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异化,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文化

时间:2022-04-13 18:19:2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克服异化,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文化

                                         文/李泽琪 

克服异化,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文化

  

   教育是一个介乎于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学科,其自身是一种文化形态,既涉及社会组织的建设,更关乎人的个体成长。因此,按照寻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逻辑,构建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文化,对解决当前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则十分重要。 

-ナ率抵っ鳎在经历了近几年来的认真反思后,我们已清楚地认识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课堂教学中用我们的观念、行为所体现、完成的教育,其实正暴露出我们对教育的极大误解,具有明显异化的文化特征。它首先表现为课堂教学背离了人本位这一根本出发点,功利地将为社会培养专门的服务工具作为学科教育的追求,忽略了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预制人生这一宗旨,使得教育目的异化。正因为如此,学科本位、知识至上、学术垄断、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文化,学科教育目标随之异化。而且,在这种课堂教学文化的主导下,师生关系发生异化。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育已不是人的共同活动,而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异己控制,封闭、灌输、脱离这些异化了的教学方式也就大行其道,从而造成学生存在严重的知识缺陷乃致人格缺陷,最终导致了教育产品的异化。语文课堂教学自然也难逃流弊,甚至是这种教育异化的重灾区。所以,构建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文化,无疑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ス菇ㄈ诵曰的课堂教学文化,在这里具有三个维度的价值与意义。

-ナ紫扔Ω么颖局噬侠慈鲜度耸欠⒄沟闹魈迤渖羁痰暮义,并创造、构建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现代教育理论所确立的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这一科学命题在当前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同时“全面”二字对其发展方向作出了一个基本、明确的规定。但无论如何,它毕竟还是更多地从教育自身改造和教育总体目标的宏观角度提出的一个教育的构想或假说,如果要将此变为教育的现实或者教育成果,就不能不更充分地从关照人的内在本性要求,即“生命体现”的个性自由方面去体现学生这个人之本,只有这样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才能保证教育客观与发展主体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即实现“教育的目的首先应当考虑人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关系,把人培养成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并“按照自身所固有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发展”(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41页)。也正如英国当代思想家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中所描述的那样:“我希望成为我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别人意志的工具,我希望成为主体,而不是他人行为的对象。”(同上)在这个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不单包含成人社会以教育的方式予以学生这一发展主体的高度关注,而同时也包含着学生以一个发展的主体对发展做出的一种充分量力的选择。由此可见,以此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文化应该极大地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个性及发展选择上的理解和尊重,否则,学生还是一个被社会外力所物化了的发展的人,而不是人性本质意义上的真正的发展的主体。

-テ浯危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生命的自由表现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及内在本性的基本要求。那么,在这个文化层面寻求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整体解释与表达,也是构建人性化课堂教学文化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即是师生、生生多元主体(指活动行为形式方面)之间交往互动、填补信息差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过程,而且是一个文化的共荣体。就我区2000年10月开始实施的“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提出的五项基本标准:“①上课准备:上课做好学和教的充分准备;②课堂纪律:秩序良好,课堂活跃;③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师生平等;④教学民主:教学民主,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观点;⑤教学实效:讲求实效,学生活动充分,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的正是一种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而不是那种能够划分为可以一一对应的“这个属于观念”“那个属于方法、过程”等的条理化后的各要素,更不是教师个性的某一方面的特质,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具有鲜明人性化的文化特征。而以这种形式呈现的人性化课堂教学文化,才真正有助于追求整体的、长远的、稳定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サ比唬从语文学科背景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文化,还必须从教学内容方面解决好语文这门学科教育的实践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与“人学”之间的联系最密切也最广泛,且学科的知识特点并不明显,而更突出的是表现在文化方面。因此,从九年义务教育修订大纲开始,就从另一个方面将语文学科定义为“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从学习语文这个角度来解释这个定义的话,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否应该首先解释为要借助于语文听说读写这一工具来学习语文教学文本中所承载的文化(包括语文文化本身),并传递这些文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去创造文化(当然包括由课内自觉地向课外延伸渗透的这种创造)。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找到并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坐标与走向,也就是从听说读写入手的与文化对话并丰富文化的过程。仅就课堂阅读教学而言,这种人性化的文化的制约就应该表现为尊重文化与人的多样性。因此,我们提倡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完成的语文教育,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以及与生命对话这样一个精神生产的过程。同样,能把教学视为艺术,并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语文课堂教学就是缘于“文化”这一点。那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便首先是对语文文本的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而走向“大语文”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学生是发展主体的地位才得以确立与巩固,教学的实效才能首先落实在学生身上,而教师唯一应该做的事就是利用教学、学科和课程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高起点,这样,教师自身也才得以“相长”。

-ビ纱丝杉,构建人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文化,才能使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中交流互动时的尊重、理解、合作、探究、分享变得有意义,也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摆脱一种功利的追求,变得对学生有实际意义,并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克服异化,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文化】相关文章: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03-29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1-0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总结04-08

语文课堂教学总结05-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总结03-16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范文04-22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4-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1-27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5篇03-11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