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园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时间:2022-05-04 11:13:27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园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本着这一目的我园近两年积极开展了音乐教育的研究工作。依据《规程》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兴趣、感受、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究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由而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根本改变。 关键词: 幼儿 音乐教育 思考 音乐活动如何才能达到《纲要》中的要求,让幼儿做到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呢?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我园音乐教育的新思考

  一、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

  幼儿园对幼儿的音乐方面的培养就在于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和自发地进行音乐活动,并且能够创造性的进行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作。

  1、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 首先应根据各班幼儿年龄段的特点设置音乐角,让大中班幼儿主动参与,共同商量选择应该如何布置音乐区角,选择幼儿喜欢的音乐,以便 在玩区角时,幼儿有兴趣自主的参与活动。其次,我们为小班的幼儿创设了“拍拍、玩玩、跳跳”的区角,将各种打击乐器、各种卡通头饰放在区角中,幼儿能够自主地拿取,自由表现。我们还为大中班幼儿准备了节奏卡,将各种节奏放在区角中,幼儿能够自主地更换节奏卡并将节奏卡用身体的某个部分打出来。同时,在幼儿吃饭之前,和睡觉醒来以后,我们都放一些轻松、安静的音乐,让幼儿能够在一个较宁静的音乐氛围中进行活动。

  2、选择适当的教材 首先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幼儿选择了不同类型的音乐,有比较有趣的《猪小弟》,有比较激昂的《对面的兔子看过来》,还有创作歌词弹性较大的《悄悄话》。其次,要考虑到音乐的难易程度,也就是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选择教材。如果选择的教材太难,幼儿学习困难,就会失去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和兴趣;反之,幼儿如果一学就会,也会感到没劲。所以,我们选择的教材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幼儿的努力还是能够达到目标的。

  3、给幼儿留一个适当的空间,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关键。 如果幼儿已学会一定的唱歌基础和技能,老师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创作的空间,给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做到不一手包办,让幼儿大胆地去创作歌词以及肢体动作。比如在中班的创作歌词活动《悄悄话》中, 幼儿学会了老师教授的歌曲,老师向幼儿提出了问题:除了青蛙能够说话以外,还有谁会跟好朋友说悄悄话?他们在哪里说?怎么说的?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创编歌词。幼儿在歌词的创作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大班音乐教学活动《颠倒歌》中,个别小朋友自己提出了“歌词可以正着唱”的主意,把原来的颠倒的歌词,按照正常的规律来唱。老师就请他们唱给小朋友听,果然很有意思,老师对他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其他小朋友也跟着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这不就是幼儿再音乐活动的主动性表现吗?

  二、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

  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讲究技巧的训练,应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思想、理解、创造。

  1、音乐刺激幼儿思维,激发其求异性、发散性、突发性、连动性、敏锐性、灵活性等创造性认知特征。 欣赏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以自己独立的体验、联想、表现与表达,形成自己不同的想像和思维,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在接受音乐教育活动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充分的想像和个体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法则和内容,而且是在深化创造性认知特征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独特的内心潜质。如创编中班舞蹈《我的好妈妈》,可以通过旋律刺激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表现出对妈妈的爱,引导他们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去关心妈妈的,从而达成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艺术感受力、表演动作的积累。

  2.用音乐促成幼儿表现,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创新理念等创造性情感特征。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既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又培养了 幼儿音乐兴趣,还促成了幼儿表现欲望。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的感受,能够行之有效地在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形成创造性情感特征。幼儿在欣赏有关动物的歌曲(如《小小乌龟上山坡》)时,每一段音乐都能使他们联想到某种动物并表现出来,如徐缓的音乐代表乌龟、欢快的音乐代表兔子、深沉的音乐代表大象、优美的音乐代表天鹅,等等。如在教学活动《小鼓响咚咚》中,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从中塑造了爱护妹妹,为了让妹妹睡好觉而放弃玩小鼓的哥哥形象,潜在感染幼儿创造与表现的情感心理,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科学性开发。

  3.用音乐塑造幼儿性格,形成其自控性、自主性、兴奋性、有恒性、独创性、灵活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 对音乐的学习,通过绘画、语言、歌舞、演奏等形式把理解与感受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教师对幼儿的创造与表现要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不断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进行大班歌曲《大树妈妈》教学活动时,一边结合歌词想像大树与小鸟等优美画面,一边引导幼儿联想妈妈对他们的博大真爱,教师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诱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同时指导他们通过彩笔把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描画出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线条,代表着幼儿思维中不同的物体,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参与创造性表现歌曲内容,从而创造美。

  4.用音乐提升幼儿素质,训练其创新性、模仿性、奇特性、想像性、趣味性、童真性等创造性动作技能。 轻松明快的音乐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创新思维,开掘深层的创造潜能。如欣赏《摇篮曲》,可以借助图片,反映幼儿、乌鸦、喜鹊、小猫、小狗睡觉的姿态,引导幼儿观察歌中的不同对象的睡觉方式,启发他们用身体去表现事物的睡觉姿式,通过这种方法鼓励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还可以激发他们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想像月亮、星星睡觉的样子。经常性地培养幼儿这种参与意识,正确树立和突出幼儿在音乐教室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欢乐的音乐氛围,有效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性、表现力和想像力,使他们的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以发展。

  三、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社会性

  音乐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望,也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同伴之间的协作交往,沟通的能力。从而对幼儿活泼快乐情绪的培养和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幼儿的社会性得以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助于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 我们经常发现刚入园的幼儿听到轻快的音乐就踏着节拍身体自由地摆动,和小朋友在一起时也喜欢手拉手边唱歌边走边跳,听到老师弹奏演唱就愉快地围在身边拍手哼唱等。而音乐游戏则能将幼儿这些自发的动作逐步转变成较完善的、和谐的、协调的动作,使幼儿在反复表现这些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快感。由于音乐游戏更多的时候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的,当幼儿和老师、同伴一起地唱歌、跳舞时觉得特别开心,帮助幼儿和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熟悉和亲热起来,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使幼儿在充满乐趣的音乐游戏中自由地高兴地活动,培养乐观的情绪。

  2、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刚开始集体生活的幼儿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参加游戏的目的性不强,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而有趣的音乐游戏能有效地激发 幼儿参加集体游戏的兴趣,吸引着他们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如在小班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开始时,有部分幼儿由于没有参与集体游戏的习惯,缺乏兴趣,坐着不动,但看到同伴们和老师又唱又跳,玩得这么开心,也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自愿地跑过来拉着手边走边唱起来。在此基础上可启发他们:“我们还可以拉个圆圈干什么呢?”“可以跑跑、跳跳、踢踢……。”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兴致勃勃地创造出新的歌词和动作,玩得更有趣味了。教师可以采用改编歌词、增加游戏的情节和人物、小朋友轮换唱歌等方法,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按照游戏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创造,插入有趣的唱歌和有节奏感的动作,在愉快地反复地进行游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进行集体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3、培养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游戏的习惯。 在音乐游戏中,如果游戏者不遵守规则,就会影响游戏的进行。例如《谁是小熊》《丢手绢》这些游戏就需要数目相对稳定的人数和听音乐指令做动作,如果游戏者不按规则闭上眼睛或指令未发出就过早抢占位置,就会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使游戏失去趣味性。这些游戏的违规者就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而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又使得幼儿能愉快地心甘情愿地去顺从游戏的规则和要求而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会得到其他幼儿的提醒和督促,从而使其有效地矫正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养成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良好习惯。 四、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 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多采、具有游戏化和类似游戏的特征,是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

  (一) 内容的游戏性。

  1、 内容上,我们会多样一些。每个小的音乐活动都有各种音乐素质和能力训练的小游戏,简单而且易使用。

  2、活动的内容设计情节化,趣味化,使幼儿对每个音乐 活动的角色感兴趣,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中,得到训练。

  3、发声练习也要做到游戏化。每节教育活动唱歌之前用各种小游戏活动做简短的模式发生声练习,训练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如看动作发声;或看图片内容发声;或由老师即兴用歌声问幼儿,幼儿发挥想象即兴创编歌词回答;也可让幼儿模仿各种车辆或小动物的声音。

  (二) 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自由性。

  幼儿在这种多样感受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了音乐,幼儿一直高兴的在用心地听、看、并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在这种热闹愉快的环境中,产生了爱小动物的情感,这就是音乐所富有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的艺术特征。将音乐学习与幼儿的活动融为一体,使幼儿能自觉地去听,去唱,去动,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而且具有培养高层次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长时效应。

  (三) 教学方法的游戏性。

  1、玩中学。在音乐游戏《卷炮仗》中,幼儿在玩中学会了音乐游戏,又学会了歌曲,通过教师示范用纸卷炮仗,到幼儿用身体动作“卷炮仗”到最后师幼探究游戏规则,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玩的高兴,对游戏规则记忆也比较深刻。

  2、灵活,正确地使用示范方法:示范法对老师来说是示范,对幼儿来说是模仿。幼儿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提供正确的、熟练、富有表情、能正确体现作品音乐形象的示范,供幼儿模仿,在音乐 活动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但不能只让幼儿单纯机械和模仿,排除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为每一个幼儿都是具有与众不同想象空间,都有不同创造的需求,更不能排除幼儿对主体对元素的能动发现以及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组合能力。 音乐活动的游戏化,使幼儿喜欢上音乐课,并愉快的投身于活动中,从中得到发展。也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更得心应手,效率更高了! 教师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因此,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使幼儿逐步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更是幼儿获得身体、语言、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可见,幼儿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提倡基本素质和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

【我园音乐教育的新思考】相关文章:

我的新同学小学作文06-15

驻守孤城,创造新我作文06-10

写人作文:我的新同学11-05

思考的日记12-01

思考议论文12-06

思考的日记10篇02-09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05-16

新幼儿园教师工作计划01-23

我的新玩具二年级作文11-05

以换位思考为话题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