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9 05:34:3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安”、“固”、“全”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思,能准确翻译全文。

  2、学习移情于物的写法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以读解文,落实“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文言词语积累,准确翻译课文。

  2、难点: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迁移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预习,自主疏通文意,并能形成自己的初步阅读体验。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含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读

  ——导入新课

  由故事《鼓盆而歌》导入新课。

  听故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译读

  ——疏通文意

  1、全班齐读课文,正字正音。

  2、解释关键字、词、句。

  3、师生一起逐句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全班齐读译文,进一步疏通文意。

  齐读课文

  抢答

  批注

  疏通字词句,解决教学重点。

  (三)演读

  ——理解文意:以现代文还原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用现代文还原人物对话,进行悟读。

  (2)还原文言文对话,再读巩固。

  自由悟读

  演读、听读:以“读”解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真正理解课文,巩固知识。

  (四)辩读

  ——合作探究

  辩论不分输赢,庄子和惠子其实也不分上下,他们的答话各有所长,各有各的智慧,他们的智慧都体现在哪呢?

  (庄子:超然物外、重主观感受。惠子:求真务实,重逻辑推理)

  小组讨论

  交流

  明确: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对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感受“游濠梁”中庄子诗意的生活态度,进而了解庄子的思想。

  (五)延读

  ——拓展延伸

  “移情于物”的写法、作用及相关的诗文。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

  齐读

  体悟

  让学生了解写作手法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六)引作者

  ——了解庄子

  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并称为道学之祖。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

  了解

  积累

  增加学生对庄子及其思想的了解。

  (七)总结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于丹《<庄子>心得》

  感悟

  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七、续读——作业

  1、摘抄出自《庄子》的成语和名言。

  2、课外继续阅读《庄子秋水》的其他故事或《庄子》、《〈庄子〉心得》,更全面地认识庄子其人。

  八、板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知鱼乐(主观)

  人知鱼乐否

  惠子:不可知(逻辑)

  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

  谭义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设计)09-15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9-03

庄子与惠子:在科学精神上,庄子不如惠子10-12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8-30

《庄子》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10-04

庄子《知北游09-19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教学设计09-18

浅析《庄子逍遥游》08-26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8-03

走近庄子:《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阅读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09-19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安”、“固”、“全”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思,能准确翻译全文。

  2、学习移情于物的写法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以读解文,落实“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文言词语积累,准确翻译课文。

  2、难点: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迁移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预习,自主疏通文意,并能形成自己的初步阅读体验。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含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读

  ——导入新课

  由故事《鼓盆而歌》导入新课。

  听故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译读

  ——疏通文意

  1、全班齐读课文,正字正音。

  2、解释关键字、词、句。

  3、师生一起逐句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4、全班齐读译文,进一步疏通文意。

  齐读课文

  抢答

  批注

  疏通字词句,解决教学重点。

  (三)演读

  ——理解文意:以现代文还原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用现代文还原人物对话,进行悟读。

  (2)还原文言文对话,再读巩固。

  自由悟读

  演读、听读:以“读”解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真正理解课文,巩固知识。

  (四)辩读

  ——合作探究

  辩论不分输赢,庄子和惠子其实也不分上下,他们的答话各有所长,各有各的智慧,他们的智慧都体现在哪呢?

  (庄子:超然物外、重主观感受。惠子:求真务实,重逻辑推理)

  小组讨论

  交流

  明确: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对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感受“游濠梁”中庄子诗意的生活态度,进而了解庄子的思想。

  (五)延读

  ——拓展延伸

  “移情于物”的写法、作用及相关的诗文。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

  齐读

  体悟

  让学生了解写作手法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六)引作者

  ——了解庄子

  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并称为道学之祖。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

  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无为而治”。

  了解

  积累

  增加学生对庄子及其思想的了解。

  (七)总结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于丹《<庄子>心得》

  感悟

  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七、续读——作业

  1、摘抄出自《庄子》的成语和名言。

  2、课外继续阅读《庄子秋水》的其他故事或《庄子》、《〈庄子〉心得》,更全面地认识庄子其人。

  八、板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知鱼乐(主观)

  人知鱼乐否

  惠子:不可知(逻辑)

  庄子乐=鱼乐=万物乐——天人合一

  谭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