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悲剧与社会悲剧 --谈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命运

时间:2022-04-13 18:14:0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个人悲剧与社会悲剧 --谈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命运

                  山东寿光王高一中   隋洪安 

个人悲剧与社会悲剧 --谈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命运

在整个中学阶段,我们学习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谓多矣,仔细分析其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其作品中的死亡事件特别多。《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的穷愁而死;《狂人日记》中的狼子村的人被“恶人”打死;《药》中的夏瑜被害;《祝福》中祥林嫂的死以及《阿Q正传》中的阿Q的被枪毙;《记念刘和珍君》中被虐杀的刘和珍与杨德群以及《范爱农》中徐锡林的心脏被恩铭的卫兵炒食等等 。可以说“各种形式的死亡的阴影爬满他的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鲁迅先生这样如此多地表现死亡事件的恐怕不多见,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在他的作品中如此多地表现死亡,这些人的死亡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看待这些人物的死呢?思索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课文,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鲁迅先生之所以三番五次地写到死亡,我想这首先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我从四五岁起,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药店和当铺里”,因为父亲有病,作为长子,鲁迅一直陪伴着得了“水肿病”的父亲,亲眼目睹了生命饱受病魔摧残的痛苦。在散文《父亲的病》中,鲁迅对父亲死亡之前的痛苦作了描写“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痛苦可想而知。直到中年,鲁迅仍难以忘却父亲的喘气声和他死亡的痛苦表情。另外,作家的不少朋友或学生就死在了敌人的枪口之下,这无疑给作家的思想以沉重的打击,因而也就愤怒,也就引起了作家的思索:这种死亡有没有意义?有多大的意义?他们是不是死得其所?这种思索过多地萦绕于作家的头脑中,自然就会过多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 

鲁迅在《空谈》一文中指出:“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失算。”可见,他是不主张人们作无谓的牺牲的。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指出:“至于其中(指死亡)的意义,我总觉得很了了”。正因为作家看到了这一点,他心中才愈觉得他们死得无价值,才愈加为他们感到可惜。因而作品中就经常写到这一类的事件。 

其次,作家想表现这些人的死亡是社会的悲剧。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曾经指出了他弃医从文的原因:“揭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希望”。作家是想通过这些人的死引起社会的注意。作为一个思想家,鲁迅早就意识到了中国国民的弱点:“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蘇,他们就看了滑稽剧。”那些观看阿Q欺侮小尼姑的人们,那些认真仔细地鉴赏阿Q和王胡打架的人们,那些嫌阿Q不是被杀头而是被枪毙还没有唱两句戏心怀不满的人们,那些对孔乙己的死持冷漠、麻木态度的人们,这不正是我们中国国民的弱点吗? 

再次,作者想通过对这些人死亡的描写来揭示这些人个人的悲剧。 

“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孔乙己》结尾的这一句话点出了他死亡的这一结局。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着的人就这样死了,竟然没有人知道,而这个已经死亡的人临死之前的中秋节还到酒店喝酒,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和自己死亡的真正原因,这是多大的悲哀啊;阿Q就要被枪毙了,还在为自己不能画好一个圆圈而伤心;夏瑜死了,连他的母亲在给他上坟时也还露出羞愧的神色,祥林嫂死在了人们的祝福声中,连“我”这个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也感觉到“舒适而且安详”这多么让人痛心疾首啊。认真仔细地想一想,这些人的结局不也是他们自己本身的悲剧吗?透过这些人物,我们看到了当时腐朽社会中人吃人的本质,这也可以算作我们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的一点心得吧!

【个人悲剧与社会悲剧 --谈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命运】相关文章:

伟大的悲剧教案11-30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01-04

伟大的悲剧教案04-23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07-29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03-13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05-05

伟大的悲剧读书笔记04-07

【精选】幽径悲剧教案三篇07-06

幽径悲剧教案四篇06-01

悲剧的诞生读书笔记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