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43:5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中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网友来稿)

卫孔  

农村中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网友来稿)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一种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课程条件下的新型学习方式,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信息相对闭塞的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如何应对这一学习方式?笔者就此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研究性学习及其意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某些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启人心智,开发和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提高分析、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从权威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由被动的承受者转向主动的探究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北京教育学院博士季苹说:“研究性学习使教育的基本观念在转变,过去我们认为知识是由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知识只有在热爱中、在探索中才能有活力,有生命。”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以往的教学目标,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而做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尝试研究性学习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手段。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一般要求。与以往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看重过程而非结果,重

在运用而非记忆,重在亲身体验和感悟、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的经验,重在全员

参与、而不仅仅关注少数尖子生参赛获奖。

    2、组织形式。以小组合作形式成立课题组开展探究动居多。课题组一般由3-6人组成,自主从中推选组织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聘请有专长的本校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为指导。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课题组成员有分有合,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3、一般程序。①开设讲座,搜集资料;②分析资料,组织选题;③成立课题组,制定计划;④分工协作,展开研究;⑤汇总结果,分析数据;⑥撰写研究报告;⑦组织或参加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

    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藤桥地区土壤成分分析和施肥对策》课题研究时,就对藤桥地区做了分析,藤桥是一个集中农产品种植(特别是短期的瓜菜种植)的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瓜菜的种植。因此,研究该地区的土壤成分和科学施肥会更大的促进农产品的丰收,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开设讲座、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组织选题这两个程序时,就组织学生搜集和分析了藤桥地区的现状,让学生明白进行研究的意义。学生绝大多数出身于农村,能够为父辈做一点事,他们兴趣大增,一副欲欲跃试的样子。当场就制定了课题,具体分工。一组负责对土壤的分析,一组负责进行科学施肥。

    研究的重点是土壤成分的分析和施肥问题,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实验,但实施起来涉及的面很广,如采集土壤样本、联系植保站测土壤、落实各种肥料等。为此,这两组同学参考了高二《生物》课本,高一高二《化学》课本,《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植物、化学章节及其它资料,并向有关化学教师、生物教师和植保站有关人员请教,请其指导。这样,通过分工协作展开研究,最后汇总形成论文。

    三、农村的困境与出路。

在农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相对于城市来说,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学生知识基础普遍较薄弱;其次,信息来源渠道窄,收集资料难度大;再次,科研经费短缺,技术条件落后;更重要的,还有教师的观念以及指导的能力等等。相应的,也有有利的一面,主要是:学生更亲近大自然,动手机会更多,也更信赖老师。对此,我们要正视问题,扬长避短,要结合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实际选择研究课题,同时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结合课程和当地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寻找学生感兴趣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能力。

教师更新观念是关键,现在不是要不要搞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而是怎样搞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课程要求,可以选择一些面向大自然、面向农业生产的课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草场、溪流、果园;通过亲自动手弥补经费不足;教师更多地担负起收集资料的责任,并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影响力。

    我校一位化学教师就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按照以上原则开展研究。学生欢天喜地,兴趣极高,在教师指导下形成论文后,参加市里评比获得一等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研究性学习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四、进行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题是关键。选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败。选题应有的放矢,与课文相结合、与学习目标相结合,研究内容为课文服务,又延伸于课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的课题越小越好,方便学生操作,也方便教师的指导。在学生完全学会研究操作之后,才适量加大范围,最终放手让学生自行操作。

    2.自主不是放任。研究性学习虽然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探索问题,但是中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正处于求知阶段,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知识结构也并不完善。不能就此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放任自流,否则只能徒有其表罢了。

    3、及时总结。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对某一课文或小的专题研究学习之后,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及时交流,及时激励,让学生保持“高昂的斗志”。不能教师一布置,就任由学生独自完成,三个星期、个把月之后才检查,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今后再开展类似的活动,学生就会丧失了热情,导致研究性学习半途而废。

    “不管前边是万丈深渊,还是地雷阵,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才能让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农村中学开出灿烂的花朵。

作者邮箱: weiko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