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走向何方(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23:1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走向何方(网友来稿)

高振千  

语文课走向何方(网友来稿)

  

    某市中学语文青年教师研究会会员大会暨中学语文学科第三次教学研讨会在某县城中学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听课,听课向来是一些语文教学研讨会的主菜。这次研讨会总共听了五节课,依次为《八只小猫》、《白杨礼赞》、《过万重山漫想》、《致橡树》,其中两人上《八只小猫》。五位老师或是市教坛新秀,或是市优质课评比中获过奖,可以讲他们都是全市中学语文教育的精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该地区中学语文的教学水平。这次研究会根据设定的中心应该是:记叙文的阅读和学法指导。前两篇为初中课文,后两篇为高中课文。执教老师为四女一男,年龄大约都在三十岁以下。 

公开课历来都重视导语的设计,注意课题的引入。第一位先拿出四件工艺品让学生看了一眼,然后写下题目“八只小猫”,相当勉强,有一种油水分离的感觉。第二位由英语中的“中国”即“瓷器”说起,并展示五只瓷小猫,后板书课题,比较自然,却明显模仿别人。第三位大概是为了突出政治,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使馆”说到“白杨礼赞”,相当牵强。第四位说《过万重山漫想》能否改为《过万重山》就算导入了。第五位说“美即诗”、“诗是文学的灵魂”,后板书“致橡树”。除了第二位贴切一点之外,其他几位都不那么精彩,仅仅是一种游离于内容之外的形式,纯粹是做做样子罢了。其实,作为公开课来说,学生们一般已经知道要上的课文,还需要假惺惺绕圈子导入吗?自然也就激发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些文章总是把“导语”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不恰当地夸大了导语的功效,于是有人绞尽脑汁地编排导语。 

导入新课之后,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带着一连串的问题默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其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所提的问题,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段落,好让老师接下来讲解分析。找不到没关系,老师可以一步一步地引路,直至“请君入瓮”。读课文或听课文要不要带那么多问题?如果你不列出几个问题,再让学生读课文,肯定有人说你是十足的外行。我们平时的阅读都带着问题吗?想必不是,也不可能。带着问题去听读课文却是语文课惯用的伎俩。学生边听读边思考,让学生开动脑筋,多好的愿望呀。这样一来,听读时就难以仔细欣赏课文了。因为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要留意与问题有关的语句,这就难免破坏文章的整体感,此时的课文已经被问题肢解得支离破碎。当然,听读课文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一定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太急功近利了。从某种意义上也就难免破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章的艺术性。倒不如让学生放松心情,从容地把课文读下来,然后请学生自由地谈谈文章读后留下的印象: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哪些方面引起你的注意?听读课文时有无遇到疑难问题?指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分析。至于问题“怎样的八只小猫”、“找出作者写喜爱小猫的语句”、“划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句子”、“找一找,哪些句子表示作者过万重山展开思想的”、“‘致橡树’的爱情观”,教师在先入为主,也就是说,既然你听读了课文,你就得这么做,不容许你有别的思想,只能顺着老师的思路去读课文。这实际上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把学生引入已设定好的圈子里。学生就失去了阅读的个性,只是为应付老师而被动地阅读。幸好,我们平时的阅读随意和散漫,凭兴趣借文本的吸引力。否则,天天带着问题去读书看报,也太累人了,不知要吓走多少读者。 

第三步很自然地要为落实教学目标或知识点进行重点语段的阅读和分析。《八只小猫》对小猫的描写在第二段,从直接描写到间接描写,从小猫的外形(大小、姿 态、毛色),写到神韵(简直是个孩子),再写到情态(不可分割的一个集体),这样分析好象抓住了重点,讲明了知识点。但为了讲深讲透某些关键字词,漏洞就出来了。教师问:“为什么八只小猫简直就是八个孩子?”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教师就自圆其说:“猫的眼睛像小孩的眼睛。”把神似说成形似。“祖母特别是外祖母却蓦然发现她的小孙孙正在里面”,为什么这里用了“特别”一词?老师说:“因为外祖母更喜爱小孙孙。”此言差矣。老师要求学生用四个字概括八只小猫姿态的特点时,当学生说“千姿百态”,老师说“太夸张了”,因为学生未说出老师所企盼的那个成语。学生们还来不及回味,就要学生背诵;学生只能照本宣科回答提问,不会思考和概括,则要学生编一个童话,这也太强学生所难了,于是也就不可能会产生所谓的“未来童话大师”。尽管是两位个性各异的老师同上《八只小猫》,但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抓住课文第二段进行讲读,就连板书内容和格式也差不多。 

学习《白杨礼赞》就专门分析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那一段。外部形态:干(正直)、枝(团结)、叶(进取)、皮(质朴);内在气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合起来是“力争上游”。然后研究“四个反问句”,研究“树--人--精神--礼赞”的象征意义。茅盾先生写的其它段落就没有用处了。这篇散文你再听其他语文老师上,也是这样的教学思路。尽管不是同一个老师指点,尽管所处的地域相隔遥远,但这种教法很多人在套用。毕竟教学参考书上说的是一个调,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一些花样,不变的是参考书上头头是道的说明和提示。由于《白杨礼赞》的结构艺术和课本的单元教学要求无关,茅盾先生在此文中精心营造的起承转合和气势情态就没人去理睬了,这也就难怪不少老师把整篇文章割裂开来。老师还提议用分析这篇课文的方法去欣赏朱自清的《春》和《绿》,让人深感不安。尽管有的文章话语结构差不多,但用模式化的阅读方法去赏析不同的文章,这也太简单化了。 

《过万重山漫想》因为要讲解这篇文章是如何“想象展翅”、“神思飞越”、“思古议今,展望未来”、“面对新长征作者得到什么启示”。于是,教师不得不努力去发掘一些重点语句来解说这些问题,好让学生于这“经典”之中学到一点东西。教师先和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体裁作一番判断,竟说出“不是游记是散文”的结论,而且是“哲理性散文”,令人目瞪口呆。接着让学生去找“表明作者思想展开的句子”,于是所谓的重点句“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被抓住了。不用说文章又给“腰斩”了。随后便围绕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如“无边无际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又想到了什么?”、“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什么时候?用什么交通工具?想些什么?”、“为什么他不知道,也没有想?”、“哪些词语说明摧山坼地?”、“世纪末作者再过三峡还可能想什么?”老师讲一个问题,学生看几眼书,然后回答,如此循环往复。且不说这些问题如何繁琐,单就这一问一看一答的“启发式教学”又有几多意义?学生不可能从从容容地去读课文,去感悟课文。至于《过万重山漫想》能否改为《过万重山》或《漫想》的提问,是否有些无聊? 

《致橡树》这篇文章,老师范读全文后,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情诗”,大概为了活跃气氛,便要求学生们“讨论讨论爱情”,便分别提问男女学生“自己心目中的‘爱人’该具备怎样的品质”,或许还想让学生树立诗中所描写的爱情观:相互独立平等、相互依存、紧密结合。可学生毕竟尚无爱情经验,况且对高中生来说爱情是个敏感的问题,所以讨论就展不开来,倒是该诗表达的爱情观学生对答如流,因为课本上“自读提示”已注明了。接着,要求学生边朗读边听老师讲解。读是必要的,通过读才能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但解诗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吃力不讨好,诗要用心灵去感受的,意会比言传好。老师明白这个道理,却又犯这一错误。诗的内容越是与读者情感体验相近,领会越深刻。否则,最多的解释也苍白无力。诗歌教学最好还是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品味诗的意境,再引导学生去理解诗的艺术魅力。这样就不致于纠缠在“为什么用‘橡树’象征男性,用‘木棉’象征女性”所谓的问题上了。 

综观以上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课已突破“生字新词--分段概括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僵化的教学模式,这是值得庆幸的。但是,                                                            

又不无遗憾地看到,语文课又陷入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只分析重点语段重点词句,开头结尾可以不顾;只围绕所谓的教学目标或知识点讲深讲透,文章的艺术之美、情趣之美荡然无存。由此可见,语文老师上课太拘泥于教学参考书和课本上的知识点及其说明了。教师没有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赏析文章,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语文教学遭受应试的束缚,也正是语文教育的悲哀!什么时候课堂教学少做作多自然、少束缚多开放,语文教育才会发生转机。语文课的评估不能单凭老师教了什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语文课堂教学尽管这法那法屡见不鲜、层出不穷,但能推广开来的又有多少呢?难道让学生考个好分数就是得法? 

这就是令人忧心忡忡的语文课的一种过程。 

语文课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