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园漫议:走出师荫

时间:2022-04-13 18:59:4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园漫议:走出师荫

                                         王淦生

 

   哲人到底是哲人,他们看问题似乎总要比常人看得穿,看得透,他们对待一些问题的见解往往也较常人更能切中肯綮,给你以“举一隅而反三隅”的启示。 

  近日读书,偶然看到了鲁迅先生的这样一则轶事:三十年代,著名文人许寿裳丧偶,作为知交的鲁迅先生对其及其幼子并非一味地予以抚慰,在给幼年失侍的许公子的吊唁信中,鲁迅先生翻古语“妇人虽弱,有子则强”之意而用之,谓之曰“幼子虽弱,失母则刚”,劝勉他从丧母之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在失去了母亲的呵护的情况下更好地料理自己,更勇敢、更坚强地对待生活,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创美好的人生。 

  母爱,诚为人生之初温暖与快乐的源泉。但我们总不能永远将自己笼罩在母爱的氛围中而越不出雷池半步,我们毕竟需要走出母亲的羽翼,去开辟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地倚赖着母亲的疼爱、父辈的遗产或是祖上的荫庇而活着,纵使活得有模有样、滋润无比,恐怕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继往”的巨人而实为“开来”的侏儒,其对社会对人类终究难有大的作为。从这一角度来看,幼年失侍虽是极大的不幸,但也能促使我们更早一点自立。由此观之,鲁迅先生此番慰勉与那种怜悯同情相比,实在是高出一个境界。 

  由此,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的教育。 

  应该说,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可教育方式却是对“师承”之法情有独钟。虽说老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低得可怜,但不少的书香门第还是将“师”列在了“天地君亲”之后,成为供桌上的“五魁首”。而且小孩一旦拜师,便会将自己的身体灵魂整个儿纳入先生的“势力范围”之下,乃至于终身难以挣脱。所谓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语便昭示出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思想的专制性与残酷性。而从这种专制的教育机制下培养出的学生是什么样,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倘若恩师头上的光环特别耀眼,或是求学者自身的素质稍差,恐怕就会一辈子被笼罩在自己恩师的光圈里出不来;而那些稍稍出息些的(即荀子所谓的“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者)也只不过是出落成了个“小某某”或“某某第二、第三”(这“某某”指的是恩师的姓名、笔名、艺名等)之类,学成之后反连自己的姓名都丢了,这实在是做学生的莫大的悲哀。而如此教育方式的后果正如鲁迅笔下的那位九斤老太所下的断语:“一代不如一代”。不信请看,老庄之后,几千年来,又出过多少出类拔萃的道学大师?孔孟之后,两千余载,又有多少超越其祖师爷的大儒? 

  时至今日,尽管教育改革的春风一遍遍劲吹,但欲一举扫清人们头脑中因袭的教育思想和陈腐的教育观念,恐怕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或者说这种思想观念在一些人那里只不过是换成了另一种形式出现而已。虽说我们的教师不会再以“师父”自命,但头脑中“终生为父”的观念似乎还是坚不可摧的。具体表现便是牢牢地把握着眼下的这“一亩三分地”的绝对主权。在学校这块绝对属于教师的领地里,老师可以任意地去“塑造”你的灵魂乃至前程,你却没有丝毫自主的权利;老师提供给你各种“标准答案”,而你没有(也毋须)自由思考的权利;老师灌输给你各种“罐装”的思想,而你只有全盘接受的权利……如此教育方式下造就出来的学生,欲求其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继往”可能不成问题,而希望他们富有创造性地“开来”,恐怕很难。 

  细想想也难怪,两千多年前我们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子便是主张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而几乎同时期的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却倡导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相比较,也就不难找出西方世界何以多改革创新之士而我们何以不乏因循守旧之徒的原因了。其实,倒是民间流行的那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更能道出教育的真谛:教师终不过是一个指点门径的领路人而已。指望着荫庇学生一生,怎么说也是夸大了教师的功用。(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