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岂能照搬商业化行为

时间:2022-04-13 18:40:0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岂能照搬商业化行为

              中国教师报     2003-04-04     许思文 

教育岂能照搬商业化行为

  

     据报载,上海市某小学推出“借分制”,即学生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向老师“借分”,以提高分数的等级,同时保证在下一次考试中扣除一定的分数作为“偿还”。学生要借分,有一附加条件,即需同学、家长或教师担保,如果借分后无法偿还,将由担保人教育辅导,帮助补习。看了这则消息,心中不禁生出些许感慨,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应该肯定的是,进入新世纪,教育愈加走向开放、大度和多元。各类冠以不同名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纷至沓来,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多少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之感。对于教育改革,我是持双手赞成的,而且我也深感有幸身临这瞬息万变的教育大变革时代,领略了许多新教育的无穷魅力。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一名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我又常常为一些草率的教育实验捏着一把汗,为那些被自以为是的成人试来试去的无辜孩童深感痛惜。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有着其自身难以逾越的规律性,一切教育研究和实验,都只有遵循了这一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才能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反之,一切急功近利的浮躁之举,只能贻害无穷。 

     看了这所小学所谓的“借分制”,我的心头又不禁掠过一丝叹息和无奈。教育在这所学校里,再一次被简单地商业化,孩子也再一次被当做成人眼中的欠债者,在分数围成的利益世界里被推来搡去,失去了应有的欢乐和童真。“借分制”的推行,说穿了,还是应试的僵化思维在作祟,还是分数的无形绳索在发威。一句话,是教育者观念陈旧和思维定势的结果。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推进,影响改革效果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单从学校而言,能否真心实意地将课改的基本理念化为学校的群体追求,无疑是成败的关键。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学校口喊课改,实质上走的还是应试那一套。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不够,便采取“借”的愚生愚己之举,也就见怪不怪了。 

     借分,固然能够形成皆大欢喜的“大好”局面。年终岁尾,学生拿着这“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分数,教师摆出全班“一片红”的借来的成绩,和和美美,仿佛这样一来,教育的任务也便万事大吉了。也许有人要说,不是还有个附加条件以保证“借而有还”吗?是的,为确保“偿还”,该校又别出心裁地从商业信贷中引进了“担保人”的教育新概念,并规定如果学生无法偿还,将由同学、家长和任课教师作担保人,施以教育辅导,帮助补习提高。对于学校设定担保人,更是让人有一头雾水之感。大家知道,教师的天职便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学习成绩虽说是家校合作的结果,但必须明确,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一责任人便是教师。令人不解的是,为师者不能主动承担起职责,却将“担保”推给了同学、家长,这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逻辑。事实上,若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同学、家长可以担保得了的话,孩子也就不必到学校来了,还要我们这些教师干什么?至于文中提出的任课教师作担保,更是于理不符。试想,如果借分后的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下即可“还分”的话,那么,借分前任课教师做什么去了?是留有一手,还是偷懒?这样的担保,前提岂不是建立在对任课教师不信或不全信的基础上吗?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有什么样的体验,他就会把这种体验传递到他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断言,在“借分”学生的心理体验中,除了学校主观想像的“努力还分”之外,更多的,还有教师的不信任和同学的鄙视,以及没完没了的“还分”的自卑和对分数的切齿痛恨。我想,这些大概也是行此创举者不愿见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