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鉴赏(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3 19:18:0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诗歌的鉴赏(教师中心稿)

杨志宏 

古代诗歌的鉴赏(教师中心稿)

复习目标

    一、 明确考试要求及题型特点;

    二、 了解古代诗歌的一般艺术特点;

    三、 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复习设想

    诗歌鉴赏题是一道考查学生文学积淀的综合性试题,题型由以前的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加大了答题的难度。作为该专题的第一轮复习,结合考试要求总结古代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一般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才能去探讨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然后,补充诗歌鉴赏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答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 明确考试要求及题型特点

    文学鉴赏能力是高考要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文学性有加大的趋势。《考试说明》中对文学鉴赏的考查要求很明确: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从题型看,诗歌鉴赏由原来的选择题变为简答题,其难度自然增大了。

   二、 了解古代诗歌的一般艺术特点:

     1、 形象

    诗中的形象一般指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它是营造意境的要素。它既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也指诗中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例题(一):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

(1)、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统一的意境。这种意境的特征是什么?

(2)、这种意境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方法小结:把握诗歌形象特征,揣摩优美意境。

     2、 语言

    由于作家的生活阅历、感情气质、艺术修养等不尽相同,因而在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古诗的语言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般有清新、质朴、绮丽、含蓄、简练等。

例题(二):          题 君 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简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方法小结:咀嚼诗歌精练语言,品味语言独特风格。

例题(三):          采 莲 曲

                       刘方平

          落 日 清 江 里,荆 歌 艳 楚 腰。

          采 莲 从 小 惯,十 五 即 乘 潮。

(1)有人说第二句中的“艳”一字传神,耐人寻味。为什么?

(2)本诗中作者是怎样逐层写采莲女的?

    3、 表达技巧

    我国古代的诗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们的作品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常见手法:

   (1) 抒情手法:

   ①直抒胸臆。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②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如《山居秋暝》;托物言志,如《石灰吟》;怀古伤今,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例题(四)         题破山寺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本诗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表现手法:

    ①、衬托。在诗歌创作中,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例题(五)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简析本诗的衬托手法。

    ②用典。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传递作者丰富的思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题(六)           小   重   山  

              岳飞

  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时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下阕结尾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例题(七)

                       摸  鱼  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亭山,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②娥眉曾有人妒:指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

(1)、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什么?

(2)、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方法小结:分析鉴别艺术手法,明辨其艺术效果

     4、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包括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感情两方面,对于思想内容的理解,要在品析诗句的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去理解,同时还要了解诗中典故的出处及内涵。综合以上各个方面,才能去探析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要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了解诗人处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就必须了解石头城是南朝时的繁华都城。因此,准确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要知人论世,寻典溯源。

三、 课堂练习:

例题(八)(2002年全国卷试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例题(九)(2002年北京卷试题)

                    登鹳鹊楼     

                      畅 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