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突出重点 强化审题

时间:2022-04-13 18:32:3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复习:突出重点 强化审题

      中国青年报     2003-03-11     山东枣庄一中 李雪信 

语文复习:突出重点 强化审题

 

  语文学习,非一日之功,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许多考生在临近高考时,往往感到复习语文没有头绪,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考生在临考阶段,能在复习中突出重点,在模拟训练中强化正确的审题意识,并注重发挥自身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完全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 

  一、2003年高考各科的《考试说明》已颁发,教师和考生要把语文科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的《考试说明》认真对照,找出今年考点的变化所在,然后结合语文科学习的特点,确定临考阶段的复习重点。具体说,应突出以下重点,强化复习。 

  (一)古诗文阅读。该部分分值约为30分,占整个高考语文试卷分值的五分之一。首先文言文阅读复习应选好材料,以史传文体材料为主,难度要低。通过定量材料的阅读训练,结合课内史传类课文的复习,掌握史传类阅读材料的行文特点和常规思路(一般是先用几句话作概括介绍,然后再用几个片段具体叙述)。其次,复习文言实词和常见文言虚词要重点掌握它们的常见用法,偏难用法不宜复习太多,如虚词“所”字作“如果、假如”“约数”讲,“以”字作名词“原因、理由”讲,一般了解即可。再次,要掌握一定的古代文言知识和词义的古今变化。2002年高考涉及“结发”一词。文言文毕竟是古代历史的记录,阅读材料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文言知识,考生如果对此缺乏了解,则很难真正读懂阅读材料。如古代官制及官职升降(拜、除、迁、擢、谪、黜、征召、征辟、徒等),古代人物年龄知识(总角、束发、结发、加冠、而立等)。词义变化如“竟”字今义多为“竟然”,古代多作“最终、从始到终”讲,“穷”字古代多作“处境艰难、困窘”讲,今天一般作“贫穷”理解,等等。另外,理解文言词义可借助成语,如“刊”字今天多作“刊登、报刊”讲,而其古义多为“更改、删改”,就可以借助成语“不刊之论”来理解。第四,文言文翻译要强化规范意识。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教师应指导学生把常见的文言固定格式(文言特殊句式今年不作考查)---复习到位;省略的内容要用“()”补充出来。这样阅卷教师就能迅速地辨识你的答案。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选材要典型,诗句要简易。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赏析诗歌。如对于诗歌的语言,从宏观上要能判断出其语言风格,即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从微观方面,能了解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如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设问等。鉴赏诗歌之后作答要规范全面,客观解释诗句并能主观评价诗句才是全面的,仅有对诗句的解释是片面的。 

  名句名篇默写不宜花太多工夫。做大量的应对练习费时费力,并不一定奏效。要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中这一部分的试题,对课文中那些能揭示人类社会、客观事物一般规律的哲理句,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表现崇高理想、远大志向、美好情感、高尚情操、坚强意志、宽阔胸怀的句子,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描写景物优美、意味深长的文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意蕴丰富、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要重点复习记诵,务必会背会默写。总之,一般首选的应是中国古代、现代名篇佳作中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内容健康向上,涵义深刻的句子。 

  此外,此项训练题设计不要局限于传统的上下句填空样式,还要注意语境填空。同时,复习名句名篇要对作文有促进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要重点抓文章思路,掌握不同文体的行文特点,能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才能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整体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层次关系,不至于在作答时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行文特点,阅读议论性文章重点抓中心句、分论点句及文意转折句,散文要重视其中的抒情议论句和使用修辞格的句子。现代文阅读答题原则是“答案多在原文中”,考生应能从原文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但仅对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照抄照搬是不行的。“整合信息”将是今年高考语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三)作文备考要注意以下三点: 

  1.感情要真挚。宿构抄袭极不可取,是自毁前途。考生应深入挖掘自己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加以提炼升华,完全可以写出较好的作文。 

  2.积累材料。从2002年高考作文阅卷来看,不少考生写作文缺乏材料,内容空洞,说理苍白,言之无物。记叙文情节平淡如流水账,议论文只会空洞说理,缺乏新鲜的事例,结果得分甚低。其实,在临考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各种新鲜材料概括成百余字的有观点有根据的小语段,然后相互交流,资源共享。这样,考生在作文时就不会流于空谈了。 

  3.强化思维训练。教师应精选材料,精心设计,训练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多角度性、辩证性、深刻性、批判性、创新性。 

  二、确定临考阶段的复习重点后,在模拟训练中要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全面正确地审题也是高考所要考查的能力之一。一是要对题干中“正确”“不正确”“最恰当”“完全”“不完全”一类的词语高度注意;二是要善于利用题干和选项中的隐含信息,因为有不少试题的答案可能就暗含其中。 

  三、考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有诸多作用,这里仅就具体考试来谈。在做第二卷的笔答题时,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如今还有不少考生误以为回答越多越好,多了保险。其实,对语言操作来说,应力求简洁有层次,要点全面即可,字数太多反而会使阅卷教师无从下“眼”。 

  在作文中要更体现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过多强调“内容”的作用,往往忽视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不少教师就缺乏在这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其实,在快速、紧张的高考阅卷中,作文的外在形式非常重要。具体而言,“文题”应自拟,尽量不要使用材料所给的“话题”做题目,这也是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题目力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形象有力,能“抓”住读者的目光。作文开头应开门见山,语言准确有力,或比喻明理,或排比激人,或对比鲜明。结尾应干净利索,余味无穷。 

  当然,任何重视都有个度,这是在作文有“内容”的前提下重视“形式”。在高考阅卷快速、紧张的形势下,考生一定不要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视则事半功倍。 

  四、对于临考阶段的复习方法,考生应分清轻重缓急,不求量大,力求到位,总结提高。 

  轻重缓急是指,属于记忆方面的内容,如名句名篇,可放在后期复习,过早易忘,且徒费时间。技能方法类考点,可放在前期进行,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力求到位,是指临考阶段复习要“透”,教师要把阅读方法、解题方法指导到位。 

  总结提高,是指最后师生要共同把所有复习过的考点进行系统化、序列化,把各考点的重点抽出来。 

  五、在完成以上复习内容之后,考试前几天,可组织两到三次全真模拟练习,让考生进入考试氛围,把练习视作高考,进入考场后就会情绪稳定,有利于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于会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以上所谈仅为一己之见,未必都适合他人。总之,在高考临考阶段,广大教师和考生要不骄不躁,研究并确定自己的复习重点,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复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样就能够充分备考,轻松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