碰我这株含羞草。”

  师:“碰碰含羞草的手,还会碰含羞草哪里呢?”

  幼:“还可以碰脚。”

  师:“还有呢?”

  幼:“头、肩膀、肚子……”

  (3)两名幼儿一组,边唱边游戏

  师:“请你们自己去找个好朋友,我们一边唱一边来碰碰含羞草。”

  分析:教师自己扮演含羞草进行示范,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幼儿对含羞草各个部位的碰触很感兴趣,教师就让幼儿和音乐两两触碰,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含羞草的张开、合拢。

  4.幼儿分组进行情景游戏

  (1)播放风声,出示图片1《风》(图片见附录)

  幼儿想象并表现含羞草被风吹倒时的情景,并创编动作。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刮风的声音。”

  师:“大风来啦,你们想想含羞草会怎么样?”

  幼:“被风吹倒了。”

  师:“含羞草们,你们被风吹得怎么样啦?”

  (2)播放夜晚的知了声,出示图片2《月亮》(图片见附录)

  幼儿想象并表现夜晚含羞草全部闭合睡觉时的情景。

  师:“到了晚上,知了唱歌了,月亮出来了,含羞草呢?”

  幼:“回家了。”

  师:“哦,回家睡觉了。”

  (3)播放下雨声,出示图片3《雨滴》(图片见附录)

  幼儿想象含羞草被雨淋到的情景。

  师:“听,下雨了,含羞草被雨淋到怎么办?”

  幼:“躲起来。”

  师:“那含羞草会怎样躲呢?”

  (4)幼儿按照风、夜晚、雨三组情景的顺序,结合教师的木琴伴奏进行完整游戏。

  分析:在基本游戏后,教师又设定了3个情境:风、夜晚、雨,赋予含羞草一些生命的特征,让幼儿在情境的变换中去模仿、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幼儿开始学会商量集体游戏,他们已经融入游戏的角色中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3

  【故事情节】

  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生长着很多好玩的含羞草,小朋友们可喜欢和它做游戏了,因为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害羞的缩起来;一阵风吹来了……(结合幼儿创编的B段情境讲述)含羞草慢慢的展开了它的叶子,让阳光照在它的脸上;调皮的小朋友看到含羞草展开了叶子又来和它做游戏了。

  【动作建议】

  A段一从每个乐句的第一拍开始创编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B段一自由创编含羞草伸展的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不同风格和ABA的益式结构。

  2、尝试在A段音乐中创编收缩的动作表现含羞草的形象。

  3、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含羞草,知道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和展开。

  2、钢琴伴奏及CD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猜猜想想。

  教师:有一种特别有趣的植物,它的叶子细细的、小小的,像小手一样张开,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害羞的缩起来,这是什么植物哪?引发幼儿和老师一起讨论含羞草的话题,帮助幼儿回忆含羞草的相关经验。

  二、感受乐曲A段旋律,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1、用小手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2、用手臂和腿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3、发挥想象力,尝试用身体其他部位表现含羞草收缩的动作。根据幼儿的`创造帮助幼儿提炼收缩的动作。

  三、感受乐曲B段旋律,幼儿自由创编B段的动作。

  1、引导幼儿倾听B段旋律。

  师:你听,风来了。在这段音乐里发生什么事了?

  2、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老师帮助幼儿提炼情境和动作。

  3、幼儿展示自己根据B段音乐创编的动作。

  四、结合音乐,完整的用动作表现含羞草形象。

  1、幼儿完整感受音乐情境及ABA曲式。

  2、幼儿尝试独立完成韵律动作。

  师:观在这片草地上长出了好多含羞草。(请小朋友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站好)我要来碰一碰你们喽。

  3、引导幼儿自己倾听音乐跟着音乐做出收缩和伸展的动作。

  4、鼓励幼儿尝试合作完成动作。

  五、师幼互换角色,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5个。

  2、 能正确朗读词语7个,并积累这些词语。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

  5、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说说含羞草早上和傍晚叶子的变化。

  6、 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

  7、 懂得做人要诚实、善良、谦虚、守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分层目标:

  1、能正确认识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后)

  2、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按照要求摘抄词语。初步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优)

  教学过程:

  一、 认知冲突

  1、 在植物界中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名叫:含羞草

  2、 出示课题:41含羞草 (读)

  3、 出示实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学生字:含

  4、 含羞草以前可不叫这个名字,那叫什么呢?

  二、 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

  1、 自学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 检查

  (1)读词语:精致 婀娜多姿 庭园 寒碜 不畏严寒 自鸣得意

  (2)教学生字:婀 碜 畏

  (3)接龙读课文(及时正音)

  (二)深入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思考:含羞草原本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它这个名字?

  2、 交流

  3、 出示句子:因为它觉得自己的神态婀娜多姿,是世界上最俊的。

  (读出自鸣得意的语气)

  4、 用“因为它觉得``````”练习说话

  5、 有感情朗读课文1---------5小节

  6、 为什么这么自鸣得意的得意草会改名为含羞草的呢?它为什么不得意了呢?

  自读课文6-13节。

  7、 交流

  8、 分组比赛朗读6-------9节

  9、 合作小组完成表格

  10、请小朋友摘录几个描写花草的词语。

  11、齐读6------9节,试着背一背。

  12、读10--13节,找找含羞草样子的特别之处。

  (人们一碰得意草,它就羞愧地收拢叶子,低下头来。)

  13、小结

  三、 实践运用

  1、 游戏巩固生字、新词。

  2、试背6------9节。

  四、 拓展延伸

  你看见过含羞草吗?如果你见过,请你说一说: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它的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组交流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5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0个生字,描摹6个字,积累10个词语,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至九节.

  3、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

  4、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尝试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图片)

  (板书:含羞草)

  2、你们知道含羞草有什么特点吗?

  师: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垂下合拢,这里还藏着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0课。

  3、出示课题:40、含羞草。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第13节

  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它叫含羞草?

  2、出示第13节。

  3、(预设:1、含羞草什么意思?

  2、为什么后来叫它含羞草了?

  3、为什么一碰它就收拢叶子?)

  4、齐读第13节。

  5、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那么为什么会叫它得意草呢?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学习1——5节

  1、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板书:得意草)人们为什么这样叫它呢?自己轻轻读读课文1——5节,划出有关句子。

  3、示生字:陶、婀、娜、姿,谁来读一读。

  4、点出“翠绿、婀娜多姿、淡雅”等词。

  5、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吗?

  出示两幅动画效果图,帮助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

  6、引读2-4节。

  7、指导读“自己陶醉”这个词。

  8、读“得意扬扬‘这个词。还知道跟它意思相近的词吗?得意洋洋(近义词——自鸣得意)

  9、指导引读1-4小节。

  10、出示第5节:因为它还觉得自己是世界上。

  过渡:是呀。难怪它经常----,难怪它----,连主人也觉得它太----。

  (二)学习6——9节

  师:得意草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真是太自鸣得意了。主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在一年四季中主人把它放到了不同的地方,让它和其它花儿比一比,看看谁到底更美丽。

  2、先自己读读课文6——9节,再试着根据填空说一说。

  (出示) (季节),得意草与 相比,觉得 ,因

  为 。

  3、小组学习,交流。

  4、认读第4个小节中的词语,

  出示:寒碜 菊花 色彩斑斓 不畏严寒 千姿百态

  理解词义: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

  5、小朋友,如果你是得意草,当你与那些花儿比过后,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6、交流并板书(羞愧、惭愧)学生字:惭。

  7、分角色读6——9小节。

  (三)学习12节

  1、引读12节。

  2、(出示)指导读得意草的话。

  3、与“惭愧”意思相近的词是----。

  4、“惭”和“ 愧”一样,都是竖心旁,开火车读一读。

  5、过渡:从此之后,得意草就改名叫含羞草了。

  这两个名字,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四、复习巩固

  1、圈出课文中描写花草的词语。

  2、交流(出示)

  描写花的'词语: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畏严寒

  描写草的词语:翠绿

  五、作业

  1、你能用这些词语和以前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语,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吗?

  出示:我喜欢 花,因为 。

  (提示:可以从颜色、味道、姿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2、从课文中摘录几个描写花草的词语。(至少3个)

  3、抄写课后词语。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寻找、发现各种小草,并能说出几种常见小草的名字。

  2、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请家长抽时间带幼儿到草地上观察小草,获得一些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大树和花儿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小草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盆小草。

  2、交流带来的小草。

  谁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小草,他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尽量多交流不一样的小草,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重点引导幼儿从小草的根、茎、叶、介绍自己的小草)

  二、交流校园里找到的小草

  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等会我们草地上寻找小草。看看有没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好吗?

  2、带幼儿到草地上寻找小草。

  3、边寻找、边说一说自己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它叫什么名字?挖出来看一看它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如有不清楚的,老师可以介绍一下)

  三、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1、了解小草的功能。刚刚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你知道这些小草有什么用呢?

  (1)饲料: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些小草可以喂小鸡、喂猪等。小草可以当饲料,喂动物吃。

  (2)食用:有的草不光动物能吃,我们人类也可以食用。如:草头、荠菜、马兰草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有的草能染颜色,像麦草就能染青色(我们吃的青团就是用麦草的汁染出来的。)

  (3)净化空气:(可启发幼儿草坪有什么的作用)(美化环境、使空气清新),绿油油的小草不光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保护土壤不流失,使泥土保持湿润。

  (4)药用:有的小草还可以做药,如蒲公英、马兰草,鱼腥草就能做药。

  2、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既然这么有用,为什么人们还要锄草呢?(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花园里长了杂草,花园就不美观了。)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锄掉。

  四、品尝小草

  有些小草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补充身体里的各种需要,但不是所有的小草都能吃的,所以我们小朋友是不能随便的吃小草,我们找到的这些小草中马兰草是可以吃的,等下请厨房的师傅帮我们做成美味的佳肴,我们一起品尝一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看看诗中写了小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的大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低见牛羊。再出现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的茎叶,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六、板书设计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1、带日记本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3、演示文稿(小草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师:所有的美都在你的眼里。眼睛是你心灵的窗户,用好你的眼睛,这很重要。老师带来了一份很精美的礼物。想不想看看。

  2、生:看图。(出示一株小草图)

  3、师:认识它吗?当你看到它时,你能想起哪些词?指名说。

  这是摄影师镜头下,纤细的小草。历代文人墨客描写的小草,有诗句为证。(出示描写有关小草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吟罢诗人笔下的小草,再来欣赏中国作家——王宜振笔下的.小草。

  4、板书课题,小草之歌(注意“歌”的右半部分,用黄色粉笔写,说识记方法:哥哥欠我一分钱。)指名解题: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题目串起来怎么讲?(小草的歌)

  5、请你把课题读一读。(精神状态很好,眼睛也很清亮。读出了小草的感觉。)

  这是一首现代诗,写的很美,文字很美,很有韵味,很有韵律,闭上眼睛听。

  二、初读课文,感受诗歌。

  1、师配乐朗读课文。(音乐《寂静山林》)这样的美文想读吗?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书的时候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念清每句话。

  我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吗?

  3、指名读。(声音很清朗,很清亮。)

  4、用“——”画出小草自我评价的词语,用“~~~~”画出小草的表现。(生板书:渺小微不足道弱小)

  5、好长的一篇文章,我们读的时候把它读成了几句话,这就是把课文读短了。再短一些,用三个词表示。

  板书:奉献、贡献、生命力强

  6、小结:作者王宜振按照小草奉献多,索取少;为环保做贡献;有生命力顽强这样的顺序来赞美小草的。美文越品越美。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生研读课文。(边默读,边批注。)结对交流。

  2、指名班上汇报。

  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咱们一交流就是智慧。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教师相机引导。(从以下方面:内容、语言、韵律、写作:拟人、反复的手法)这样的美文值得我们背一背,请同学试背。

  3、指导朗读、背诵。

  4、学了这首现代诗,你们都是一株小草。

  我是校园里的一棵比三层教学楼还高的塔松,你面对我,会说:“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我是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你面对我,你会说:“ ”

  四、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1)学了这首现代诗,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你感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哪些人像小草一样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吗?

  (3)结合自己说说,你应该怎样向小草学习?

  2、 总结:小草虽然弱小,却有着无比的自信与自豪,它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小草看小却隐藏着“大”的内涵,(“伟大”)这就是大家的风范吧。我国有一个著名作家叫草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小习惯,大人生。”“小故事,大道理。”真是以小见大。小草看似渺小,却很强大,在我们的心中真乃“大英雄”也。“独在大自然,人草两不厌。”“一草一世界”“数风流人物,还看小草。”

  四、拓展

  1、看小草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赞美的话。

  2、听歌曲《小草》

  五、布置作业:“十年磨一剑”,让我们来磨磨笔。

  小练笔: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小草一样“渺小”的事物,但是他们同样自信、自强,试以《之歌》为题,进行创作。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9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用不同线条表现小草的形态。

  2、感受小草给春天带来的美好,喜欢小草。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若干(棉签、铅画纸、红色、绿色颜料),视频片断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说说小草【价值:说说小草,感受小草是我们的好朋友。】

  1、你们都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呀?小草是怎么样的?

  小结:花园里、操场上(根据幼儿回答)到处都能见到可爱的小草,有了小草春天变得更加美丽。小草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创作表现

  1、观看视频【价值:观察并模仿小草生长的样子】

  T:今天我这里也带来了一位小草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T: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草。

  2、小草长出来了【价值:大胆尝试用棉签画出各种线条】

  T:小草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呀?(泥土里)

  T:先喝点水(棉签沾取颜料),小草要开始长高咯!(教师示范)

  T:这棵小草长得怎么样?(高高的、直直的)我们叫它直直草。

  T:我们再来画一棵扭扭草。(教师引导幼儿绘画)

  T:有棵小草很有礼貌哦,看看,它好像弯着腰在和其它小草打招呼呢!我们可以叫他弯弯草。

  3、小草跳舞拉【价值:用画圈的方式表先小草跳舞的样子】

  T:我们画了这么多小草朋友,小草们可高兴了,开始跳舞拉!我们看看它们是怎么跳的。

  T:弯弯腰,转个圈,跳出来。

  4、跳跳虫来了【价值:感受小草和跳跳虫把春天装扮的更美丽】

  T:小草们玩得这么开心,跳跳虫知道了也要出来玩拉!(沾取红色颜料,进行点画。)

  5、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T:小草先长好,再请跳跳虫。小草画得多,春天越美丽。

  三、欣赏、交流【价值:欣赏小草,喜欢小草】

  T:花园里的小草都长出来了,还跳起了舞,真好看!

  幼儿园春季美术活动反思:

  今天来观摩活动的大部分是爷爷和奶奶,占了总人数的3/4。一开始我担心爷爷奶奶是否会对我们的活动感兴趣,是否能理解老师的教育用意,但是活动下来,我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有趣的.情景、良好的师生互动、快乐的操作……使孩子们深深的投入到活动中,兴趣盎然;使家长朋友们深深的被活动吸引,津津有味!

  活动虽然很成功,但是在请家长朋友们填写活动反馈表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很多奶奶们都不会书写,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我在思考:是否能设计一张更合理的活动反馈表,从而能使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家长都能轻松操作。初步设想:①将活动的目标和简单流程在表格上呈现,这样便于家长看懂我们的活动,更能理解我们的教育意义。②针对爷爷奶奶的这种情况,考虑将活动评价部分设计成表格的形式,这样只要用简单的“★”就能评价,便于爷爷奶奶操作。③最后的活动感想部分仍旧保留,给家长们留一块可以各抒己见的小天地,这样更能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10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上的第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它们有的高耸入去,有的体不盈尺;有的剽悍凶猛,有的柔弱温顺;有的重达数百吨,有的小到用肉眼难以发现……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吧!

  首先我们先说说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树。

  二、新授

  1、比较小草和树

  (1)让学生分别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大树和小草的。

  (2)带领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附近观察认识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芦苇……)和大树(桃树、杨树、梧桐树……),并及时记录它们的特征。收集一些小草带回教室。

  (3)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点和大树的共同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页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重点指导香蕉这种植物的分类。

  (6)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花生、玉米、高粱、柏树、槐树、爬山虎、榆树……),让学生分类。并相机纠正植株很小的植物一定都是草本植物,高大的植物一定都是木本植物的错误观点。

  2、给植物分类

  (1)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各种各样的植物,需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下面也让我们制定标准,给第5页插图中的植物分类吧!

  (2)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些植物,再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给它们分类。

  (3)小组合作学习,按一定的标准给图中植物分类。并将本组的植物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上。

  (4)全班交流,并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推选了出最科学的分类方法并说出理由。

  (5)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三、布置作业

  收集当地的植物,并通过书本、上网搜集植物的有关资料。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11

  内容

  1、常见的小草。

  2、比较大树和小草。

  3、整理相同和不同。

  设计理念

  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命。

  小草与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提醒孩子,对小小的生命也要关注、也要爱护。

  课时

  教学目标

  1、意识到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明确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知道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会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5、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樟树狗尾草

  茎颜色

  软硬

  粗细

  质地

  叶颜色

  形状

  软硬

  大小

  气味

  果实颜色

  形状大小多少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通用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相关文章:

幼儿园语言的教案小班11-11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07-25

幼儿园小班语言《水》教案11-01

(经典)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05-06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教案04-03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4-28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04-25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0-27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5-03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通用11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表达对含羞草的感受,并尝试边说儿歌边进行动作表演。

  2、观察含羞草的特征。

  3、培养耐心,学习等待。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磁带。

  2、含羞草的植株。

  3、秒表。

  活动重难点:目标1、3

  【活动过程】

  1、播放儿歌磁带,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含羞草》,并请幼儿随着儿歌的内容进行动作表演

  (1)路边有小草:双腿弯曲蹲下,双手在地面上做捧东西的样子,眼睛随手动。

  (2)随风轻轻摇:起身,双手背后,身体轻轻左右摇摆。

  (3)摸它就合拢:双手摸头两下,合掌放在左脸颊,头向左倾斜,做出睡觉的样子。

  (4)它叫含羞草:双说高举,在头的上方转圈。

  2、和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上《含羞草》的画面,并讨论。

  师:

  (1)看过含羞草吗?含羞草长得像大树吗一样高吗?

  (2)含羞草的叶子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东西?

  (3)含羞草会开花吗?它的花是什么颜色呢?

  (4)含羞草的花是什么形状?你觉得它像什么?

  (5)会有昆虫来拜访含羞草吗?你觉得它像什么?

  3、取出事先准备的`含羞草植株,让幼儿仔细观察含羞草,和书上的一样吗?在请幼儿用手摸摸含羞草的植株,含羞草会怎么样呢?(叶子会立刻合起来,枝干也会垂下来。)

  4、教师取出秒表,计量含羞草回复原样需要多长时间。

  (1)请一位幼儿轻触含羞草,等含羞草的叶子完全合起来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请幼儿一起从1开始数,看看需要数到几,含羞草的叶子才会再张开,枝干才又挺起来。

  (3)记得提醒幼儿,在计时计数的过程中,不要再碰到含羞草。

  5、活动完成后,请幼儿分享活动的心得。

  (1)你最喜欢含羞草的那个部位?为什么?

  (2)当碰到含羞草,含羞草叶子合上时,有什么感觉?

  (3)在等待含羞草叶子再度张开的过程中,又是什么样的感觉?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含羞草了吗?

  活动评价:

  1、能积极表达观察感受,边说儿歌边进行动作表演。

  2、至少能说出含羞草的两种特征。

  3、能耐心等待含羞草合起来的叶子再张开。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含羞草的生长特性,并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含羞草。

  2.让幼儿倾听音乐,能按音乐、图片的提示表演,并大胆做收拢、张开的造型动作。

  3.幼儿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录音磁带[录有风、雨和知了(表示夜晚)的声音],录音机,场地,含羞草头饰、情景图片(风、月亮、雨滴),木琴(用敲击木琴的声音提示幼儿触动“含羞草”,用刮奏木琴的声音表现含羞草叶子由合拢直至完全张开的全过程)。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含羞草的叶子有一触即合的特性,会唱《害羞的.含羞草》一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歌曲《害羞的含羞草》入场。

  2.观察含羞草,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含羞草

  (1)出示含羞草,让幼儿说说含羞草张开、合拢的样子

  师:“小朋友都知道含羞草很害羞,请你们看看它把叶子合拢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张开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

  幼:“它的叶子一被碰马上就合起来了。”

  幼:“它的叶子自己会一片一片地打开。”

  (个别幼儿上来用动作表现)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含羞草,并创编有特点的动作

  师;“你的含羞草的叶子是怎样合拢的?”

  (3)全体幼儿听音乐并表现

  教师用敲击木琴的声音,表示“含羞草”被碰到了叶子;用刮奏木琴的声音表现含羞草叶子由合拢直至完全张开的全过程,幼儿边听音乐边表现含羞草。

  师:“小琴响一下,含羞草就害羞几次?”

  幼:“一次。”

  师:“小耳朵仔细听哦。(师敲木琴一次)含羞草的叶子合拢啦!

  分析:教师在游戏前让幼儿充分体验含羞草的特性,模仿含羞草合拢和张开的动作,并运用木琴来体现含羞草被碰到的声音,让幼儿有对声韵的感知。一开始孩子们只会用比较单一的肢体动作表现含羞草的合拢,经过木琴的声音提醒以及同伴间的模仿,孩子们开始喜欢把自己当成含羞草了。

  3.结合歌曲《害羞的含羞草》进行游戏

  (1)幼儿演唱歌曲,教师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含羞草

  师:“你们帮我唱《害羞的含羞草》,我来做一株含羞草,看看我会有什么变化?”

  (2)师幼合作做动作

  请个别幼儿上来和老师合作完成歌曲里的小朋友碰含羞草的动作、含羞草收拢叶子的动作。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碰碰我这株含羞草。”

  师:“碰碰含羞草的手,还会碰含羞草哪里呢?”

  幼:“还可以碰脚。”

  师:“还有呢?”

  幼:“头、肩膀、肚子……”

  (3)两名幼儿一组,边唱边游戏

  师:“请你们自己去找个好朋友,我们一边唱一边来碰碰含羞草。”

  分析:教师自己扮演含羞草进行示范,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幼儿对含羞草各个部位的碰触很感兴趣,教师就让幼儿和音乐两两触碰,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含羞草的张开、合拢。

  4.幼儿分组进行情景游戏

  (1)播放风声,出示图片1《风》(图片见附录)

  幼儿想象并表现含羞草被风吹倒时的情景,并创编动作。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刮风的声音。”

  师:“大风来啦,你们想想含羞草会怎么样?”

  幼:“被风吹倒了。”

  师:“含羞草们,你们被风吹得怎么样啦?”

  (2)播放夜晚的知了声,出示图片2《月亮》(图片见附录)

  幼儿想象并表现夜晚含羞草全部闭合睡觉时的情景。

  师:“到了晚上,知了唱歌了,月亮出来了,含羞草呢?”

  幼:“回家了。”

  师:“哦,回家睡觉了。”

  (3)播放下雨声,出示图片3《雨滴》(图片见附录)

  幼儿想象含羞草被雨淋到的情景。

  师:“听,下雨了,含羞草被雨淋到怎么办?”

  幼:“躲起来。”

  师:“那含羞草会怎样躲呢?”

  (4)幼儿按照风、夜晚、雨三组情景的顺序,结合教师的木琴伴奏进行完整游戏。

  分析:在基本游戏后,教师又设定了3个情境:风、夜晚、雨,赋予含羞草一些生命的特征,让幼儿在情境的变换中去模仿、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幼儿开始学会商量集体游戏,他们已经融入游戏的角色中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3

  【故事情节】

  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生长着很多好玩的含羞草,小朋友们可喜欢和它做游戏了,因为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害羞的缩起来;一阵风吹来了……(结合幼儿创编的B段情境讲述)含羞草慢慢的展开了它的叶子,让阳光照在它的脸上;调皮的小朋友看到含羞草展开了叶子又来和它做游戏了。

  【动作建议】

  A段一从每个乐句的第一拍开始创编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B段一自由创编含羞草伸展的动作。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不同风格和ABA的益式结构。

  2、尝试在A段音乐中创编收缩的动作表现含羞草的形象。

  3、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含羞草,知道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和展开。

  2、钢琴伴奏及CD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猜猜想想。

  教师:有一种特别有趣的植物,它的叶子细细的、小小的,像小手一样张开,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害羞的缩起来,这是什么植物哪?引发幼儿和老师一起讨论含羞草的话题,帮助幼儿回忆含羞草的相关经验。

  二、感受乐曲A段旋律,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1、用小手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2、用手臂和腿体验含羞草收缩的动作。

  3、发挥想象力,尝试用身体其他部位表现含羞草收缩的动作。根据幼儿的`创造帮助幼儿提炼收缩的动作。

  三、感受乐曲B段旋律,幼儿自由创编B段的动作。

  1、引导幼儿倾听B段旋律。

  师:你听,风来了。在这段音乐里发生什么事了?

  2、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老师帮助幼儿提炼情境和动作。

  3、幼儿展示自己根据B段音乐创编的动作。

  四、结合音乐,完整的用动作表现含羞草形象。

  1、幼儿完整感受音乐情境及ABA曲式。

  2、幼儿尝试独立完成韵律动作。

  师:观在这片草地上长出了好多含羞草。(请小朋友找一个舒服的位置站好)我要来碰一碰你们喽。

  3、引导幼儿自己倾听音乐跟着音乐做出收缩和伸展的动作。

  4、鼓励幼儿尝试合作完成动作。

  五、师幼互换角色,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5个。

  2、 能正确朗读词语7个,并积累这些词语。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

  5、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说说含羞草早上和傍晚叶子的变化。

  6、 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

  7、 懂得做人要诚实、善良、谦虚、守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分层目标:

  1、能正确认识本课生字、词语,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后)

  2、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按照要求摘抄词语。(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按照要求摘抄词语。初步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优)

  教学过程:

  一、 认知冲突

  1、 在植物界中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名叫:含羞草

  2、 出示课题:41含羞草 (读)

  3、 出示实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学生字:含

  4、 含羞草以前可不叫这个名字,那叫什么呢?

  二、 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

  1、 自学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读通课文,标上小节号。

  2、 检查

  (1)读词语:精致 婀娜多姿 庭园 寒碜 不畏严寒 自鸣得意

  (2)教学生字:婀 碜 畏

  (3)接龙读课文(及时正音)

  (二)深入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思考:含羞草原本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它这个名字?

  2、 交流

  3、 出示句子:因为它觉得自己的神态婀娜多姿,是世界上最俊的。

  (读出自鸣得意的语气)

  4、 用“因为它觉得``````”练习说话

  5、 有感情朗读课文1---------5小节

  6、 为什么这么自鸣得意的得意草会改名为含羞草的呢?它为什么不得意了呢?

  自读课文6-13节。

  7、 交流

  8、 分组比赛朗读6-------9节

  9、 合作小组完成表格

  10、请小朋友摘录几个描写花草的词语。

  11、齐读6------9节,试着背一背。

  12、读10--13节,找找含羞草样子的特别之处。

  (人们一碰得意草,它就羞愧地收拢叶子,低下头来。)

  13、小结

  三、 实践运用

  1、 游戏巩固生字、新词。

  2、试背6------9节。

  四、 拓展延伸

  你看见过含羞草吗?如果你见过,请你说一说: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它的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组交流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5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0个生字,描摹6个字,积累10个词语,理解“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至九节.

  3、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来,了解含羞草叶子能够垂下合拢的特征。

  4、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尝试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图片)

  (板书:含羞草)

  2、你们知道含羞草有什么特点吗?

  师: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垂下合拢,这里还藏着一个动听的童话故事,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0课。

  3、出示课题:40、含羞草。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第13节

  1、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它叫含羞草?

  2、出示第13节。

  3、(预设:1、含羞草什么意思?

  2、为什么后来叫它含羞草了?

  3、为什么一碰它就收拢叶子?)

  4、齐读第13节。

  5、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那么为什么会叫它得意草呢?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学习1——5节

  1、过渡:原来含羞草一开始叫得意草,(板书:得意草)人们为什么这样叫它呢?自己轻轻读读课文1——5节,划出有关句子。

  3、示生字:陶、婀、娜、姿,谁来读一读。

  4、点出“翠绿、婀娜多姿、淡雅”等词。

  5、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吗?

  出示两幅动画效果图,帮助理解“婀娜多姿”这个词。

  6、引读2-4节。

  7、指导读“自己陶醉”这个词。

  8、读“得意扬扬‘这个词。还知道跟它意思相近的词吗?得意洋洋(近义词——自鸣得意)

  9、指导引读1-4小节。

  10、出示第5节:因为它还觉得自己是世界上。

  过渡:是呀。难怪它经常----,难怪它----,连主人也觉得它太----。

  (二)学习6——9节

  师:得意草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真是太自鸣得意了。主人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在一年四季中主人把它放到了不同的地方,让它和其它花儿比一比,看看谁到底更美丽。

  2、先自己读读课文6——9节,再试着根据填空说一说。

  (出示) (季节),得意草与 相比,觉得 ,因

  为 。

  3、小组学习,交流。

  4、认读第4个小节中的词语,

  出示:寒碜 菊花 色彩斑斓 不畏严寒 千姿百态

  理解词义: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

  5、小朋友,如果你是得意草,当你与那些花儿比过后,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6、交流并板书(羞愧、惭愧)学生字:惭。

  7、分角色读6——9小节。

  (三)学习12节

  1、引读12节。

  2、(出示)指导读得意草的话。

  3、与“惭愧”意思相近的词是----。

  4、“惭”和“ 愧”一样,都是竖心旁,开火车读一读。

  5、过渡:从此之后,得意草就改名叫含羞草了。

  这两个名字,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四、复习巩固

  1、圈出课文中描写花草的词语。

  2、交流(出示)

  描写花的'词语: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不畏严寒

  描写草的词语:翠绿

  五、作业

  1、你能用这些词语和以前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语,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吗?

  出示:我喜欢 花,因为 。

  (提示:可以从颜色、味道、姿态等方面进行介绍)

  2、从课文中摘录几个描写花草的词语。(至少3个)

  3、抄写课后词语。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寻找、发现各种小草,并能说出几种常见小草的名字。

  2、了解小草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请家长抽时间带幼儿到草地上观察小草,获得一些草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大树和花儿把春天打扮得真漂亮,小草也从泥土里钻出来了。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盆小草。

  2、交流带来的小草。

  谁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小草,他是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尽量多交流不一样的小草,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重点引导幼儿从小草的根、茎、叶、介绍自己的小草)

  二、交流校园里找到的小草

  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等会我们草地上寻找小草。看看有没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好吗?

  2、带幼儿到草地上寻找小草。

  3、边寻找、边说一说自己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它叫什么名字?挖出来看一看它的根、茎、叶、花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如有不清楚的,老师可以介绍一下)

  三、了解小草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1、了解小草的功能。刚刚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小草,那你知道这些小草有什么用呢?

  (1)饲料:刚刚小朋友说了这些小草可以喂小鸡、喂猪等。小草可以当饲料,喂动物吃。

  (2)食用:有的草不光动物能吃,我们人类也可以食用。如:草头、荠菜、马兰草等,可以做成美味的菜肴。有的草能染颜色,像麦草就能染青色(我们吃的青团就是用麦草的汁染出来的。)

  (3)净化空气:(可启发幼儿草坪有什么的作用)(美化环境、使空气清新),绿油油的小草不光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保护土壤不流失,使泥土保持湿润。

  (4)药用:有的小草还可以做药,如蒲公英、马兰草,鱼腥草就能做药。

  2、了解小草的害处。

  师:小草既然这么有用,为什么人们还要锄草呢?(小草和庄稼长在一起,营养都被小草吸收了,庄稼就长不好。)(花园里长了杂草,花园就不美观了。)

  小结: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的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就要把草锄掉。

  四、品尝小草

  有些小草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补充身体里的各种需要,但不是所有的小草都能吃的,所以我们小朋友是不能随便的吃小草,我们找到的这些小草中马兰草是可以吃的,等下请厨房的师傅帮我们做成美味的佳肴,我们一起品尝一下。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看看诗中写了小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的大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低见牛羊。再出现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的茎叶,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六、板书设计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1、带日记本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3、演示文稿(小草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师:所有的美都在你的眼里。眼睛是你心灵的窗户,用好你的眼睛,这很重要。老师带来了一份很精美的礼物。想不想看看。

  2、生:看图。(出示一株小草图)

  3、师:认识它吗?当你看到它时,你能想起哪些词?指名说。

  这是摄影师镜头下,纤细的小草。历代文人墨客描写的小草,有诗句为证。(出示描写有关小草的诗句。)一起读一读。

  吟罢诗人笔下的小草,再来欣赏中国作家——王宜振笔下的.小草。

  4、板书课题,小草之歌(注意“歌”的右半部分,用黄色粉笔写,说识记方法:哥哥欠我一分钱。)指名解题: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题目串起来怎么讲?(小草的歌)

  5、请你把课题读一读。(精神状态很好,眼睛也很清亮。读出了小草的感觉。)

  这是一首现代诗,写的很美,文字很美,很有韵味,很有韵律,闭上眼睛听。

  二、初读课文,感受诗歌。

  1、师配乐朗读课文。(音乐《寂静山林》)这样的美文想读吗?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书的时候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念清每句话。

  我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吗?

  3、指名读。(声音很清朗,很清亮。)

  4、用“——”画出小草自我评价的词语,用“~~~~”画出小草的表现。(生板书:渺小微不足道弱小)

  5、好长的一篇文章,我们读的时候把它读成了几句话,这就是把课文读短了。再短一些,用三个词表示。

  板书:奉献、贡献、生命力强

  6、小结:作者王宜振按照小草奉献多,索取少;为环保做贡献;有生命力顽强这样的顺序来赞美小草的。美文越品越美。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生研读课文。(边默读,边批注。)结对交流。

  2、指名班上汇报。

  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咱们一交流就是智慧。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教师相机引导。(从以下方面:内容、语言、韵律、写作:拟人、反复的手法)这样的美文值得我们背一背,请同学试背。

  3、指导朗读、背诵。

  4、学了这首现代诗,你们都是一株小草。

  我是校园里的一棵比三层教学楼还高的塔松,你面对我,会说:“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我是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你面对我,你会说:“ ”

  四、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1)学了这首现代诗,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心,你感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哪些人像小草一样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吗?

  (3)结合自己说说,你应该怎样向小草学习?

  2、 总结:小草虽然弱小,却有着无比的自信与自豪,它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小草看小却隐藏着“大”的内涵,(“伟大”)这就是大家的风范吧。我国有一个著名作家叫草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小习惯,大人生。”“小故事,大道理。”真是以小见大。小草看似渺小,却很强大,在我们的心中真乃“大英雄”也。“独在大自然,人草两不厌。”“一草一世界”“数风流人物,还看小草。”

  四、拓展

  1、看小草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赞美的话。

  2、听歌曲《小草》

  五、布置作业:“十年磨一剑”,让我们来磨磨笔。

  小练笔: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小草一样“渺小”的事物,但是他们同样自信、自强,试以《之歌》为题,进行创作。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9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用不同线条表现小草的形态。

  2、感受小草给春天带来的美好,喜欢小草。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若干(棉签、铅画纸、红色、绿色颜料),视频片断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说说小草【价值:说说小草,感受小草是我们的好朋友。】

  1、你们都在哪里看到过小草呀?小草是怎么样的?

  小结:花园里、操场上(根据幼儿回答)到处都能见到可爱的小草,有了小草春天变得更加美丽。小草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创作表现

  1、观看视频【价值:观察并模仿小草生长的样子】

  T:今天我这里也带来了一位小草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T: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草。

  2、小草长出来了【价值:大胆尝试用棉签画出各种线条】

  T:小草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呀?(泥土里)

  T:先喝点水(棉签沾取颜料),小草要开始长高咯!(教师示范)

  T:这棵小草长得怎么样?(高高的、直直的)我们叫它直直草。

  T:我们再来画一棵扭扭草。(教师引导幼儿绘画)

  T:有棵小草很有礼貌哦,看看,它好像弯着腰在和其它小草打招呼呢!我们可以叫他弯弯草。

  3、小草跳舞拉【价值:用画圈的方式表先小草跳舞的样子】

  T:我们画了这么多小草朋友,小草们可高兴了,开始跳舞拉!我们看看它们是怎么跳的。

  T:弯弯腰,转个圈,跳出来。

  4、跳跳虫来了【价值:感受小草和跳跳虫把春天装扮的更美丽】

  T:小草们玩得这么开心,跳跳虫知道了也要出来玩拉!(沾取红色颜料,进行点画。)

  5、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T:小草先长好,再请跳跳虫。小草画得多,春天越美丽。

  三、欣赏、交流【价值:欣赏小草,喜欢小草】

  T:花园里的小草都长出来了,还跳起了舞,真好看!

  幼儿园春季美术活动反思:

  今天来观摩活动的大部分是爷爷和奶奶,占了总人数的3/4。一开始我担心爷爷奶奶是否会对我们的活动感兴趣,是否能理解老师的教育用意,但是活动下来,我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活动开展的很顺利,有趣的.情景、良好的师生互动、快乐的操作……使孩子们深深的投入到活动中,兴趣盎然;使家长朋友们深深的被活动吸引,津津有味!

  活动虽然很成功,但是在请家长朋友们填写活动反馈表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很多奶奶们都不会书写,也很难用文字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我在思考:是否能设计一张更合理的活动反馈表,从而能使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家长都能轻松操作。初步设想:①将活动的目标和简单流程在表格上呈现,这样便于家长看懂我们的活动,更能理解我们的教育意义。②针对爷爷奶奶的这种情况,考虑将活动评价部分设计成表格的形式,这样只要用简单的“★”就能评价,便于爷爷奶奶操作。③最后的活动感想部分仍旧保留,给家长们留一块可以各抒己见的小天地,这样更能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10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上的第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它们有的高耸入去,有的体不盈尺;有的剽悍凶猛,有的柔弱温顺;有的重达数百吨,有的小到用肉眼难以发现……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吧!

  首先我们先说说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树。

  二、新授

  1、比较小草和树

  (1)让学生分别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大树和小草的。

  (2)带领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附近观察认识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芦苇……)和大树(桃树、杨树、梧桐树……),并及时记录它们的特征。收集一些小草带回教室。

  (3)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点和大树的共同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页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重点指导香蕉这种植物的分类。

  (6)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花生、玉米、高粱、柏树、槐树、爬山虎、榆树……),让学生分类。并相机纠正植株很小的植物一定都是草本植物,高大的植物一定都是木本植物的错误观点。

  2、给植物分类

  (1)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各种各样的植物,需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下面也让我们制定标准,给第5页插图中的植物分类吧!

  (2)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些植物,再仔细观察它们的特征。给它们分类。

  (3)小组合作学习,按一定的标准给图中植物分类。并将本组的植物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上。

  (4)全班交流,并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推选了出最科学的分类方法并说出理由。

  (5)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三、布置作业

  收集当地的植物,并通过书本、上网搜集植物的有关资料。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含羞草》 篇11

  内容

  1、常见的小草。

  2、比较大树和小草。

  3、整理相同和不同。

  设计理念

  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命。

  小草与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提醒孩子,对小小的生命也要关注、也要爱护。

  课时

  教学目标

  1、意识到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明确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知道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会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5、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樟树狗尾草

  茎颜色

  软硬

  粗细

  质地

  叶颜色

  形状

  软硬

  大小

  气味

  果实颜色

  形状大小多少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