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成人标准随便修剪儿童

时间:2022-04-13 19:52:0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别拿成人标准随便修剪儿童

杨琼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却依赖于成人世界。作为大人,作为教育者,我们该以怎样的眼光来看待儿童,以怎样的思想行为来引导儿童,来完成陪伴儿童成长的使命呢?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晓东博士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尽管人们对刘晓东的观点有不少看法,然而,他的观念却为儿童文化语境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儿童是成人之父的隐喻

  在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中,儿童是作为“假想敌”出现的。他们调皮捣蛋,是等着被大人“修理”的对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然而,刘晓东却强化了西方教育学家对儿童的敬畏,强调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从根本上奠定了大人从内心对儿童产生尊敬的基础。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认为,人的胚胎发育是人类产生以前整个生命史的复演。而黑格尔的精神进化论认为,个体儿童期的十几年时间复演了人类的文明史,完成了人的本能、潜意识层面的形成。该观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既然如此,则儿童的发展是我们祖先发展的一个缩影,儿童期实际上是由成人的历代祖先构筑而成的,我们的童年来自于我们的每一位祖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可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儿童是成人之父”也在另一方面不知不觉地体现在我们的思想中。很多人都有恋乡情结和故土情结。故乡是童年生活的所在地,回到故乡,不正是回到我们的童年,从童年中寻找先辈精神的慰藉吗?这也解释了鲁迅何以在落魄时候会写出《朝花夕拾》。同样,童年的无意识天性也是拯救人类异化的一个工具。《皇帝的新装》中,是一个纯真的小孩揭开了成人世界共同维持的骗局。儿童不懂事,因为这时他们只是形成了人的无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则要通过以后的多年教育和社会历练来逐渐形成。但无意识、本能的东西总是比意识的东西更强大。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当文化的发展偏离正途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出来纠偏的总是集体无意识,总是人类深层的天性。所以,“如果整个文化全面被异化了,我们就回到儿童那里去”。

如果从哲学层面和进化论层面理解了“儿童是成人之父”,那么,在我们的儿童教育中,大人首先就应该放低姿态,尊重小孩的野性,理解他们的不懂事和本能欲望,不以强制手段压制他们的天性。儿童的天性是人类祖先的精神发展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大人又何必以成人世界、文明世界的规范来要求儿童呢?

教育儿童要学会耐心等待

  儿童的成长可分为三方面:植物性的成长,主要表现为肉身的发育;动物性的成长,即本能和无意识的成长;人独有的精神(意识)生命的成长,主要靠文化熏陶来完成。其中,前两者是后者的根。而儿童时期主要完成的是植物性和动物性成长的任务。但是,这两种成长是内在的、自发产生的,不需要人为的干涉。正如蚕结蛹成蛾,从外表上看,蛹是静止休眠的,其实它的内在正发生着生命的变化。儿童其实也正处于“理性的睡眠期”(卢梭语),在大人看来,他们外表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实际上,在儿童的内心中,正逐渐地完成他的动物性成长。大人看不到这一点,常常粗暴地去干涉儿童内在的自然成长过程。蚕在成蛹的时候,暂时不需要外力的介入,只要等待就能看到生命的奇迹;同样的,儿童教育也要学会等待。

  但是,现在的幼儿教育,很多大人正迫不及待地要儿童成才。刘晓东在书中抨击了几种社会现象。例如,由王财贵发起的“少儿读经运动”,指出儿童教育应该回归到中国传统教育中去。这是有违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一味强调外部信息的学习,而忽视儿童内发性的成长,实为舍本逐末。而图书市场上流行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其背后的动机更需三思。成人世界里逐利的欲望通过市场过早侵入儿童世界,其中也有教育界人士的见利忘义,推波助澜。

  卢梭在《爱弥尔》中这样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是的,最彻底的人本主义就是自然主义,一切发展都是自发的。面对儿童的成长,大人应该有耐心,不要太功利化,要学会等待,等待儿童完成内在成长,不去打扰其破茧的过程,这同样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童年并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面对儿童的成长,大人除了等待,真的就无能为力了吗?不是的。这要看大人给予儿童怎样的教育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年要招收一批6岁的孩子,对他们进行10年的教育。而一个孩子的母亲说:“小孩子还来得及去坐教室,先让孩子去过一过他的日子吧,不忙上学。”这朴素的话,却道出了深刻的思想,引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深思。还未完成内在成长的儿童有他们自己的世界,蓝天、草地、池塘皆是儿童的乐园。而严谨规范的学校生活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异己的世界。儿童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就像鱼离开了自然水域而进入了鱼缸,牛离开了草地而进入了牛棚。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尊重儿童天性,创办了一年的“蓝天下的学校”,看晚霞、摘葡萄等都是他的课堂教育内容。他那一年的学前教育,充分满足了那些6岁儿童的成长需求。

  儿童教育中,学习是手段,成长才是目的。学习取向是以牺牲儿童的成长和生活为代价的;而成长取向是以儿童的生活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儿童的成长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的。成长取向看重的是儿童的内发成长,即儿童的身心发育。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更因为它本身就是真正灿烂的、不可重现的生活。所以,儿童教育应当由学习取向转向成长取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教育者应当了解儿童发展的状况和时机,及时促进儿童的当下发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不露痕迹,而不是强制灌输、拔苗助长。儿童教育,首先应当尊重儿童,然后去尽量满足儿童的成长需求,并适当地引导之,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儿童教育才能成为一种守候和陪伴儿童成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