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案

时间:2022-09-14 08:13:43 教案 我要投稿

《半截蜡烛》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半截蜡烛》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半截蜡烛》教案14篇

  《半截蜡烛》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做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练习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回忆上节课内容: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一个什么绝妙的主意

  来收藏绝密情报?

  二、学习课文

  里.出示深后第5题题目,讨论如何编排课本剧。交流后小

  结。

  (互)弄清故事情节,可用图画和文字表示故事情节。

  (2)物色演员,演好语言、动作、表情等,必须要细细读剧本

  (课本)。

  门)准备道具(半截蜡烛、油灯、打火机)

  2.弄清故事情节,用简笔画表示。

  交流后板书。

  3.指导第一场戏。读课文思考,这场戏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演好中心人物?

  找出文中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图出关

  键词,反复朗读。

  交流,逐一明确: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可用内心独白。

  神情一一镇定沉着,临危不惧。

  其他角色怎么演?

  德国军官的动作——闯、坐、拿、点、放。

  孩子们一一脸色苍白。

  指导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4.指导第二场戏。思考:这场戏中心人物是谁?该怎么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后明确:

  动作——(慢慢地)站,(平静地)伸、端,(不快不慢地)走,(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

  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一一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心理——练习内心独白。

  其他角色:“赶上前”动作要快,语气要狠,抢夺动作很粗暴。

  此时伯诺德夫人又是怎样的心情?外表如何?

  指导朗读第三段。

  5.指导第三场戏。思考:这一场戏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演?

  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后总结:

  语言——(娇声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讨E在礼貌地)“先生们,晚安。”

  动作——(镇定地)端,(小心地)上楼。

  神情——恭敬、镇定。

  心理——练习内心独白。

  分角色读第四段。

  6.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有感情朗读全文,酝酿人物的动作,练习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神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做好表演课本剧的准备。

  四、练习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五、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家的孩子们听!

  《半截蜡烛》教案 篇2

  一、激情谈话,创设情景。

  1、师:同学们,每当我们走进美丽的校园,走进宽敞的教室,你们的心情如何?

  生:心里很开心

  生:很兴奋。

  生:很轻松,因为能学到很多知识,能摆脱一些烦恼。

  2、师:是啊,我们在享受和平带给我们的这份安宁时,心情是愉快的,是轻松的,是幸福的。你们可知道?就在离我们不远的也就是1939—1945年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世界大战,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学生一起说,让学生与老师、文本产生共鸣)。这场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20亿以上的人卷入了战争,大约有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今天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故事中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就牺牲在这场为正义、为和平而战的斗争中。让我们乘上时光列车,倒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走进这个普通的法国家庭,去感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到底蕴含着什么?

  [反思:现在的学生对于战争是陌生的,对于战争所带来的危害更没有亲身体验,最多是从书本或是电视、电影等音像资料中间接获悉。文中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学生来说比较遥远。所以我把创设情景与介绍二次大战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感受和平所带来的快乐轻松时,回顾战争年代所带来的灾难,通过对比体验“乐更乐,苦更苦”;从而为学生学习本文创设适宜的情景,也为学习本文确立一个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时要注意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生速读课文。

  指名回答。(三个学生发言,师相机评价)

  2、同学们联系这个故事是在我们常人眼里最普通不过的 ?(生答:半截蜡烛)

  师板书“半”,指名书写“截”,要求其他学生在书上写一写“截”。

  师完成板书,生齐读板书。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是半截 蜡烛?围绕这半截蜡烛展开了怎么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指名回答问题,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并相机板书:

  ( 点燃 重新点燃 夺 回

  吹 熄 端 走 端上楼)

  [反思: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抓住文章的中心线索学习课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主题、扣住中心。但在第三个环节的教学中,我的问题太零碎,扶得太多,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整体感知。如:是谁发现了蜡烛?他是怎么做的?接着谁又怎么做了?……课后与听课老师交流觉得,第三步可以这样问:“课文中的半截蜡烛出现了几次危机?从中你感觉这是半截什么样的蜡烛?”看来自己在设计问题时还得多动脑,力求简洁精到。]

  三、赏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请同学们放声地读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也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这些句子旁边。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自由地与同桌交流。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2、指名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机理解生字词。

  根据学生的朗读和体会,相机引导学生评价、指导朗读,体会句子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体会人物所具有的`特点。

  [反思:设计这个环节时,我的心里很矛盾。一份是期待,期待通过赏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从而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深入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为下一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份是担心,担心这样漫无边际的赏读过于偏面,难以顾及整篇文章。而实际教学中也验正了我的矛盾。学生们在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时,读得投入,体会得也很好,我也能积极地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评价、去朗读、去体会。特别是几个重点句的朗读理解可以说是都已到位了。但由于时间关系,也由于调控问题,有些戛然而至的不完整性!]

  四、小结谈话,引领学习。

  同学们,课文通过这半截蜡烛向我们描述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其实在这样的时代,像伯诺德夫人的故事到处在发生……课后请同学们多读读课文,也可去演一演。

  《半截蜡烛》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一、感悟全文:

  1、读课题:《半截蜡烛》。预习了课文,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导: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办法在跟敌人周旋?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教师相机板书: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2)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仅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要知道,德国鬼子比当年的日本鬼子还要凶残百倍,他们杀人如麻。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

  3、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交流中:

  1、你最佩服谁?还有哪些同学佩服(伯诺德夫人、杰奎琳、杰克)?你们觉得这家人怎么样?

  2、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

  3、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孩子再读。

  4、小结:听了同学讲的,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想法,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那种爱国的精神,那种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镇静确实令人敬佩,同学都讲得十分精彩。不过徐老师想提醒大家一句,伯诺德夫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第一个意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是她,在两个孩子吓得脸色苍白的情况下能急中生智,想出了换灯吹蜡烛的办法;也正是她,稳定了两个孩子的情绪,使杰克和杰奎琳能在要紧关头想出两个端的办法。

  二、续编故事: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2、出现两一种情况,被中尉发现;没有。辩论。

  3、如果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如果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4、交流、补充、点拨。

  5、总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三、作业:

  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2、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比一比谁问的问题最有价值。

  附:

  1、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2、介绍《马赛曲》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半截蜡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理念】

  让同学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到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示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难点】

  指导同学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2、半截蜡烛

  2、读课题,同学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同学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同学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准字音。

  ⑵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誊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六、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同学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同学用图画和文字表示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半截蜡烛》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若无其事”等词语。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指导分段朗读。

  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那些动作(xx)、神态(xxx)、语言(xx)及心理活动(xxx)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旁白。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7、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简评:主角演得怎样?(激趣:假如我是当时的总统戴高乐,我一定会为你有这样的好公民而骄傲,奖你一枚荣誉勋章。)

  其它同学演得好吗?(激励:甘当绿叶,演好配角从而反衬出主角的机智、勇敢这种精神值得敬佩。)

  怎么没人表扬我呀?说明(老师读得旁白和分角色朗读时的旁白一样吗?

  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

  3、交流杰克。

  动作: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重点提示:娇声。理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

  联系当时情况的危急,联系她说的话,谁能猜出杰奎琳此时一定在想些什么?再读她说的话。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5、小结。

  通过刚才的探讨,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

  6、挑选两组表演。

  7、简评。

  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结合简评配角奖。感谢你们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凶残的`但又尚有些人性的德国鬼子。也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伯诺德一家的机智、勇敢。

  结合品品文末句子。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引读两次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出示)

  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板书计划:

  送情报( )

  12、半截蜡烛夫人快乐(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问题:

  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

  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什么内容?……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学生自读、自画

  动作(xx)、神态(xxx、语言(xx)及心理活动(xxx)

  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三个德国军官。)

  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圈画关键词句。

  (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

  (真冷)

  (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一来,当她提出要求时才不会糟拒绝)

  (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

  (镇定、道晚安)

  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半截蜡烛》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表演,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读悟、表演形式组织教学,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

  【教学片断实录】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已经有了了解,下面我们接着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完成一件事当好导演、选好演员大家看行不行。(同学们欣喜若狂,齐声答道:行)

  师:当好导演、演员的要求:

  1、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要通过自己的口、手、脸表现出来。

  2、公正评价

  二、初读课文,谈出感受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人物的表现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与半截蜡烛有什么关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悟一悟,也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写下自己的批注。

  生:(自读、勾画,相互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所得:

  生:每个人在敌人面前都表现得非常镇定,机智,他们都想保护半截蜡烛中的情报。

  生:每个人又在极力去争蜡烛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谁有补充?

  生:文中每个人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目的一样,而成功的.只有杰奎琳一个。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心理在文中因什么而发生变化?

  生:因半截蜡烛的燃烧、变短而发生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导演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表演来选演员好吗?

  三、巧设情境,深化理解

  师:课文围绕蜡烛的选用、点燃、变短,展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理变化,请看蜡烛燃烧图,教师出示图:看图选择你喜欢的角色行吗?下面就请大家自己斟酌,看看你可以演好哪一个角色,展示自己的才华。

  生:练习(读书品味,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动作、表情)

  师:谁来试一试

  生一:我来扮演伯诺德夫人(边做动作、边说话)

  组织评议,生1、动作不够准确,表情太呆板。生2、伯诺德夫人紧张的神情没表现出来。请大家再读一读文中的语言,自己在下面模仿一下。

  生二、再来试试(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

  师:引导再议,好!(特别是盯着蜡烛、紧张的神情表现得好)

  生三、我来演杰奎琳(娇声娇气地说话,做动作)

  生四、我来演德军中尉(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

  师:引导评议指导,放课文录音,想象德军强盗的可憎可恨。

  师小结:大家对文章,对人物的理解真透彻,从这可以看出大家付出的努力,从这也可以看出大家真正潜入到课文之中了。本篇课文随着蜡烛的点燃、吹熄、再点燃;随着蜡烛的变短,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我相信通过刚才的选拔指导,大家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观赏他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的演出果真精彩!

  《半截蜡烛》教案 篇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五 年级 下 册 科目: 语文

  课题:12.半截蜡烛

  参备人意见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一、初读课文知大意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

  2. 理解生词: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凝视:聚精会神地看。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3.写出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

  1.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说说剧本有什么特点。

  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2.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要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来说说

  带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有关的语句。

  ①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②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3.选取片断分角色演一演。

  注意分好角色后找到自己的语言,记下来,想象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再演出来,注意配上动作神态进行表演。先组内试演,再全班展示。

  4.讨论一下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课后反思 :

  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此视野观照下,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以保证阅读实践时间为前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这种源自内心体验的理解,成为真正的读者。

  《半截蜡烛》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通过关键词体会人物机智、勇敢、沉着的品质、

  3、进一步明白人物身上的共同点,深深的爱国。

  4、通过感悟课文,学习“体会特别语境中词的特定含义”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半截蜡烛。

  问:你对我有感觉吗?

  任何事物,在你看到、摸过后,都应该有感觉。比如读书,你既听到,又看到,就要特别有感觉。

  2、指名读,有什么感觉?

  3、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你信不信?

  一个二十寸的大蛋糕,上面点燃着半截蜡烛,有什么感觉?

  一张餐桌,两杯红酒,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中间银色的烛台上燃着半截蜡烛,什么感觉?

  突然停电了,屋里漆黑一片,心里十分害怕,忽然,门开了,妈妈的脸在烛光里格外温柔,你有什么感觉?

  4、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伯诺德夫人一家,看到半截蜡烛被德国人点燃了,那是什么感觉呢?

  5、请学生说,引读第3自然段。

  6、出示:

  半截蜡烛,越来越短的蜡烛

  冒着青烟的烛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此时此刻,它仿佛变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指名读,带着你的感觉读。想想这些词在课文中什么情况下出现,带着感觉一起读。

  7、①这是一个方法,读一个词一句话都要联系当时具体的情况,读出感觉。

  ②为了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国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这场较量中,你觉得谁最令你佩服?请你自己读课文,找出有关词句,用来证明。

  ③读书,就要有“感觉”,而且要把自己当成书里的人,体会一下他们当时的感觉。

  请你注意,课文中有一些词,平时的意思是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生读,师巡视,并指点。

  8、交流,相机教学。

  一、伯诺德夫人:

  1、“看着”,如果是你,你当时什么感觉?

  2、“急忙”,在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

  3、“轻轻”,你感受到什么?“做动作,要显得很随意”

  还有谁要补充?指名帮助说明值得佩服。

  4、朗读。

  二、杰克

  a1、慢慢(沉着,不慌不忙)

  2、“语言”,(合适的借口)

  b3、“孩子是懂事的,……默默地坐待着”

  “厄运”: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厄运具体化)

  “最后时刻”,如何理解? 这个词和厄运结合

  “从容、默默、坐待”,你有什么感受?体会到什么?

  c谁愿意补充、总结自己敬佩杰克的'理由

  d师生轮读第5自然段。(导语)

  三、杰奎琳

  1、“娇声”:讨论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杰奎琳可爱吗?

  2、“镇定”:

  3、“端起烛台,道过晚安,上楼”

  4、(如体会不到)讨论这样写仅仅是为了突出杰奎琳可爱吗?

  对比:快九点了,活泼可爱的小表妹娇声对大家说:“对不起,我要睡觉了,明天是星期一,晚睡要迟到的。”说完他向我道了晚安,进房间去了。

  5、指名读、气度

  9、班上小调查。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谁想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

  指明说

  10、讨论:对于不同的意见,谁有新的看法?(融合一下)

  引导明白:他们都表现出机智、英勇、沉着,都值得我们敬佩。

  追问:是啊,从这家人身上,我们读到了机智、勇敢与沉着,他们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哪?难道还有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吗?

  (学生体会)

  11、女人

  和孩子,一般人眼中最弱小、最需要帮助的对象,他们身上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力量来源于他们那颗为国跳动的、勇敢的心。

  齐读课文

  作业:

  1、 读一本英雄人物的书。

  2、 观看一部电影:〈甲午风云〉、〈辛德勒的名单〉、〈小兵张嘎〉等。

  《半截蜡烛》教案 篇9

  【说教材】

  〖教材简析

  《半截蜡烛》是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十册第12课。课文生动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可分为四段。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地相当细腻。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玄。

  〖教学目标

  目标句有激励,导向功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五年级同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厄运”、“摇曳”、“镇定”等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小朋友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这些教学目标是在课堂中综合渗透完成的。

  〖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脱离教材自身和同学的接受能力考虑,围绕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布置

  计划3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采用质疑点拨法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同学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同学主动学习、发明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

  2、学法:

  引导同学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从读到思的学习方法。在读中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心理,进一步考虑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同学细细揣测,突破难点。

  【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

  1、激趣直接板书课题──半截蜡烛,同学质疑,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会想:为什么会是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然后同学带着问题自读。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冷静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维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简单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重、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需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同学从小了解善恶,了解历史。适当拓展了同学的知识面。

  二、自学课文,及时反馈

  这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培养同学自学能力,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十分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及应用。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朗读。

  指名同学逐段朗读,扫除字词障碍,协助同学理清文章思路,中间采用同学自评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同学体会课文语言的简练和准确。

  指导同学抓住人物活动的主要情节,围绕中心来归纳段落大意。

  三、紧扣中心,重点体味

  教师先提出一个考虑题提纲挈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维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方法在跟敌人周旋?让同学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同学深入研读课文语言资料,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感知思想内容。

  教师相机板书:

  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只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文章2、3、4自然段是重点段落,要着重让同学反复朗读,教师要引导同学抓住关键词来领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和勇敢。例如:从哪看出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同学通过浏览、默读找出“许多、始终放心不下、绝妙”等词语读出人物当时紧张却不慌乱的心理。

  大儿子杰克和小孩子与敌人的周旋以同学的学为主,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还是通过同学找出表示任务机智和勇敢的关键词来体会心理活动。圈画出动作、神情、语言的有关语句。通过指名读,赛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加深感受。

  板书:

  镇定、勇敢、机智

  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学会合作,提高课堂实效,交流升华。

  四、回归文章,课外延伸

  1、小节全文:

  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小朋友再读。

  同学对人物的体验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更丰满了,更深入了;小朋友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小朋友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小朋友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方联系上下文,结合自身的生活,将自身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2、第三课时可让同学扮演课本剧,课前准备好,加深同学体会。

  3、续编故事: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假如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假如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给同学自由思维的空间,说话的机会,提高同学的口语能力。

  4、作业:

  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写的过程,不只仅是训练了小朋友的写作能力,也是小朋友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小朋友个性化体验得到充沛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小朋友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镇定

  一吹二端

  勇敢

  外静内急

  机智

  《半截蜡烛》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

  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

  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提供句式:当_________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⑶办法巧妙。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

  学生初画:

  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

  学生补充文字:燃吹燃端回拿

  点熄重走夺上楼

  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

  燃吹点燃端夺拿

  点熄重新走回上楼

  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

  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性。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指名读题目)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4、指导编排的程序

  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

  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其他角色该样演?

  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学生讨论,逐一明确。

  3、其他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

  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七、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半截蜡烛》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时,就要求同学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较全面的。第二教时,复习主要内容,体现从整体入手。发问,紧扣题目。)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绝密情报的呢?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3节。

  (1)自读。想一想:德国军官突然闯进伯诺德夫人家,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蜡烛。(板书:点燃。)一旦绝密情报暴露,后果不可思议。这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提问交流。(板书:吹熄。)追问:为什么两个小朋友脸色惨白?

  (3)指名朗读,注意读好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4)小结。伯诺德夫人面对这样的危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蜡烛。

  2、讲读第4 —5节。

  过渡: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1)指名朗读,考虑上面的问题。

  (2)提问交流。(板书:端走,夺回。)追问:杰克是个了不起的小朋友,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画出描写杰克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自由朗读。

  (4)交流。

  (5)进一步提问:伯诺德夫人此时心情怎样?

  齐读第5节最后两句话,让同学体会高度紧张的气氛。

  3、讲读第6 —7节。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孩子——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巧妙化解了危机。

  (1)指名朗读。

  (2)啊!多危险呀!杰奎琳把半截蜡烛拿上了楼。(板书:拿上楼。)我们要为杰奎琳喝彩!我们应该赞颂她什么呢?

  (3)讨论。(引导同学理解描写杰奎琳说话语气和样子的句子,领悟她的机智。)

  (4)指导朗读。

  (这一局部的教学,采用顺教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有利于把同学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引导同学阅读每一局部的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有变化。)

  三、总结课文。

  1、总结性提问。

  (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孩子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示了他们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呢?

  2、写作方法提示。

  (1)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

  (2)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

  (总结,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让同学考虑、讨论,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充沛体现了以同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作业。

  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能否设计书面的作业?一般要有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作业,当然要注意分量。)

  《半截蜡烛》教案 篇12

  设计思路: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将把本篇课文按以下思路展开:1、围绕课题设问,引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2、抓住“半截蜡烛”这个线索,把握故事情节;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4、通过演课本剧这个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5、拓展延伸。

  设计理念:

  语文提倡简简单单的教学,其实教材的课后练习已经教给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由扶到放,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的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准备两支半截蜡烛用于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过程: 一、 围绕课题设问,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1、 板书课题

  (1)、同学们看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2)、看到这篇课文的'文题《半截蜡烛》,你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2、学生提问,老师相机小结。

  3、这篇课文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4、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播放二战背景视频。

  这“半截蜡烛”中隐藏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依据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让学生说一说朗读的感知和收获,相机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让学生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品格

  (一)、在朗读中感悟事情的起因

  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抓住“绝密”和“绝妙”两个词来感悟“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和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1、问: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引导学生说出“绝密”,理解词语意思。在学生理解“绝密”的基础上,再去换位思考;

  2、如果你是伯诺德夫人,你将如何收藏这半截蜡烛?(学生在换位思考中体会半截蜡烛的重要性)

  3、伯诺德夫人的主意“绝妙”在哪儿?(体会她的机智过人)

  (二)、朗读感悟事情的发展(学习第一场戏)

  1、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

  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了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 交流

  (1) 分别找出表现伯诺德夫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对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

  (2) 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指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从容。

  3、 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有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文中提示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扶的过程)

  四、 在自主学习中感悟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由扶到放)

  1、 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悟,对课文的前一部分内容作了分析解读并成功地完成了课文前一部分的学习,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吗?(读—想—读)

  2、 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自主解读二、三场戏。(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

  3、 学生自学,提醒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认识机智勇敢的杰克和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4、 交流

  (1)、杰克的表现,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指名演读。

  (2)、杰奎琳的表现,她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读好哪个地方?(重点提示:“娇声”理解)读一读。

  指名用“娇声”对文中的德军说话。

  五、 课本剧表演,加深理解

  选择文中一两个片段,对片段所描述的场景,围绕“机智勇敢”、“沉着镇定”的性格特征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伯诺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发表一段感言,如果是你来授勋,你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半截蜡烛》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已经知道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时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指名说)好一个机智、聪明的伯诺德夫人。

  2、可既然是蜡烛就有可能被点燃(板书:点燃)但装有绝密情报了就得想方设法不能让它被点燃。有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三个德国军官,当德国中尉顺手将蜡烛点燃时,这意味着,伯诺德夫人一家面临着万分严峻的局面,因为:

  3、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4、谁来读好这句话。齐读。

  5、一家三口的生命安全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秘密不能暴露,情报站不能被破坏,因为国家的利益不能遭到丝毫损失。为此,一家三口开始了紧张的护情报工作。

  二、讲读课文。

  1、(出示)下面请同学们用心听课文3——7自然段的录音,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都想了哪些办法?

  2、下面请学习小组的同学(出示)再次读一读3——7自然段中有关的词句,小组议一议,你最佩服谁,并谈谈自己佩服的理由。

  3、谁来说说你最佩服谁?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a)、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对伯诺德夫人产生了敬佩之情?(“急忙”、“取”表现出夫人很迅速、很机智;“轻轻”可以看出在危急关头她仍镇定自若;语言、动作仍显得那样平静、自然,不着痕迹)

  b)、而且从书中的插图上也可以看出她的表情始终平静自然(出示)

  c)、谁来读好这段话。

  4、你还佩服谁?为什么?

  a)当蜡烛重新被点燃后,他没有惊慌,而是很从容地说“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

  b)还有佩服的理由吗?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c)你们知道杰克在坐待什么吗?他会想些什么?

  d)你们能扮演杰克,表演他的做法吗?同桌间一人当杰克一人当中尉,练一练,在练习之前得请个总导演,提醒一下大家这两个人物应该怎样演好。

  (杰克从容不迫,非常自然,不能让德军看出破绽;中尉是气势汹汹、恶狠狠的。)(出示)哪些词提醒你这样指导?

  出示句子。

  e)表演。

  f)他们表演得真好,杰克是机智的,在关键时刻平静地想要端走蜡烛,(板书:端走),可敌人是野蛮、凶残的,又一把夺回了蜡烛(板书:夺回),眼见蜡烛越来越短,而凶残如狼的敌人却没有马上就走的意思,这时候气氛多么紧张啊。

  g)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h)让我们带着万分紧张、焦急的心情读好这句话。

  i)这真是一场没有硝烟有战斗啊!在平静的外表下掩盖着怎样汹涌澎湃的内心活动啊!

  5、除了伯诺德夫人和杰克外,老师觉得,我们还真该佩服杰奎琳,为什么呢?

  6、出示句子: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a)说说杰奎琳为什么要娇声地说话?谁来模仿杰奎琳说这段话。先练一练;指名读

  b)读得真好,杰奎琳的机智、勇敢,良好的心理素质,真让人折服。

  c)母子三人使尽浑身解数,终于保住了秘密,救了自己,救了情报,救了国家,现在有人能说说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吗?

  d)(出示)整篇课文都围绕蜡烛展开,课文人物的心紧系蜡烛,故事一环扣一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母子三人用他们的机智、勇敢智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胜利,此时此刻,你最想夸谁?能对他说点什么吗?(出示)

  e)说得真好,课文到这儿就结束了,可老师觉得故事还没有结束那么,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19、同学们愿意当一回小作家,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故事继续写下去。

  先小组讨论讨论,再选一名代表来说说。

  11讨论、交流。

  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

  三、总结课文。

  刚才,大家说得精彩纷呈,老师已经把根据这课改编的课本剧发给大家了,课后请学习小组的同学排练排练,下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写下续编的故事和表演课本剧。

  《半截蜡烛》教案 篇14

  设计理念:

  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具有语文的“滋味”,教学中必须咬文嚼字。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与文字“亲密”接触,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巧妙,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从学习者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人,文本的知音,教师的朋友。

  设计特色: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在争辩中放飞自己的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参与导演剧本,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4、思索编者选入这篇课文到教材中的意图。

  教学重点:

  1、 弄懂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生字词。

  2、 转变角色,以导演的角色文本,咬文嚼字,体会人物品质。

  3、 在争辩中,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字中“瞻前顾后”的能力,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清晰明确的思维。

  教学难点:

  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学情的变化,适时恰当地把握好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课堂资源利用。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字词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介绍作品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最后以中国、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军获胜,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失败而结束。本文故事发生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

  3、教师继续板书:

  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4、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5、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绝妙”、 “危机”、 “厄运”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6、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

  教师点拨:“绝妙”是万无一失的意思吗?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教师点拨:

  用上“一旦意味着 意味着意味着 。”说话。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板块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结合老师要求,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点燃——端起——夺回—端上楼。(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敌我双方围绕“半截蜡烛”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斗争。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 )的故事!

  板块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

  3、组织学生交流:

  (1)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急忙”、“轻轻地”以及人物语言一突出哪个字或词?并且要说明理由!(扣住人物语言中瞧、这盏、亮等词体会意义,感受导演们扣住不同词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杰克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慢慢”、“从容”和人物语言。思考为什么关注这些!

  (3)杰奎琳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娇声”、“镇定”、“道声晚安”以及语言和说话的对象。

  板块四:思索胜利的原因

  1、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半截蜡烛》教案】相关文章:

半截蜡烛教案04-12

《半截蜡烛》教案09-19

《半截蜡烛》教案02-23

半截蜡烛教案15篇06-16

《半截蜡烛》教案15篇09-09

《半截蜡烛》教案13篇03-08

《半截蜡烛》说课稿02-14

《半截蜡烛》的说课稿03-24

半截蜡烛公开课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