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拍摄纪实

时间:2022-04-13 18:29:5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个都不能少》拍摄纪实

    张艺谋的新片《一个都不能少》讲述的是一个贫困农村小学里的平常故事。 

《一个都不能少》拍摄纪实

“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从前,我每次经过农村,都不由得停下来,看看那些朴实的老乡和那贫困的村庄,看过之后心里总是很沉重。所以,这次我一个职业演员都不用,全是当地的人,就是要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活。”

那么,这部纪实风格的影片到底拍得怎么样呢?初夏的一天,我们来到了影片的外景地。

怵目的现状

--“我们绝对写不出那样的感觉”

剧组的拍摄现场在距北京200多公里的河北省赤城县水家村。当吉普车宽厚的轮胎碾着满地石头歪歪斜斜地颠进村子时,水家村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穷!烈日暴晒着贫瘠干裂的土地,几棵杨树在夹着黄土的大风中摇摆。接待我们的制片主任张震燕指着山坡上一幢瓦房说:“这瓦房是外出打工仔回家盖的,是全村惟一的骄傲!村里人年均收入只有200多元,大多数人住的是土坯房和窑洞。”当我们慨叹着这里的贫困时,车已经开到了水泉小学门口。

“水泉小学”几个墨水字写在一块破木板上,两边是用石块和黄泥砌起的低矮围墙。听张主任说,这围墙和校门都是美工修建的,以前根本没有。我们向校内看去:一边是破烂不堪的教室,一边是几根木棍支起的草棚,那是学生们的食堂,另一边的黄泥墙上写着几个大字:“积极学文化,不当睁眼瞎!”这句话是请当地的小学老师写的。美工师曹久平说:“我们绝对写不出那种感觉!”

张艺谋嚼着大蒜

--实话实说

“我觉得这次比《秋菊打官司》更进了一步。”张艺谋说,“《秋》片还是用了职业演员。但这次,我更多的是让这些非职业演员自由发挥。那种真实的生活是多年养成的,演员是演不出来的。他们有时真的很精彩,那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不过用非职业演员是很费功夫的。”的确,整整一个上午,只拍了两个镜头。

与张艺谋首次合作的摄影师侯咏说:“每天拍摄的胶片大约有八九千尺,多的时候有一万尺。”制片主任胡晓峰感触颇深:“光胶片一项,投资就很大。一般的电影,差不多有四万尺左右的素材,可我们一计算,这次下来得合计三十多万尺。不过,艺谋有信心,我们也有信心!”

胡晓峰对前景充满信心,而让那些非职业演员出戏,的确是件不简单的事儿。

每天,张艺谋都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说戏,一点点启发。对于田正这位当过6年村长的老人家,自己演自己还算慢慢有了悟性,而那些活蹦乱跳、不时走神的孩子们,更要费功夫。于是他便和副导演一起给他们讲故事,还编了一段“最高指示”,让孩子们每次都牢牢记住,在副导演郦虹的带领下,20个孩子一起拍起小手,整齐地喊着“不乱说话!不看镜头!竖起耳朵!听从指挥!嘿嘿嘿!”

中午开饭的时候,张艺谋坐在一摇一晃的板凳上,端着饭盒,大口地喝着小米粥。然后从蒜瓣上掰了颗大蒜,对我说:“多吃大蒜,增强抵抗力。”

“我现在比以前爱说话了。从前我是干摄影,在摄影机后。总是看的多,想的多,说的少。现在是导演,不说不行了。要给演员说戏,要和大家沟通,这样才能把戏拍好。”他又说:“像现在,我们就必须一遍遍说戏,一点点抠。因为是我们自己决定用他们(非职业演员)的。”饭后,他还跟别人要了一块口香糖,边嚼边笑着对我说:“真不好意思,吃了那么多大蒜,要不刚才采访时,都没有脸对脸跟你说话。”大伙听了,全都哈哈大笑。

魏敏芝回头一笑

--我要考师范!

一大群孩子坐在台阶上的草棚里吃饭,他们的小手里捧着比脸蛋还大的瓷碗,狼吞虎咽地吃着里面的白米饭和狮子头。只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安静地嚼着饭菜,她就是这部电影的女主角--魏敏芝。

“我在镇宁堡中学上学,家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村子里。”剧组里的人说,敏芝的父母都是种田的,她还有几个兄弟姐妹,生活很困难,家里常年吃的是莜面土豆,很少能吃到大米青菜。胡主任心酸地对我说:“剧组的饭比她家里的强多了,她挺满足的。吃开机饭那天,我差点儿掉了眼泪,敏芝看见桌上的鱼和虾,吓得惊叫一声,一口都不敢吃。她连虾都没吃过……我们剧组的人都觉得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带来,让他们看看,比起农村的孩子,他们太不知足了!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在班上成绩排第二,是学习委员,平常我们还和老师一块上山刨药材,挣点学费钱。”

“班里的同学知道你拍戏,都怎么想?”

“还行,就是有点羡慕我。”

我问:“今后你想不想上高中,考大学,到外面去?”

正在这时,副导演郦虹喊着:“敏芝,开拍了!”

“哦--”她应了一声,回头冲我一笑,调皮地说了一句“将来我要考师范”,就向现场跑去。

进军途中连翻两车

--副导演脸上多了个“大酒窝”

说起剧组遇到的困难和坎坷,制片主任张震燕说:“今年过了春天我们就开始四处选景找演员,的确不容易。”3月的北京已经有了春意,可塞外的山区还是大雪连天。3月18日那天,张艺谋和副导演各乘一辆越野车去找外景,结果由于雪大路滑,几乎在同一时间栽入沟底。尤其是几个副导演坐的车,滚到17米深的山沟里,翻了三圈半,四个人全受了伤,至今还有1名躺在北京的医院里。当时赶来处理事故的交警说:“以往摔下去的没一个活着上来的,你们真算是福大命大。”

副导演郦虹摔伤了头部,划伤了脸,留下了一个疤,张艺谋宽慰她说:“今年是你的本命年,我那年拍《老井》的时候不也差点给闷在井里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郦虹摸着自己的脸说:“这没什么,就当添了个大酒窝。”又说:“当时我摔下去以后,浑身疼得要命,心里想的就是千万别有骨伤,破点相无所谓,只要别耽误拍戏,吃点苦也值得!”

郦虹的话也感动着每一个人,整个剧组都怀着一颗颗敬业的心。为了这部戏,为了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们,他们都在默默地奉献着。

张艺谋说:“我们现在考虑节省一些开支,留点钱为水泉村的孩子们做点实事。”

这个小山村将被定格在银幕上,人们将看到它的贫困,也看到它的淳朴,但愿这部片子能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些发展和希望。

临走时,我问孩子们

“你们喜欢拍电影吗?”

“喜欢--!”

“为什么?”

“因为可以吃到大米饭!”

“不对,因为能让别人在电影里看见我们!”

几个孩子瞪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七嘴八舌地回答着。

“那拍电影和读书,更喜欢哪个?”

“我们要读书!”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冲向蓝天,很响,很响,传得很远,很远……

(《中国广播影视》1998年8月号)

(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