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拘泥 该家访时就家访

时间:2022-04-13 18:33:2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必拘泥 该家访时就家访

                中国教师报     2003-03-05     吴若岩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学习条件、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子女的期望以及对学校教育的建议或希望,以便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进行家访要注意避免“登门告状”和“报喜不报忧”这两种偏向。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加上目前有不少地方和学校擅自实施“地方工作作息制度”,师生们为了应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各种正常和非正常的繁重任务,几乎每一天都整天囿于紧张的教育教学之中,家访便逐渐被不少班主任老师所淡化和遗忘。每当班主任需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时,往往是以打电话“电访”所代替,更多的是把家长“请”到学校、“请”进老师办公室来,尤其是学生在校有任何异常的行为暴露时,不少学生及其家长动辄就是受“训导”或听“轮番报告会”,老师的家访也就变成了家长的“校访”。 

     这种“传票式”的“家访”,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弊端 

     不利于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为人师表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家长被“请”到了学校来,很容易被家长认为是老师缺乏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不端正,草率从事,把本来属于班主任的分内之事硬加在家长身上。一般来说,家长校访都是在白天生产或工作的时间之内,家长的自身生产或工作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他们也能感受和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但有时也实在无奈。被老师硬“请”到学校来,有的甚至已充分做好了各种挨“训”的准备,产生了抵触情绪,显然,其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 

     家长被“请”到学校来,在老师办公室里与班主任交谈,不可能像在家里那样气氛轻松、沟通融洽。家长在有其他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往往有所顾忌,反映出来孩子的情况就不全面,有时为了“面子”,甚至可能失真,从而导致班主任工作的偏颇。 

     当然,随着通讯的发展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直接深入地进行家访变得更加困难,“电访”、发电子邮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快速了解问题的方法。但这种不见面的了解问题,总是有局限性的,任何通讯方法都不如深入体验来得直接、全面。所以,家访还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