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新作文》主编赵学文谈作文的重新定位问题

时间:2022-04-13 19:09:5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新作文》主编赵学文谈作文的重新定位问题

                                   本报记者 张白

呼唤个性化作文的时代潮流--《新作文》主编赵学文谈作文的重新定位问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讨论、研究、颁布和实施,我们已经看到当下语文教育对人文性的日益强调和突出,这是教育日益深入现代本质和回归教育原始含义的一个表征。但在语文教育这一大系统人文性的统摄下,我们却很少有人研究作文这一支部的新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前几年,社会上兴起一股“新概念作文”之风,这可以看作是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一种先发性的呼喊,对我们重新审视当下学生作文的教育实绩和写作实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照和依据。但是,鉴于“新概念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过分地追求语言、形式的另类,对内心苦愁的过分关注,以及缺乏理性带来的泛社会批判倾向),要求我们对新时期的作文进行再思考。《新作文》杂志提出的“个性作文”,针对的就是这一问题。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新作文》主编赵学文。 

  赵主编谈到,《新作文》杂志提出的“个性作文”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既对目前流行的所谓“新概念作文”和“创新作文”中的一些难以回避的理论盲区进行了反拨和调整,又从本质上呼应了新世纪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要求。从本质上讲,它是当下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一个自然的衍生,它必将廓清新时期作文教育的各种误区和盲点,进而为我们新时期的作文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赵学文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作文概括为“共性作文”,共性作文作为几代人的表达方式,它看似无形,实则有许多僵化的东西。 

  中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即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所以几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一直非常注重文章所传达的思想道德倾向,而对个人的独到思考和精辟见解却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具体到学生的作文,它同样印上了这种胎记。学生作文,其实并不需要负担过重的使命。 

  为此,《新作文》指出:新时期的学生作文必须克服共性作文的一体化模式,独立地思考,个性化地思考。 

  提倡学生在作文中进行独立的思考、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个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利,是《新作文》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这一类文章在《新作文》杂志的各个版别中得到了充分的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一是刊发在2002年《新作文小学版》第四期“作文新星座”栏目中的《生物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是湖南株州的六年级学生张亚青。小作者将他收集的自然界众多生物的进化现象罗列、组织成文,虽然会给人枯燥、乏味甚至是抄袭的感觉,但我们作文的内涵永远都不是局限的,它的视野应该不断地得到开阔和挖掘,我们从中看到了学生写作值得倡导的一种方向,那就是让孩子们写研究性的论文,激励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这对新世纪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素质。另一篇是刊发在2002年《新作文高中版》第五期“特别推荐”栏目中的《我们中国安全吗》,作者是浙江嘉兴的高二学生朱巍。这篇作文首先值得推崇的是思考的勇气--这种问题很少有人想,能敷之成文者就更少了。其次是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作者在查阅了很多的书籍的基础上,自己进行判断、整理,生发出独立的见解,这一过程即是素质教育体现的过程。再则,是一种大气魄。现在的学生写作关注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狭窄,在自己的圈子里伤感抒情的多,缺少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关爱情绪。这篇文章,在说理的同时,情真意切,充斥其中的正是孟子所言的浩然正气。 

  按照传统教育对作文的理解,这两篇文章不仅不是好作文,还有可能不被称为作文,当然更不会获得作文杂志的亲睐。但《新作文》杂志做到了。《新作文》的编辑们自觉地实践着他们对于个性作文的追求。 

  批判是独立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既然提倡学生作文要进行个性化的思考,批判的问题就无法回避。但是,提倡学生作文中的批判意识在先前的语文教育、作文理念中是无法想像的。这就势必要求我们重新以作文的角度来定义“批判意识”。“批判是对既定规范的怀疑和反思,从真理意义上讲,思想的价值也就在于质疑和批判,在于它的现实针对性。而目前对学生思考有所表现的议论文,却不是注重思考,而是注重论据的堆积,人为地制造排比,生硬地增加事例,缺乏现实针对性,是一种虚假的思考,抽象的思考。一次议论文的经历,不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和不合理现状斗争、追求真理的行为,而是虚幻地树立一个假想的敌人,然后借助空洞的语言赤手空搏。” 

  赵学文指出,在思想单一的前提下,学生作文的情感必然是单一的,缺乏生命的灵动和鲜活色彩。从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新鲜的散发着无限热力的生命,而往往是平面的具有统一模式的仿佛在同一把剪刀下裁出的纸人。不敢倾诉心底生命的律动,不敢正视个人的隐私,不敢喊出爱与恨。 

  针对共性作文情感单一化的状况,《新作文》一直致力于学生个体情感的本真呈现,推崇个性化的体验。如果说共性作文教育强调群体客观关照--“观察生活”的话,那么,个性作文教育则应突出个体主观反应--“体验生命”的重要性。在生命面前,“体验”的态度是深入的,而不是表面的;是“穿透”生活而不是“表现”生活--缺乏“体验”就无从谈起对生活的表现。只有从自己的命运和遭遇出发来感受生活,才有可能获取生活中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碎片”;只有交织着自己的情感、个性、和对命运的理解的生活的作文,才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作文;只有这样一种生活的个性作文的写作,才能成为塑造人格的关键性力量,作文才不是无用的,而成为健全个体心智、完成强健人格的最佳方式。 

  《新作文》取消了带有强烈的矫情、伪饰、无病呻吟倾向的传统作文的刊登权利,将它们对学生阅读的影响降低到了尽可能低的程度,而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到了挖掘、培养那些尽显个性的作文作者身上,全方面尽心编辑(个人资料、个人照片、写作心得、点评、编辑留言),以他们为旗帜来带动当下校园写作走出个性封闭的小屋,抒发自己的内在生命体验和本真情感。 

  在《新作文》杂志的各个版别中,具备本真状态情感的个性作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其中,不仅有自己的爱和同情,而且有内心的忧郁、苦闷和对丑恶的憎恶;不仅有年少时的那种朦胧的个人情感,而且有对家庭、社会、人类的大关爱;不仅有宝贵的童心、年少的热情和激情,而且有深入内心的理性反思和强劲的个人意志力。 

  《新作文》杂志中刊载的这些文章,反映出了21世纪少年应有的气质魄力和敏锐触角,他们对既有的写作传统漠视个人情感的倾向进行了勇敢的挑战。它们不是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文章,也不是那种四平八稳、套话连篇、缺少个性生命体验、引不起任何触动的文章;在这些个性作文中,你找不到中庸与平静、找不到虚假的轻盈和婉约,当然更找不到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从这样一些个性的文本中、从这样一种富有生命质感的少年心灵里奔涌出来的,是对历史、社会、家庭、人生的深邃体验和不懈追求。你会感到生命意识恍惚不定的流动,你会觉得时空超常旋转带来的思路的支离破碎,但你没有理由怀疑它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也是作文的真实。 

  思想、情感的单一化,是学生作文思想和内容上的致命硬伤,这比较容易看到。但是,学生作文语言的“软弱性”现象却为大多数人所忽视。学生一旦选用具体的语言,本应具备一定的个性化色彩,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共性作文在语言方面却呈现出一种固定化的模式。“月亮”一语就必然暗示忧伤,“松树”一出就必然指向崇高。长久的积累之下,作文中的语言神经日益萎缩,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丰富的象征系统:父亲一词背后有伟大,苦难,慈祥,教训--惟独没有同情、批评、哀伤、亲情的欢娱,而像这样的语言系统还有很多。 

  在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方面,《新作文》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关注学生的言语。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群体性的概念,它带有传统、约定俗成和先发的特性,即我们一出生,一开始写作,面对的就是现成的具有规范属性的语言。而言语,则是个体基于自身生命体验之后在表达过程中所取用的适合抒发内在激情和想像的语言,它的个性化色彩理应得到重视和关注。为此,在学生的个性作文中,应该注意在教习语言的同时关注言语。此外,《新作文》认为对作文形式的重视也是个性化作文表达的要义。这里的形式不是传统意义上讲的记叙、说明、议论等写作样式的简单划分,而是作为作文本身有机的重要组成的“形式”。对形式因素的重视,即注重学生对于作文技巧的创造性。从2001年起,《新作文》举办的“放胆作文”大赛越来越深入人心、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即是其引领作文个性化表达的重要实践。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