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麻木受罚到悦纳自我--以学生迟到为例

时间:2022-04-14 07:50:3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麻木受罚到悦纳自我--以学生迟到为例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陈立军

从麻木受罚到悦纳自我--以学生迟到为例

对于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班主任往往会以班规的形式做出严格要求。这些班规中,少不了一些惩罚性的条款,以维护班级的井然秩序与良好运行。

比如关于学生迟到行为就可能会有如下惩罚条例:

迟到一次,罚打扫教室卫生一天;

迟到一次,抄写英语单词100个;

迟到一次,(男生)做俯卧撑或(女生)下蹲练习20次;

迟到一次,罚款十元

……

这样的惩罚条款一般是师生一起议定并形成文字全班(大多数)同学举手表决通过了的。班主任(班干部)进行惩罚时就依班规而执行即是,学生基本没什么怨言。表面上看,应该效果会佳,实际上这种惩罚的教育意义有多大呢?

一次上学路上,在学校附近,两位学生不急不慢地走在我前面:

甲:唉,又迟到了。

乙:迟个到有什么关系。大不了就做20个俯卧撑嘛。这学期我都做过十多次了,老师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也听说有一个班级规定迟到一次罚十元,一个家里不差钱的调皮学生说:“迟到一次罚十元是吧?好,那我办个月卡,一次交三百元。当然我也希望能来个9折或8折优惠……”

听到这样麻木甚至有些嚣张的言语,老师们会倍感遗憾。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惩罚,事实上,真是最低层次的管理,最低层面的教育。它往往只是对学生起到了限制和惩戒的作用,谈不上什么教育作用。有时还会误导学生把错误的事情正向化,或者说将错误合理化--受了罚(交了钱)就没事了。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班经常迟到的学生往往是那几个“固定的人选”。他们没少受到惩罚,但是惩罚之后依旧我行我素。

教育的根本在于引导,不能只停留在“法规”(班规)层面,而应进入孩子的心灵层面。这,许多老师都懂,因此,很多班主任在惩罚学生的同时,也会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督促学生改正错误。

下面是一位班主任与一个多次迟到的孩子的对话:

班主任:今天怎么又迟到了?

孩子:我……

班主任:你又有什么借口呢?(班主任抢过孩子的话说。)

孩子不作声。

班主任:今天也不要你做什么俯卧撑练习或下蹲练习了,你倒要问问你,你觉得迟到好不好?

孩子:不好。(孩子低着头,小声说。)

班主任:怎么就不好呢,有哪些不好呢?

孩子:惹老师生气,对不起老师。

班主任哭笑不得,忍住笑,问:还有呢?

孩子:还有……孩子似乎想不起来。

孩子:老师,我总是给您添麻烦,总是不求上进,我都讨厌这样的自己了。

班主任:是的,你的迟到,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给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你每迟到一次,学校就会扣班级评比分一分。你说,你不能为班级增光为班级加分,还经常迟到经常给班级扣分,你想不想这样?

孩子:我不想……孩子深深地低下了头。

……

后来,这个孩子又因为迟到而多次来班主任的办公室更多的接受惩罚与类似的教育。

为什么如此持续的苦口婆心的教育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我想,一个孩子多次迟到,其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也许生病了,也许堵车,也许闹铃没响,也许还由于帮助别人去了。我们老师是不是每次询问了原因,询问原因后是不是相信学生并呵护过学生(如果学生真是生病了)。抛开这些不说,就算学生屡教不改的故意迟到(这种情况应该很少),班主任老师面对学生迟到的行为,如果单方面认定这是一种错误行为,一心分析和确定他迟到的错误,以引发他内心无比的惭愧、内疚、甚至是罪恶感,忽视学生的感受,不问学生的需要,学生就算低头承认了错误,这是他心甘情愿的吗?是心悦诚服发自肺腑的吗?如果他是出于恐惧或缘于内疚来迎合老师,那么,或迟或早,我们将发现孩子会不再友好。一个人总是屈服于外部(老师)或内部(内疚之心)的压力,很可能使他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正如上例中这个孩子所说“我都讨厌现在的自己了。”内心担负着太多的沉重,承载着太多的内疚,一个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用。这其实远离了我们教育的初衷。

苏菲派诗人鲁米曾说:“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到你。”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在对与错,在好与坏,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寻找到那么一片田野,去触摸学生的心灵,去感受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以负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并纠正自己呢。

我想起了这样一篇关于迟到的教育叙事:

如果没记错的话,自从2012年的第一场大雪后王同学几乎每天迟到。三五分钟到三五十分钟不等。今天,第一节课已经下课了,他才赶来。我表情有点凝重,问他:今天又迟到了,有什么特殊原因没有?他说,没有。我耐着性子继续问,那为什么又迟到了呢?他竟然面带微笑,很轻松的说:“我又睡过头了,醒来的时候已经迟到了,我想今天就装病不起来了。又睡了一会,可是睡不着,心想,我这周已经连续四天迟到了,现在还装病,好像很不好,于是我立马起来,跑到学校。”

他没有说假话,他是跑到学校的,他推开教室门时还在气喘。那一刻,看到他那个微笑的表情,那个轻松的面容,我很纳闷:平时在老师面前,他要么面无表情,要么沮丧泄气,今天在一周已连续四天迟到的情况下,怎么还能保持如此阳光般的微笑呢?我问他。他说:“老师,有一次我上课睡觉,你问我晚上干什么去了。我回答说,晚上用手机上网,结果忘了时间,到凌晨1点多才睡。当时你说希望我少上网,并特别指出很欣赏我的诚实,所以我觉得还是诚实地跟你说比较好。”那一刻,我被这个孩子感动。我说:“陈老师除了欣赏你的诚实,还很喜欢你阳光般的笑容。愿你笑口常开。当然,我还希望你能有时间观念,能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我相信,一个诚实、阳光并且守时的你,会更让你自己喜欢吧?”

……

之后,不知是天气暖和些了,还是他良心发现,他没怎么迟到了,似乎心情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这位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迟到的问题时,善于发现学生内心那些正向的力量并呵护和引导他成长与进步。老师撇开学生迟到的对与错不谈,肯定学生的诚实品质与阳光心态,同时,不忘提醒学生,做一个守时的学生,使自己更喜欢更欣赏自己。这样,孩子知道了哪些是自己本拥有的好,哪些是可以生长的好,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悦纳自我,欣赏自我,并最终成就自我。

英国思想家亨利皮查姆说:“不含教育的纠正是平庸的虐政。”我们与其循环往复地使用惩罚手段让学生走向麻木,还不如更多地呵护心灵,养育人心,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从麻木受罚到悦纳自我--以学生迟到为例】相关文章:

碧波深处有珍奇--长文教学心得例谈(以《边城》教学为例)04-14

李商隐的悼亡诗赏析--以《锦瑟》为例04-14

普遍存在 中学生课堂麻木现象初探04-14

化虚为实写作例谈(网友来稿)04-14

以高考为例谈谈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的关系04-14

以穆旦为例谈阅读现当代诗歌的难度04-14

如何上好语文课之我见--以《水乡歌》为例04-14

朗诵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04-14

读名著,学写作--以高尔基《童年》为例(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