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8:28:5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至乐(网友来稿)

周鲁      

    年青时读车尔尼雪夫斯基,深为他的利己主义所感动。这是怎样的一种主义呢?譬如说,我正准备吃早餐,这时一位朋友来访,他也正饿着肚子,却只有一块面包。于是我把唯一的面包给了他,看着他津津有味的吞咽下去,我感到无比满足。我饿着肚子把面包给了别人,不是因为我高尚,而是出于利己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比自己吃下这块面包更大的愉悦。

    后来读苏东坡,发觉他也是这样一种人。东坡以好酒不贪杯著称,自谓“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今亦能饮三焦叶矣”;“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饮酒仅能喝下小焦叶杯三杯,且颇感自豪,自觉酒量较少时有了不少长进;常常只是把盏玩乐,还自鸣得意,“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在他看来,饮酒就像陶渊明弹无弦琴,只求酒中乐趣,不拼一醉方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他自以为,普天之下没有人比他的酒量更差了。可是,他却特别“好饮”,“见客举杯徐引,则予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东坡闲居家中时,每天都有朋友造访,每有客来,无不设酒款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觉得普天之下没有人比他更爱饮酒的了。

    东坡谪居惠州时,有朋友给他送了些酒来,心中一高兴,便一边把盏玩乐,一边翻开《新唐书》,阅读《王绩传》。王绩其人,历史上以“嗜酒”闻名,隋朝时因沉溺酒乡犯了渎职罪,被弹劾罢官;进入唐朝,贪恋美酒又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享受官府每日供给三升酒,其弟王静曾问他,作待诏快活吗?王绩答云:“待诏何所乐,但美酝三升,殊可恋耳”。东坡之“好饮”与王绩之“嗜酒”不可同日而语。东坡好饮,每每自己酿酒,每月用米一斛,酿酒六斗,加上朋友馈送,每日可有二升五合酒,这些酒都“入野人、道士腹中矣”。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如身体无病、心中无忧,这是人生之“至乐”。东坡虽屡遭贬谪,却能随缘自适,无病无忧,然而整天与人交往,往来的人难免有病或心有隐忧,“予安得全其乐乎?”为了保全自己身心的“至乐”,他“常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有人曾问他:“子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也?”东坡笑着回答说:“有病的人得到药治病,我便感到浑身轻快;饮酒的人酣畅痛饮,我也感到痛快舒适,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我自己啊!”

    “劳己以为人”,东坡这种泛爱天下,不求闻达,不求报偿,以他人之乐为至乐的精神,确是令人景仰的。较之车尔尼雪夫斯基,苏轼似乎“利己”得更彻底!

 作者邮箱: wgd_501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