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受宠的象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受宠的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受宠的象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寓言的特点,品味文章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画等方法,把握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揣摩不同动物的不同心态,进而探究大象受宠的原因。
3 . 明白人应该谦虚,不应只看到自己优点与 长处的 道理。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探究大象受宠的原因,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学生设疑
谜面:脸上长勾子,头边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
教师 引出课题,学生由题设问。
二、学习课文,揣摩角色
1. 大声朗读课文,要求(1)标好小结号,圈画出文中你不认识的字词。
(2)用一句话概 括1-5节的内容。( 什么人做什么事)
2、分析狐狸
(1)请生朗读,学生评价
(2)全班齐读,体会情感
3、分析熊和公牛
(1)圈画词语,同桌交流
(2)分角色朗读
4、分析驴子
圈画词语,交流,全班齐读
5、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动物 异 同
狐狸 公牛 驴子
三、探究原因,理解寓意
1、四个动物对大象受宠持否定的态度,那么其他动物呢?
2、大象到底有没有优点?大象受宠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朗读 最后一段,作者写这则寓言的目的是什么?
四、了解寓言,认识作者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的一种,篇幅大多短小,往往是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克雷洛夫是俄国寓言家。寓言作品有《狼和小羊》、《老鼠会议》 、《狐狸和葡萄》等。短小活泼的形式,生动有趣的内容,发人深省的寓意 ,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显示 了克雷洛夫寓言的艺术魅力。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完成点击
2、选做题(二选一)
A、假如还有其他动物参与讨论,你估计他们会怎样说?
B、 想像:大象就躲在议论它的那些动物们后面,它听到了动物们对它的各种议论,它的心里产生了哪些想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想。
受宠的象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个性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寓意。
3、明白人应该谦虚,不应只看到自己的 优点与长处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富有个性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寓意。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寓言知识介绍:
寓言是一种文学 体裁。它是一种隐含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故事。
寓:寄托,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一个故事里,让人们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获得一些教训。
寓言故事比较简单,大多以动植物作为主人公,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即充分发挥想象,赋予它们人性。通过它们的言行来反映人生与社会。它的结构大多短小,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二、作者介绍:
克雷洛夫(1768~1844年),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有心为知识分子和普通老百姓写作的杰出作家。 他一生共写了200多寓言,收集在《伊万克雷洛夫寓言集》中。他的寓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三、新课讲授: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1、边读边圈划四种动物的语言、动作。
动物 语言 动作 表现力
狐狸 如果它 因为…… 它的尾巴轻轻摇动着哩 得意
熊 如果是仗着…… 插嘴 急不可耐
公牛 或者可能是…… 谦虚的公牛哞哞说 不甘心不服气
驴子 如果它没有…… 扑动它的大耳朵 心态极度失衡
2、认真想想,哪句话揭示了这则寓言的寓意?
——也许我们不大注意,我们时常用了各种方式称赞着别人,——其实是在称赞着自己。
(二)重点词语与句子的理解
1、“不到一个钟头”表明 了什么?
——表明时间之快,暗示森 林社会之间传播消息之快。
2、“像平常一样”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
3、“并不漂 亮,并不聪明!”连用两个“并不”。句末用感叹号,这些起什么作用?
——两个否定是对“象”的`外貌与智力的评价。运用感叹号加重了语气,突出大家对“象”的否定很坚决。
(三)揭示寓意
人应该谦虚,不应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四、拓展训练:
如果将文中的动物换成老 虎、孔雀、长颈鹿和眼镜蛇,它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受宠的象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个性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寓意。
3、明白人应该谦虚,不应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富有个性的语言。
2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寓意。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思维训练】
1.狐狸、熊、牛、驴议论的目的是什么?
( 大象荣获恩宠,一时间议论纷起,狐狸以“尾巴”媚人,所以它议论的是“象尾”;熊以“脚掌”名世,所以它议论的是“象脚”;公牛以“牛角”取胜,所以它议论的是“象牙”;毛驴以“耳朵”见长,所以它议论的是“象耳”。显然,狐狸 、熊、牛、驴都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暗示他人的短处。寓言中,动物的表现实际上是人的表现,抨击了人性的弱点,寓意显豁,促人警醒。 )
2.从狐狸、熊、牛、驴的语言,分析它们各自的性格特 征。
( 本文动物语言的个性特征鲜明。描写动物的语言还辅以各自不同的动作神态,狐狸的'得意——“它的尾巴轻轻摇动着”;熊的急不可耐——“插嘴”;牛的貌 似谦虚—— “或者可能”“也许”;驴的气势汹汹——“难道”,描写生动,栩栩如生,显示 寓言大师超凡的语言表现力。 )
3.狐狸、熊、牛、驴,为什么不能发现象得宠的真正原因?
( 它们过多关注自身的长处,对别 人的成功不屑一顾,狭隘、嫉妒。 )
4.文中最后一句,给你什么启示?
( 反省自己,是否苛求别人,是否 博大宽容,是否真有慧眼。 )
5.这则寓言的深刻意义是什么?
( 本则寓言借动物们对“大象受宠”这件事情的不同反映,揭示生活中存在很多只看到自己优点和长处的人。 )
二、设想 一下,如果象当时正在现场,它会有何反应?请作描述。
三、延伸体味文中这些动物的心理。
补充一两个动物,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什么。
四、作业:订正回家作业
受宠的象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朗地读课文,读懂“也许我们不大注意,我们用了各种方式称赞别人——其实是在称赞自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动物
师:这些动物你们认识吗?那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先出示: (高大)的象
接着出示:( )的牛 ( )的狐狸 ( )的小兔
( )的老虎 ( )的驴
学生说
2、师:森林里就是有这么多可爱的动物,组成了一个动物王国,大象在这个王国里受到了宠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16课。
3、出示课题 16、受宠的象
4、谁来读课题大家一起来读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这动物王国。
1、师范读课文,小朋友,你们边听老师朗读课文,边想想你们了解了什么?
师:有些小朋友心里已经有点感受了,还有些小朋友心里有想法却不知道说什么?没关系,学完了课文,大家再来说。
2、学习生字
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生字。(出示生字)
师:这儿共有8个生字,你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读准字音,小组同学一起商量,用最好的办法学会它们。
(1)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2)开火车读生字
(3)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记住了哪个生字?
(4)交流
师:你们很会动脑筋 ,用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接下来大家一起来读生字。
(5)齐读生字
3、分节朗读课文
师:这些生字回到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那好,哪些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他们是否读正确了。
学生评价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再读一读课文,想想现在你们了解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也许我们不大注意,我们是常用了各种方式来称赞着别人——其实是在称赞自己。
师:你真会思考,这句话就是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1)自由读(2)指名读 (3)齐读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课文。
三、再读课文,明白道理
1、学习第一节
(1)出示第一节,请女同学朗读这一节
(2)师:小朋友,课文中说大象会得到恩宠,大家都觉得十分奇怪,这是为什么?(变色)
指名说 谁能来说完整 齐读这两句话(按媒体) 师生配合读
(3)师: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个消息很快地在森林里传开了。
(4)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吗?默读第一节,找一找。
(5)师生共同质疑。
(6)齐读这一节
师: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狐狸、熊、公牛、驴子的耳朵里,他们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
2、学习2——5节
(1)出示动画
(2)出示第二节
指名读读狐狸的话
请学生评价
(3)出示3——5节,自由轻声朗读这三小节,看看自己喜欢哪个角色,再大声读一读。
你喜欢哪个角色?和他一样的小朋友起立,把熊的话读给大家听。
哪些小朋友喜欢公牛这个角色?也请你们起立,把公牛的话有感情地读给在座的每位老师听。
喜欢驴子的小朋友坐着读。
(4)小组分角色读
(5)师生配合读,边读边想想,现在你们有了解了什么?
(6)出示:动物们用各种方式称赞大象——其实是在称赞着自己。
指名读这一句话
还有谁比他读得更好
齐读这句话
四、激发兴趣,发挥想象
师:大象书是不是真的像动物们说的并不聪明,并不漂亮呢?我们开展了“让我们走近大象”的活动,收集了许多大象的'资料,请大家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大象。
学生介绍大象
解决第一节中学生提出的疑问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真心地赞美别人,今后你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要不断地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心地去夸一夸他们。
【受宠的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称象 教案教学设计09-12
《受宠的象》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08-25
《黄河象》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教案教学设计10-16
《称象》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教案教学设计07-15
称象说课设计05-12
《与象共舞》教学教案10-22
黄河象教学反思08-08
《黄河象》教学反思08-05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