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

时间:2022-02-23 18:24:15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

关于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型。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教育必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据此,人们将培养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

  当今世界的儿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多元文化的影响、大众传媒的灌输、家庭结构的变化等,使教育不得不认真思考尊重和保障儿童基本权益、注重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等问题。由此,人们也将创设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

  当代研究幼儿教育的人,都知道幼儿教育理论指导经历了不同的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皮亚杰理论是指导幼教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儿童的智慧来自动作,应安排具体的材料让儿童动手去操作,让儿童在主动的活动, 自主地去构建知识;运算是认知的本质,运算结构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应急于去“教”儿童运算;帮助儿童学会提出问题的技能非常重要,因为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儿童认知发生了冲突,而这正是儿童智慧发展的动力,等等。然而,皮亚杰理论在得到广泛推崇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挑战。自20世纪八十年代起,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理论引起了幼教界的极大关注。维果茨基的理论使幼教工作者认识到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因素是人类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因此,在幼教实践中应强调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除游戏外,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活动,特别是掌握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对儿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被教师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之中,使幼儿教育的实践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理念、方法和途径。

  近几年,幼教理论工作者开始寻找一种更理想的教育方案,希望这个教育方案能够体现自进步教育运动以来人来关注儿童本身的精神,特别是皮亚杰、维果茨基等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幼教实践工作者也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理想的教育方案,希望这个教育方案既有理论的指导,又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成为他们在设计和实施自己的教育方案时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样板。这两方面的需要正是瑞吉欧教育经验能在世界幼儿教育领域得到普遍认可的原因。

  哈佛大学的加德纳在《一百种儿童的语言》一书的前言中是这样介绍瑞吉欧教育系统的:“它是一系列的幼儿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每个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会性和道德潜质都得到精心的培育和引导。学校的主要教育手段和工具吸引着孩子们在一些诱人的长期方案中流连忘返。这些方案都是在优美、健康和充满爱意的环境中进行的。杜威写进步主义教育写了几十年,但是他的学校仅仅延续了四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马拉古兹的主要成就是瑞吉欧社区,而不仅仅是哲学或方法。世界上还没有其他任何地方在学校进步主义哲学与其实践之间有如此紧密而又融洽的关系。”

  瑞吉欧教育经验本身不是一种理论,它是一种结合了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并将杜威、克伯屈、艾萨克斯、布鲁纳、勃朗芬布伦纳,尤其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运用于幼教实践的典范,它向幼教工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儿童作为学习者的本质,教师的角色,师生的互动,教育机构的组织和管理,物理环境的创设与运用,以合作、探索和自由发现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以及富有建设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策略和方法,等等。而这些正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改革所关注的问题。

  瑞吉欧教育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它具有以下特点:

  1、

  教学活动主张方案教学。既根据儿童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主题,以主题为中心向纵深发展,旨在通过儿童自主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儿童主动发展。整个活动具有相当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2、

  强调儿童语言(包括任何语言)的发展对促进儿童认知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语言(即所谓的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告诉我们我们要善于倾听儿童的心声,从儿童各种语言的表现和表达中去认识儿童,与儿童沟通,从而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去实施教育。

  3、 详细记录儿童的活动过程,展示儿童的想法。

  4、 创设适合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环境。

  5、 重视儿童、教师、家长和社区其他人员的集体学习和共同建构。

  二、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

  那么,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价值何在呢?随着“瑞吉欧”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日益影响,幼教工作者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环境与孩子是始终共存的,孩子既可依赖于环境,也可作用于环境,孩子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他成长的质量。瑞吉欧教育系统中的方案教学、绘画表达、家园沟通等无不以创设环境为基础,而这种环境有体现了现代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园

  在贯彻实施新《纲要》的同时,结合本园特色,对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作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 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瑞吉欧教育认为从课程设计的总体观念到具体方案的实施,环境一直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1、 环境引发生成新的课程主题,并引导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空间具有教育内涵。”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空间的设计倾向于将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事物结合起来。瑞吉欧强调幼儿园中不能有一处无用的空间,尽可能发挥有用空间的作用。大到活动室、橱窗,小到走廊、拐角,教师和孩子一起布置主题活动的相关环境。因此,墙角、走廊和角落都是教室空间的延伸。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激发他们潜力的资源。于是,环境便能引发生成新的课程主题,同时引导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2、环境记录活动进行的过程

  环境不仅能推动课程的生成、开展,它还是最佳的“记录”方式。瑞吉欧教育体系强调,在每个活动中或活动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将活动内容或实录以照片、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环境上,以此来呈现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也借此帮助幼儿梳理、积累在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经验。

  (二) 开放的、多方位的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

  近年来,我们已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完全物化的东西,而是一种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力量。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思考,还能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

  1、 不断变化的环境(动态化的环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环境中布置的东西如果长时间一成不变,就会失去教育意义。”瑞吉欧更是主张:“环境的设计变化必须按照孩子兴趣的变化而变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环境能及时地表现孩子的兴趣,那么孩子们在这样动态的环境中便会不断思考、享受探索的快乐和幸福。

  2、 丰富多样的媒体信息(立体化的环境)

  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布置墙饰、区角等物质的“硬环境”,而逐渐发展为利用各种丰富多样的媒体信息(如虚拟网站)创设现代化的物质“软环境”。使环境的创设呈现立体化。

  3、 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比物质环境更为重要。幼儿园不是学校,也不是寺院教堂,乃培植小孩子的园地,也就是扩大的家庭。瑞吉欧非常重视建立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主张建立一种家庭式的或社区式的学前学校,即要求幼儿的人文环境象在一个小家庭中一样的温馨亲切,从而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信任度,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三) 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的环境是课程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1、 家长的积极参与为活动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家园间的沟通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的职业、专长各不相同,其中不乏有许多可利用资源,因此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可使课程资源更多元与广泛。在利用家长资源的同时,通过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仅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使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和老师教育工作的过程。

  2、

  社区的文化内涵,为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保证孩子是社会的人,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学习社会、认识社会,形成他们最初的是非观、善恶观,在社会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处事、与人交往。社区的有效资源(人力、物力)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以“美的规律”塑造人的观点及新《纲要》为指导,结合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皮亚杰、罗比凯斯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社会文化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陈鹤琴的“环境教育”思想等,创造性地研究、开拓和建构《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促进幼儿园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幼儿园教学,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幼儿园整体形象,促进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完善和发展,加快与国际幼儿教育接轨的步伐。

  (一) 马克思主义以“美的规律”塑造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生理素质、社会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理素质是物质前提,发展则决定于教育与环境。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做为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幼儿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与建设,从理性上全面认识和把握其与幼儿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科学地分析和确定它的固有价值与地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三)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是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换句话说,教师不再是权威式的,而是扮演着引导的角色;学生的角色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儿童中心」论落实在教学上,意味着教师有责任选择合适的教材,布置适当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皮亚杰、罗比凯斯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蕴涵着双向建构,即环境信息内化以形成认知结构(内化建构),同时,已懒散成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运动于环境以改造环境(外化建构)。换言之,内化建构本身体现了个体对环境信息的顺化,而对外化建构来说,个体此时把认知结构运用于外物,使客体纳入于主体认知结构之中,不断运用主体在先已内化的认知结构改造客体或环境,这一过程自然体现着同化作用。基于这种双向建构学说,皮亚杰认为儿童关于现实的概念,不是一种“发现”而是一种“发明”。换言之,概念(如空间、时间、因果性等)不是预存于内,后天逐步显现出来,也不是预存于外,等待儿童去发现。儿童必须自己去构造,构造就是发明。

  (五) 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社会文化理论中关于儿童心理起源于社会交往的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学校、教室、幼儿园作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而教师或其他成人对儿童的指导作用更不容忽视,同时,应该给儿童提供儿童间相互交往的环境并让他们学会交往的方法。学校、教室、教师、同伴这些社会文化因素的形式、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六)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经过千年的进化,形成了若干种彼此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智能形式。他提出八种不同的智能: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的智能。不但注意到了人类认知的多种本质,承认生物潜能和在文化环境中的学习机会之间互动的重要而且相信在个体发展的路径和程度方面,人类文化不仅仅影响,而且积极地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在评价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潜力时,应为其提供不同领域的材料和信息。

  (七) 费尔德曼的非普遍认知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所有儿童都能完全获得一样的发展。费尔德曼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包括从普遍性范畴到独特性范畴的认知发展的连续线,儿童个体在某个范畴可能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但在其他范畴却未必。因此,发展需要特定的环境支持,这些环境因素必须是持久地、系统地引入到个体的发展中(Feldman,1985,1987)。教师、学校、同伴、材料、竞争、奖励以及动机等,都必须协调配合,才能产生比较理想的发展。提出把教室拓展到社区,利用广大社区资源为儿童创设“共鸣”的学习环境。

  (八) 陈鹤琴的“环境教育”思想陈鹤琴先生很早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观念。幼儿园的教育决不仅仅在幼儿园。周围生活中有着广泛又有利的诸多教育因素、教育资源,将幼儿园的教育真正尝试与家庭、社区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环境,整合我们的课程,将对幼儿园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概念界定及目标体系

  (一)环境是指个人之外存在的全部客观现实。仔细分析幼儿生活的环境,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既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既包括空间环境,又包括教师设计、选择和提供的环境,又包括未经选择、无法控制的环境。因此,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瑞吉欧教育体系,是一种综合的教育体系。瑞吉欧·艾米莉亚是意大利的一个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洛利斯·马拉古兹倡导当地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学前教育,形成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环境设计原理,人们称之为“瑞吉欧”教育体系。瑞吉欧教育教育理念中的环境指“教育是由复杂的互动关系所组成”,“是渗透在整个环境中,而环境中各个元素的参与,是许多互动关系实现的决定性关键。”

  (二)课题的理论目标:

  通过研究、了解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隐性价值。

  课题的具体目标:

  1、将环境创设融入瑞吉欧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引发幼儿生成新的课程主题,记录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

  2、利用环境的空间资源、人文教育、立体化特征,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自主性学习,改变幼儿的认知和理解,最大限度发挥其“教师”作用。

  3、 在课程实践中,调动社区、家长等有效资源,加强合作,参与环境创设,营造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推动课程的开展。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求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提倡“让孩子参与环境的创设”,可以看出孩子仍然只是一个参与者,而并非把孩子放在主体地位。当“瑞吉欧”教育思想传入我国并被大家纷纷效仿时,“把环境还给孩子”的观念便开始为广大教工作者所认同。因此,我园决定以“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为题,进行尝试性、探索性的研究。

  本课题旨在将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引入我国学前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即建构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环境创设氛围,提供一个适合我园开展瑞吉欧教育的环境教育模式,并初步形成幼儿园创设环境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为建构现代幼儿园环境创设价值的评价体系奠定实证的基础。

  2、 结合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新《纲要》的精神,构建现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要求。

  3、 探索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规律。

  4、 建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操作体系。

  5、 研制幼儿园环境创设价值的评价条例。

  (二)具体内容:

  1、物质环境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幼儿的双手和大脑,让幼儿参与。

  3)环境布置融入课程并要常常变化。

  2、人文环境

  1)提倡家庭化是幼儿园的大目标。

  2)重视教师在环境中的作用。

  3)主张与社会接触。

  4)强调家园共育。

  六、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点

  1、 抓好教师的园本培训。

  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是学习化社会的中坚力量,她们担负着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塑造下一代的崇高使命,也是我园探索研究幼儿园环境创设教育体系的核心力量。在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基本功评比考核的同时,我园还重视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即组成课题研究组,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理论框架及实验进展情况进行反馈诊断并及时调整。每学期对全园教师进行能够教育科研基础理论培训2—3次,在开展本课题时努力做到“健全科研机构、培训科研队伍、保障科研经费、落实研究措施、规范科研管”,从而促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

  2、 将环境融入现行课程,并有机结合。

  课程结构决定着幼儿的素质结构。因此要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就必须对现行幼儿园的课程进行调整或尝试编制符合新《纲要》精神的新课程。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的策略对现行课程进行调整。“加一加”是指在开展瑞吉欧方案教学实践中,增加能促使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和学习活动(游戏)组织形式;“减一减”是指在开展瑞吉欧方案教学实践中,减少不利于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活动组织形式。

  3、 探索并实施新型的环境创设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系,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力求探索形成符合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幼儿身心特点的环境教育的系列目标体系。在探索系列化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编写《环境创设与瑞吉欧教育的关系》等操作性方案。实验教师再根据课题研究指导思想和上述操作性材料,创造性地设计出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活动方案。在探索环境教育创设的同时,要重视对环境创设的评价。在研究中引导教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环境设置是否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②环境创设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的材料是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③环境创设内容的组织和编排是否具有逻辑性,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等等。

  4、 构建立体式的家园同步教育体系。

  “家长对子女所进行的是精雕细刻的生命教育”。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社区与幼儿园的合力作用。要建立完善的家园合作教育管理网络,明确职责,通过家长学校、开放日活动、家校沙龙、家长自愿者活动,家访、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了解瑞吉欧教育的活动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从而唤起家长与教师合作的内在需求,建立良好的合作教育关系,增强环境创设的整体效果。

【环境创设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价值研究】相关文章:

浅析环境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04-14

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中介 ---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04-14

在阅读情境中让语言生长教育研究05-08

在环境教育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04-14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研究05-07

研究性学习冲撞评价体系04-14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科学体系》重点05-07

语文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应如何定位(网友来稿)04-14

简述信心教育理念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表现研究05-08

社会观念的否定 价值体系的重建--从《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形象说开去(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