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设计

时间:2022-04-13 18:18:0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新课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设计

  提高语文素质 培养健全人格

  谈新课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设计

  课程教材研究所 王涧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于2001年开始组织编写新的面向21世纪的语文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以下简称新课标教材)。和以往的语文教科书相比,这套教材有不少创新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名著导读”的设计。它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以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是以往历年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没有过的。实质上,这是一个蕴含着此次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指向而又容易为广大师生所忽略的崭新栏目。如何认识它的意义,特别是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切身实践,以期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是此次语文实验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编者,我们有责任结合这一部分的具体设计,介绍一下我们对课外阅读问题的整体思考,也就是我们设计此栏目的依据、目标和思路,以帮助广大师生切实用好“名著导读”,共同探索新世纪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一、课外阅读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地区母语教育的共同要求

  综观古今中外的母语教育,尤其是其中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我们会发现,在“文选型”课本教材之外,同时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研读历代的名著经典,是中西母语教育的共同要求。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与经学、史学、伦理学等融合在一起,不是独立的,也没有所谓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其进行母语教育的途径主要是研习儒家经典,即读整本的经典名著。学习的教材主要是《诗》《书》《礼》《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即所谓的“四书五经”。除此之外,专为语文教育而编撰的教材还有两类:一类是蒙学教材,专供少儿启蒙识字之用,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一类是文选教材,即供青少年研读经书时穿插学习的诗文选本,比较有名的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语文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将读经与学选本结合起来,而且更注重整本书的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延续了上千年,虽有“经学与科举的附庸”之嫌,但它有力地结合了点与面,将对经典典籍的研读与文选式的通览结合起来,为历朝历代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事实证明,不失为学习中国语文的一条成功之路。

  进人民国时期,讲经读经课被废除,人们不再研习“四书五经”,语文也开始得以单独设科。这一时期的课程标准,由于时代的变革和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更多地将文选式教材的学习放在首位,奠定了以后语文教育的主要模式,但与此同时,也非常重视整部书的阅读。从设立《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的1923年开始,语文学习的内容就被分为精读(文选教材)和略读(整部的名著)两部分。如1923年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精读选文由教师拣定书本,要“详细诵习,研究;大半在上课时直接讨论”,略读部分包括“整部的名著”,由教师指定数种,要求“参用笔记,求得其大意;大半由学生自修,一部分在上课时讨论”,而且这部课程标准还规定了精读与略读各自的学分(精读占十四学分,略读占六学分)以及要求略读的大致书目。1923年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还在“毕业最底限度的标准”中明确提出:“曾精读指定的中国文学名著八种以上”“曾略读指定的中国文学名著八种以上”。1929年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进一步阐释了精读与略读主要的教学内容:“(甲)精读由教员选定适当的材料,指导各种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对于所读的材料,关于内容方面,有明白的认识,关于形式方面,有详细的了解。(乙)略读由教员选定整部的名著,或节选整部的名著,指导读法,使学生对于所读的内容旨趣,有概括的了解和欣赏。”与此同时,这个课程标准也同样为略读、精读和写作安排了各自的学时:“(一)精读指导 三小时。(二)略读指导 一小时。(三)作文练习 二小时。”1929、1932和1936年的高级中学国文教学大纲还把中学生的阅读教学直接设置为选文精读、专书精读和略读三个部分。

  由此可见,在民国时期的语文教学中,读整本的书,广泛涉猎史家经典,是当时语文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国港台地区和新加坡的华文课程标准也都以较大的篇幅对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做了明确的规定。例如1990年香港《中国语文科中一至中五课程纲要》就专节设有“课外导读”,明确提出“要学好语文,单靠读文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把课内读写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可奏效”,其中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实施办法等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台湾中学课程标准也都设有“课外阅读”一项,像1995年的《国民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都有专门的表格,列有各学年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体裁范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选择,每学期以一至两本为宜。高中阶段还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譬如“每学期课外阅读学生交读书报告一份,列入每学期规定作文篇数中计算”等。新加坡1993年《中学华文科课程标准》中的“课外阅读导引”也非常详细地指出了课外阅读的目的、选择原则、实施办法、阅读后的活动建议和学生阅读记录卡等。这些规定和建议可以说充分体现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教育界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

  国外的母语教育同样重视课外整本书的阅读与拓展。法国1996年《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中一要精读,二要读全文。精读就是一堂课详细阅读一篇短文或课文节选,读全书就是4到6星期读一本书。两种阅读法在学年中的分配应相对平衡。”其高中阶段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课型,不同的毕业系列法语的课时也有所不同,但都有共同的阅读清单,高年级的教学计划还明确提出了要“学习一部完整作品”的要求,而且这部书得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读完”,并能“从中找到主题和问题,找到读书报告、辩论和作文的题目”。德国巴符州1995年《完全中学德语教育计划》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大纲也有“阅读青年读物(课堂教学或课外阅读)”的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与同学交换读物,组织读书观摩活动,办书展、墙报,写信谈读书心得等。英国和美国的课程标准主要为各个年级的能力要求,通常不罗列具体的学习内容,但也大都规定了在中学阶段所必须阅读的作家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简奥斯汀的小说等等。由此可见,从世界范围来说,各国都充分意识到了课外阅读对于母语学习的意义,认为广泛的阅读不仅不会耽误学生正常的学业,反而是他们学好母语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因而都积极鼓励,大力提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多有涉及,其中尤以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和《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最为详尽。它们不仅将“课外阅读和课外文学活动的指导”列为大纲内容之一,而且还附有每年级的课外阅读参考书目。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书目,拟定每学期学生所要阅读的书籍(其中又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一般地说,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的书不宜少于四本”。另外,这两个大纲还安排了一定的课时,供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之用,并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可惜这个汉语和文学分科的实验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很快夭折了,课外阅读的实验也随之中断。此后的大纲,如1963、1978(在“倡导自学”一栏中)、1980、1986(放在“语文课外活动”中)、1990、1992(增加了“每学期课外读三五本书”的要求)等也都多多少少地提出过课外阅读的要求,但相比较而言,过于简单空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流于形式。直到2000年的试用修订版大纲,才又对课外阅读提出了一些相对比较具体的规定,如初中“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高中“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在附录中还明确列出了30部“课外阅读的推荐篇目”等。2001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上述试用修订版大纲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对某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如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还对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每一学期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都表明,对母语学习中课外阅读的作用,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这些认识本身,就是我们实施课外阅读的重要依据。

  二、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好母语、培养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关于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他这里所说的略读,就是我们现在的课外阅读,整本书的阅读。)二者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反观我们这些年来的教育实际,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除极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学校都把大纲中有关课外阅读的规定视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甚至将之视为“不务正业”而加以制止。当然,这其中存在一些客观原因,如由于经济不发达和教育经费的不足,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没有能力购买课外书籍;前些年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课外阅读不受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很少。大纲中有关课外阅读的规定也比较空疏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阅读的实施和推广。但我们认为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因此,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将母语教育引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

  那么,为什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离不开广泛的课外阅读呢?

  (一)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有量的积累

  新课程标准在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青少年语文素养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人类学习过程不具备可继承性,每一代的儿童都必须从零开始,积累自己的知识大厦,由字、词逐渐过渡到句、篇,而字词的学习又不是孤立的,我们崇尚的是“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多读书,读好书,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另一方面,学好语言的关键在于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语文修养,一种能够迅速地领会和感悟语言文字内在意义的能力。对它的重要性,许多人都曾有过精彩的论述。如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还有人认为“语文直觉能力(主要指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最高水平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直觉能力是设计教学目标的重要参照,是语文教学抓住本质与否的主要标志。”(李顺《语文教学本质初探》,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而这种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长期的反复的阅读积累,通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材料逐渐养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汉语言的学习尤其离不开语感的培养。正如王力先生所说,“人治”的东方语言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不像西方语言那样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汉语语素的组合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语词组合高度灵活,一句之中,字与字的关系有时难以确定,可以有多种解释,模糊性强,语词的含义依据具体语境的不同而不同,其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因此学习这种语言,不能只靠语法分析和字词训练去把握,而必须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积累,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对汉语言的整体把握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的探索,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前些年风行的“题海战术”的一种反拨。因为事实证明,题海训练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反面使学生误人机械化、片面化、绝对化的泥潭,耽误青少年大好的读书时光。这次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少做题,多读书”的主张。多读书就意味着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得多了,才能充分了解汉语言词汇的意义和表达规律,才能体会作品语言运用的奥妙。而名著是经过时间淘洗过的典范之作,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材料,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课外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阶段打好最基本的字词句篇基础之后,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致力于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使他们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这种独立阅读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经常地依赖于此,只有善于独立处理、分析和吸收信息的人,才能干好他们的工作。这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一倍,20世纪每20年增长一倍,从70年代起每5年增长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就增长一倍。(钟新《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教育》,中国教育报,1999年4月19日)这种知识、信息的快速更新,决定了方法对于人类的意义。因此,中学阶段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的任务来抓。首先要用好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内学习起着一个范本的作用,教师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引导,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课内学习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教会学生自己阅读。只有学生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技巧迁移到课外,在课外也能自主阅读,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但阅读技能不能靠死记硬背得来,而是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潜心摸索,亲自实践。因此,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而名著作为整本的书,常常有着一般文章所没有的深厚内涵和复杂结构,需要学生调动各种阅读技能和知识积累,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思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一个人、尤其少年人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可以使人获取信息,汲取知识,而且可以给人带来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机会,还可以怡情养性,多一种丰富生活、享受生活的途径。“在人类的一切消遣活动中,阅读无疑是最高尚的”(培根)。西方的教育理念向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成功、乃至决定其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但知识不可能凭空得到,习惯也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以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是所谓运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从内容上来讲,课外读物一般比课内文章更丰富多彩,内容也更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而有了兴趣,才可能日积月累,养成一有闲暇就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课外阅读时教师一般只做简单的指点,更多地是依靠学生自己摸索方法,总结规律,所以它对学生个人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三)课外阅读,尤其名著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

  中学阶段也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因此教育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可少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本身就包含着“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根本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张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语文建设》,2002年第1期)但由于前些年应试教育的误导,二者的关系被人为地割裂,知识技能成了第一取向,教育成了应试的工具,人的发展被严重漠视。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树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也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致力于为他们一辈子做人打基础。而课外阅读正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它有着比课内更为广阔的世界,更为多样的类型,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充实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带给他们以人生的愉悦。像名著中的思想文化著作,如《论语》《圣经》等,其本身就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了解它们,有助于青少年奠定自己的精神地基。其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以真善美为目的的理想的艺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而且这些文学作品都讲究以情动人,寓教于乐,通过形象的故事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再如某些传记,可以为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科普作品。则可以对青少年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养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另外,课外的阅读,尤其文学作品的阅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为作为整部的文学作品,尤其小说,往往有较丰富的生活场景、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阅读时要善于将抽象的文字在脑海中及时地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将分散的生活场景、细节整合起来,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在意义。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各种思维活动,尤其是想像和联想,扩大心灵空间,达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境界,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激发和锻炼。

  (四)课外阅读还有助于解决工具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语文课程提到了“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的高度,对过去语文教育的失误起到了纠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既注意陶冶学生的人文素养,又不因此而忽视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初中毕竟仍然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基本能力,“语文能力是一个人归纳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基本能力,而获得这种能力的最重要时期是初中阶段。”而且“语文教育不能包打天下,塑造人格、进行素质教育是各学科和全社会的共同目标,不可能由语文全部包下来。”(《语文教育专家座谈会纪要》,《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年第12期)决不能因为提倡素质教育就忽视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而语文的基本功离不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落实时对文章的阅读免不了有支离破碎之嫌。在语文教学中过多地强调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往往易使语文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训练流于空疏。这也是这次语文教改实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谈到文学教育的困境时曾经深有感触地说:“目前的语文教材有比例不少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读写训练,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做法。”因此他主张双线并行,分而治之。50年代我们也曾进行过“文学”与“汉语”分科的实验。受此启发,这次我们把“名著导读”编入教材,就是尝试用“双向发展,各有侧重”的方式解决这个老矛盾。课内,篇幅较短,易于为学生所学习和模仿,因此不妨重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同时兼顾人文教育;课外阅读,如上所述,篇幅和人文内涵较之课文更为丰富,易于引导学生认识大干世界,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因此不妨重在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丰富精神世界,培养人文精神,同时兼顾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习惯的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两败俱伤”的难题。当然,这样做效果如何,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

  三、课外阅读的选择标准与实施办法

  要让课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切实的措施与相应的办法。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以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为依据,结合中学生心智成长的实际,在教材中专门设立了“名著导读”栏目,每学期推荐3部名著,初中阶段六个学期共推荐18部作品,意在引导一种健康、理性的读书风气,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点切实可行的帮助。

  (一)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我们遵循的是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并注意了体裁和题材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有人曾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做过研究,指出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存在着诸如追踪流行、热衷读休闲、偏爱谈名人、寻章读妙句、专心读习作等误区。(朱华贤《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及其对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年第7期)近年来更出现阅读量减少、阅读比重下降、阅读情趣与品位日趋娱乐化、浅层化的倾向,这种状况实在堪忧,因为“阅读退化现象不仅危及青少年智力,品德与人文素质的发展,而且导致社会精神文明和整个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退化。”(李季《阅读退化的隐忧:书刊文化影响与青少年成长》《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5期)对此,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扭转局面,引导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首先要积极提倡中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名著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文明成果的标志,是经过时间淘洗过的典范之作,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在青少年阶段读这样的书,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余秋雨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名著其实是知识堡垒上的制高点,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其他的就不在话下了。虽然有些名著的内涵比较丰富,理解起来不像某些通俗作品那样容易,但它们在表达上更加清晰,形式上更加完美,因此有以一当十之效。事实也正是如此。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青少年阶段只有读一点高于自己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关于为青少年开列书目的意义,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蒋绍愚先生说得切中肯綮:“……如果不加引导,完全让他们‘自由选择’,那么,就可能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只愿意读一些通俗文艺、消遣作品,而终身和经典名著无缘。如果我们培养了这么一代人,这将是一个绝大的悲哀。一个民族,如果经济上是富足的,而文化上是贫乏的,那就绝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该站在这个高度上来看待中学生的阅读导向问题。”(蒋绍愚《读什么和怎样读》《语文建设》2002年第1期)有鉴于此,我们选择的篇目除了包括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十部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童年》等,另外的八部如《爱的教育》《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昆虫记》《简爱》等也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名家名篇。

  年龄阶段不同,我们推荐的阅读书目也有所不同。比如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从小学阶段升上来,这时候就要注意与小学阶段的衔接,推荐的书目要能符合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兴趣,既要经典又要浅近易懂,能为他们所理解和把握。这一册我们选择的三部作品,一是意大利作家得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是一部专门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恩利科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非常切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而且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爱,是对青少年进行情感熏陶和品德教育的经典名篇。另外两部分别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和世界著名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繁星春水》是篇幅短小、清新晓畅的现代小诗,对其中的内涵和美的意境,接触新诗不多的青少年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感悟和理解,对他们将来进一步理解新诗很,有帮助。《伊索寓言》风趣幽默又充满人生的智慧,很受孩子们的喜欢。高年级则推荐了一些篇幅较长、内涵较丰富的小说、传记和科普著作。

  课外阅读还注意与课文的学习相结合。如七年级下册课内选了英国小说家笛福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节《荒岛余生》名著导读部分就专门对这本书进行了介绍,并另外选了几个精彩片段,吸引孩子们读整本书。课内有成长单元,课外就推荐了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以他历经磨难的成长经历,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人生的苦难,做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像八年级上册,有一个普通人单元,书后就介绍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广泛展示了老北京下层贫民的真实人生,可以通过它引导孩子们以同情和博爱之心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时期,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无论文史哲专著还是科普著作,都应该广泛涉猎,同时还要兼顾古今中外,不能有所偏废,因此书目不能太过偏狭。不仅要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还要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科普著作,高中阶段还要读一些哲学著作和艺术理论。每一部书都是一个世界,可以给学生以不同的教益和人生启迪。除了课程标准建议阅读的十部作品,像中国的古典诗词(以“课外古诗词背诵”的形式出现)、历史故事(东周列国志),科普名著(如法布尔的《昆虫记》)、科幻小说(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书信札记(如《傅雷家书》)等都在我们新课标教材的推荐和介绍之列。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读物,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他们想像力、理解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很有帮助。

  当然课外阅读并不意味着只读名著,学生也可以随兴趣读一些中学生杂志、知识类报刊和贴近当代青少年生活的小说,像韩寒的《三重门》,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这样会增强他们读书的兴趣,对他们认识当代生活也有好处。

  (二)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要想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有赖于广大教师的积极配合。青少年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与社会导向、教育培养以及文化氛围都有关系,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校,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为读书要想有收获,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而在独立阅读刚刚起步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不能自己很快地摸着门径,如果听任学生自己盲目阅读,不仅收益甚微,而且还往往使学生在观念上产生误会,以为课外阅读只是粗略的阅读,不需要精研,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习惯,读任何书都马虎了事,这样就终身难以从阅读方面获益了。因此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首先,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班、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定一定数量的书推荐给学生,每学期2-3部为宜,要求在一定的时限内读完。其中还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也方便同学之间的讨论。选读书可以由学生自行选读。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读物。这个工作宜在学期之初进行,并且明确阅读的要求和进度。不过要注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课外阅读一定不能贪多,分量不宜太重,否则很容易有始无终,反倒养成不良习惯,要力求作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星期天和寒暑假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在七年级上册的《关于阅读名著》中,我们简短地介绍了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如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点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后面的名著导读包括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以及对这些片段的点评,实际上是起个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要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像对《爱的教育》《童年》等小说,学生最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这样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学欣赏能力。再比如诗歌,要注重诵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深入感受诗的意境,进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读《昆虫记》等科普著作,一方面要分清要点,注意从中汲取知识,一方面要注意体会其中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特别是对必读书,宜要求学生在读过一遍,明了全书的大意之后,再细细地读一遍,引导他们仔细体会其中的精彩章节,探究书中的疑难问题,领会书中的深意,最后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读书报告或读书笔记。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后的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戏剧表演、编文艺墙报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检测他们阅读的效果。相信在广大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日积月累,长期坚持,学生必能有所收获。

  参考资料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谈新课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设计】相关文章:

郭沫若《天狗》名著导读01-06

西游记的名著导读教案08-29

《风景谈》教案设计07-30

《我与地坛》导读07-29

《动人的北平》导读08-02

戴望舒的《寻梦者》导读07-30

纪弦《你的名字》导读07-29

阿西莫夫《基地》导读07-29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导读07-29

穆旦《赞美》《合唱》《旗》导读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