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校教育打补丁

时间:2022-04-13 19:01:2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学校教育打补丁

                 中国教师报     2003-07-23     记者  马朝宏 

给学校教育打补丁

 

   初二年级的学生张小龙,绘声绘色地向记者介绍他来这里之前的情形:“我打游戏上了瘾,快把自己打成僵尸了。妈妈把我关在家里,我就翻墙头出去,经常两三天不回家,后来妈妈气得都不要我了。”

  来到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有着和张小龙类似的过去,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坏习惯”,被学校或者家长贴上“差生”标签,有的甚至被认为是“无可救药”了。

  正因为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他们才具备了被录取的资格,才来到这里--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西路上的“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

  走进校园--客观地说,只是一座教学楼和一个小院子--没有听到在一般校园里常有的朗朗读书声,也没有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教室。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教师宿舍没有明显的区分,校长室设在二楼,与男生宿舍在同一楼层。在二楼楼梯口的墙壁上,有一行字特别醒目:“在向洋眼中你们都是最棒的。”

  说起这所学校的来历,就要从这句话以及说这句话的人--徐向洋开始。 

  择差录取 

  1996年在徐向洋的一生中是一个转折点,虽然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当兵、打仗、下海、从教。1996年之后,他的生活完全改变了。

  1996年,徐向洋的儿子徐根上小学6年级,上的是全市最好的小学,但成绩却是最差的,因此,徐向洋也就经常作为“差生”的家长而接受老师的“教训”。但是,看着十分聪明、可爱的儿子,徐向洋怎么也想不通:他怎么就成了差生呢?经过长时间地观察和深入思考,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有的学生根本不适应学校教育。在学校熞桓隼鲜Υ五六十个学生,根本不能因材施教。一些个性强,暂时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学生,就成了被放弃的对象。但是没有人分析过他们为什么差。

  “我认为‘差生’的成绩差,不是因为智力上的原因,也不是老师水平的原因,而是他们的学习状态、技能、习惯出了问题。” 

  有的老师或家长出于“爱”他们而给他们补课,而实际上,他们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自信,等等。”

  “差生只是因为不适应学校教育才成绩滞后、表现不佳的,他们除了习性、个性方面有待引导外,与其他学生没有本质的差别,经过精心塑造和锤炼都可以成人、成才。”

  这就是徐向洋眼中的“差生”观。这个观念和普通学校中老师的差生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基于对“差生”的这种认识,徐向洋放弃了自己稳定的工作,开始“拯救”儿子。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徐向洋萌发了“择差教育”的念头。徐向洋训练工作室也因此诞生。

  经过7年的实践,儿子已经从“前途无亮”转为“前途无量”:琴棋书画样样出色,现已被南京晓庄学院破格录取。

  在这7年当中,共有300多名“差生”从这里走出去,正如徐向洋所说:差生不是天生就差,也不会永远都差。

  现在,徐向洋训练工作室的在校生有130多人。学校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之中。而工作室也已经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如何“转差为优”的经验。

  不是学习是训练

  如果孩子的学习状态没有改变,坏习惯依然存在,给他补课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他们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针对他们身上的毛病,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帮他们一个一个地克服。当他们的缺点越来越少的时候,他们就渐渐脱离“差生”的行列了。

  因此,训练工作确立了训练目标,即三学会: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并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训练项目。

  一、 实行全封闭、军事化管理。

  清晨,随着一声清脆的起床哨响,学生们迅速穿好衣服,3分钟后整齐地列队站在了操场上。晨练完毕,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整理内务,被子叠得四四方方、有楞有角。他们的宿舍像军营一样整洁。

  整理内务之后是早餐时间,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唱着高昂的歌曲走向食堂,井然有序地排队打饭,到指定的位子上就餐。

  下午,两节课之后是统一的军事训练,通过站桩、列队等使学生达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要求。学生整队集合时动作迅速、整齐划一,体现出良好的“军容、军姿”。

  晚上,一声哨响,整个宿舍区准时熄灯,寂静无声。偶尔,来一次夜间紧急集合,即使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也都能在5分钟之内穿戴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 

  二、训练程序和内容。

  1、 初训班。

  初训班是由新生组成的一个特色班。在这里,学生不分年龄,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都有。如何使这些新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尽快地融入这个大家庭,是初训班的艰巨任务。

  老师们每天都和这些初次远离家乡的孩子交流、谈心,尽快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为下一步的培训做准备。而且,老师还引导孩子们相互交流,营造良好的班风,使孩子从融入这个小集体开始,很快地融入大家庭。同时,初训班的训练从学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始。由学习到行动,慢慢地,等到学生们离开初训班的时候,他们不但认可了这个“新家”,也都做到了遵守行为规范,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

  2、基础能力训练。

  基础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和理解力的“四能力训练”,分别通过古诗文和成语背诵、书法及看图训练、站桩和珠算训练、体能和耐力训练来完成。

  3、专项能力训练。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四技能”,即高准确度、高速度的读、写、算、计能力。例如快速阅读训练,通过选取有内容、有意义、适合受训学生水平层次的阅读训练材料,根据篇幅长短限定阅读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检查其阅读效果。

  4、学科训练:主要是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的特点设计专项训练教材。比如说语文,教材分为小学部和中学部两种。小学教材的训练内容有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口语、朗读、作文等训练项目;中学部则主要增加了修辞等训练内容。英语则没有中小学之分。

  不是老师是“管带”

  “只能教好学生,不能教差学生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这就是徐向洋的教师观。

  他认为:“教育是用真善美的生命为刀斧,对人的灵魂、人的肌肤的雕刻和塑造,而真善美最能感动人的外在形式就是无私无欲。无私才能无所谓,才能无所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毫无保留,不拘一格。”

  “师德爱为先。当老师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责任心,我们的老师都要以校为家,爱生胜子,实行大家长式的管理,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当学生的精神保姆、文化保姆、生活保姆,做到孩子的父母都做不到的事情,对学生要动真情。”

  “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和学生交朋友,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把学生的心理揣磨透,要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传染给学生,要用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

  教师观决定了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真正地因人施教,教好每个学生,工作室的师生比例严格保持在1:8。

  在这里,把老师称为“管带”--他们的职责已经超过了严格意义上的老师,他们24小时和学生在一起,吃同样的饭,睡同一个宿舍。他们既是老师,又是父母。现在学校提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这里,二者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工作室提出了精良管带和有效管带的要求,强调老师要“盯”、“管”、“抓”、“查”。

  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在管带老师的视野范围之内,老师没有办公室,办公桌都设在教室中。

管--管学生学习、生活中各种细小的琐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前不久,在一次卫生检查中,检查人员发现,有一位学生把湿毛巾放在了储物柜中,由于长时间没有人发现,放在里面的衣服都发霉了。这明显是管带教师没有管理到位。学校立即向那位同学及其家长道歉,并且免去  该生一个月的学费。而且,管带教师将受到处罚。处理意见作为通告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

  抓--抓学生散漫的地方,对他们进行纪律约束、作风养成的教育和训练。

  查--查教育训练的结果,使学生逐步养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良好习惯。工作室的老师用“还课制”来检查学生的训练情况。鼓励学生自己讲课,讲给老师听,这样老师就能在学生“讲课”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点评。

  教师的辛勤劳动和付出,去掉了孩子身上的一个个毛病,使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

  训练处王处长管理的学生都称他为“老爸”,而他已经几个月没有回过家,没有见过自己的孩子。

  学校每天都会发生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学生的转变和成长历程,这些故事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回报,也是老师继续前进的动力。

  戒律教育

  2003年元月6日,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来了一个名叫小秦的14岁男生,因迷恋网吧而经常逃课且屡教不改。于是他的父母将他送到了工作室接受训练。

  小秦不能适应工作室严格的纪律和艰苦的训练,要求回家,父亲因心疼儿子也想把他带回去,但秦母不同意。徐向洋和其父母一起找小秦谈话,但是,小秦不但不听劝,还恶语顶撞父母。在耐心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徐向洋便用戒尺对小秦实施了惩戒。小秦因惩戒而受伤。徐向洋立即将他送往医院并决定医药费全部由校方负责。

  但是,在没有得到医院的诊断之前,秦父便认定小秦被打骨折,向警方报了警。

  在全社会都在声讨教师体罚学生的今天,小秦的事情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记者初到淮安,就见到当地一家媒体关于这件事情的连续报道。

  尽管小秦最后被诊断为“软组织轻微伤”,但是,警方的介入和媒体的关注使徐向洋训练工作室的“戒律教育”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

自从办学以来,徐向洋一直坚持他的“戒律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打击教育、戒律教育等多种教育手段的灵活运用。戒律教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教育中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现在对那些‘差生’的转化也极为有效。”

  训练工作室顾问范学军老师对“戒律”也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我们祖宗留下来的这种惩戒方式,表面上看起来很残忍,但是从中医的角度讲,打手心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皮肉之苦之外还有很多好处。”

  惩戒和体罚一直是教育界的一大焦点问题,徐向洋训练工作室也照样不能回避这一问题。如何看待戒律教育,它应不应该被列为“体罚”而被禁止?徐校长也承认,“惩戒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它一定要把握分寸,恰到好处,且不可滥用。”那这个“分寸”该如何把握?也许还有一段漫长的探索之路。 

  昂贵的学费

  在训练处的墙壁上,记者看到了一张收费标准表。建校费:3000元;学费:初中1500/月,小学1200/月,学费按季度交纳。另外还有一些住宿、被褥费用和押金。粗略计算,一个学生来学校一次性交款就近万元。这样的价格恐怕一般的工薪阶层负担不起。

  从实际情况看,来到这里的学生大多都出自比较富裕的家庭,还有很多是高收入家庭。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无法接受这里的教育。实际上这是一所“贵族学校”。

  对于这个问题,学校顾问范学军的看法是:“我们的学费是偏低的,因为全国有几千万‘差生’,而‘择差教育’的资源却十分稀有。目前只能让那些能够付得起钱的家庭的孩子接受我们的教育。至于如何让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就是教育公平问题,这是政府应该考虑的事情。”

  徐向洋并不否认自己要赚钱,而且要赚大钱。他认为:“钱掌握在教育者的手中,掌握在我的手中,终归还会投在教育上,对社会是有益的。我的个人账户上没有一分钱,这是众所周知的。”

  未来之路 

  随着徐向洋训练工作室的成功,它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包括有钱的老板、各地的教育部门都邀请工作室到当地开办分支机构。面对名和利,工作室的领导头脑冷静,徐校长说:“我们现在不打算开设分校,工作室有太多个性化的东西,开分校未必能够办成现在的样子。目前的重点是全心全意抓好教育质量,质量是头等大事。”

  即使不开设分校,现有的规模也在飞速扩大,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加,工作室已经面临着如何在规模增大的基础上保证教育质量的考验。

  启 示 

  据全国少工委统计,我国现有“差生”5000多万,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的人口。如果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和训练,不能掌握一定的技能,将会对社会形成压力,造成资源浪费。这对于21世纪中国的发展和数以千万计的家庭以及这些孩子的前途,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所以,把“差生”教育好,比培养优等生意义更重大。而现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不能解决这个“差转优”问题。

  徐向洋训练工作室正在探索着一条新路,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既在为学校教育“打补丁”,又向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但是,5000多万的“差生”不可能依靠一个徐向洋训练工作室来教育,而且,它自身也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做这个工作,为这些“差生”寻找出路,为社会减少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