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酒肉香,还是酒肉臭(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3 19:41: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是酒肉香,还是酒肉臭(教师中心稿)

江苏省海安农业工程学校  陈志祥

是酒肉香,还是酒肉臭(教师中心稿)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杜甫诗中的名句。何兆同志所写的《为“朱门酒肉臭”正义》(载《语文知识》1991年第2期)认为,将名句释义为“一边是帝王之家的酒肉臭,一边是黎民百姓冻饿而死在路上。”不准确,应该释义为“一边是帝王之家的酒肉飘香,一边是黎民百姓因寻找填肚子的东西而冻死在路上”。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提出拙见,与何兆同志商榷。

     何文说:“此诗是天宝十三年十一月写作的,酒肉在这种寒冷天气中是不可能腐臭的。从‘路有冻死骨’一句可看出天气的寒冷,既然天寒地冻‘冻死人’,就不可能有‘酒肉腐臭’。”

     初看上述观念,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牵强附会的痕迹。我们知道,“肉”在寒冷天气中不容易腐臭,但不是“不可能腐臭的”。如果“肉”真的在寒冷天气里不可能腐臭的话,那么,将人的尸体放到寒冷的陕西奉先县去,不就达到保存尸体的目的吗?事实并非如此。我认为,在寒冷的冬天,在“肉”不易腐臭的季节,而“朱门酒肉臭”更足以说明朱门“酒肉”之多,摆放的时间之久,更能揭露封建帝王的奢侈,更能衬托百姓之苦,更能显示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危机严重的社会现实。

    何文还说:“再者,单看‘酒肉臭’这三个字,也能发现“臭”释为:腐臭的不准确。因为‘酒’是愈陈愈香不会腐臭,把臭理解为腐臭是不合乎逻辑的。”这更是主观臆断。首先,“酒”不都是愈陈愈香不会腐臭;只有白酒如此,其余的酒时间长了就可能变臭。如糯米酒等。唐代人喝的是什么酒呢?据有关资料表明,唐朝时还没有出现白酒。白酒,又称白干,烧酒,系用粮食或米而发酵蒸馏制成,酒精的含量较高,甚至能点燃。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中国的白酒产生于元代。该书云:“烧酒非古法也,自元间始创其法。”因此,杜甫诗中说的“酒肉臭”中的“酒”不是白酒,而是米酒之类。此类酒可以“臭”就不奇怪了。

    何文还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证明“酒肉臭”的“臭”是好的气味,可释为“飘香”,这也显得牵强。因为“其臭如兰”中的“臭”释为“香”,不是“臭”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语境决定的。因为这是比喻,本体是“臭”,喻体是“兰”,这里的“臭”是用其本义“气味”,而“香”是相似点,省略了,如补全了应是“其臭如兰(香)”也就是说“它的气味像兰花一样香”。

    综上所述,“朱门酒肉臭”中的“臭”,不应该读xiù,也不应理解为“气味”,更不应理解为“飘香”;而应读chòu,应理解为“香”的反义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正确释义应为:“一边是豪门贵族家里洒肉腐臭,一边是黎民百姓冻饿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