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新疆专用6《我的老师》导学案

时间:2022-04-14 08:33:5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6《我的老师》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  激发思维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新疆专用)6《我的老师》导学案

1、体会作者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

4、揣摩文章的语句。  

二、知识点拨  启迪心智

(一)基础知识,学习积累

1、字音字形

黑痣(zhì)  魏巍(wēi)  榆钱(yú ) 褪色(tuì)  卜问( bǔ )  时辰(chén) 

模仿(mó ) 模样( mú )  焚香(fén) 磕(kē )

2、词语积累

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纠纷:争执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3、作家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4、了解记叙六要素:

  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素的交待有两种方式: ① 由作者一一列出,是直接交待。②间接交待记叙的要素,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式交待记叙的要素。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写人叙事的文章,就要注意记叙要素,从而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主题。例:“梦里寻师”一事,其要素分别是--时间:一个夏季夜里;地点:家里当屋;起因:想念蔡老师;经过:熟睡中突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去找老师;结果:被母亲拉回,劝说了一会,才睡熟了。交代清楚六要素,叙事也就具体、完整了、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六要素齐全,如果只是摆出某种现象或略写某事就能达到写作目的,也可根据情况略去一些要素。

(二)学海导航,要点探究        

1、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记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和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3、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老师写字;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4、这些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

(1)本文有一条感情的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2)这七件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忆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5、在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形容词,并找到相关语段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蔡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

“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生。( 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

6、分析课文

(1)学习事件一 假装发怒(自拟小标题,写在横线上,以下均如此)

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仅仅”限定“有一次”,说明是仅有一次。“好像”,意思是不过做做样子,不是真打。“落”的速度慢,手里有控制,与“抽”“挥”大不一样。“迎”与“落”相当,说明不是真打。“敲”,又是在“边上”,也说明不是真打,用词极有分寸。全句表现了蔡老师爱学生,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是贬词褒用,是“调皮机灵”的意思。“我”能够看出老师是绝不会打“我们”的,观察到“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只是老师吓唬“我们”的一个动作。

(2)学习事件二教我们跳舞

(3)学习事件三让我们观察蜜蜂

(4)学习事件四教我们读诗

讨论语序:“接近文学”、“爱好文学”能否颠倒?为什么?

“接近”在先,“爱好”在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先接近,有了了解,才产生爱好。

(5)学习事件五看老师写字

体会第一句的表达效果。

这句连用两个“怎么会不”,加强了语气,抒发了学生热爱自己老师的感情。若后一分句去掉“怎么会”容易发生歧义,表达效果不如原句。

体会后两句词语的表达作用:“围上去”,“默默”,“急于模仿”。

流露出热爱、依恋老师之情。

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急于模仿她握铅笔的姿势。

第一句把宾语“她握铅笔的姿势”提到动词“模仿”前边,突出学生们急于模仿老师范围之广,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对老师的爱及乐于接近。第二句则只表达了模仿执笔姿势,没有第一句表达效果好。

(6)学习事件六排除纠纷

写出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父亲好几年没有回来,小“反对派”们借此奚落、欺负“我”。

经过:蔡老师批评了他们,援助了“我”。

结果:蔡老师排除了一件小小的纠纷。

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

“不知道”,“值不值得”是委婉语,作者知道是值得写的。强调了事情虽小,而“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语意一转,写出这事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表现蔡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及“我”的感激之情。

找出这段文字中的议论句、抒情句。

议论句: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莫大的支持!

抒情句: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7)学习事件七梦里寻师

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作者小时候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为什么此时变得沉默寡言了呢?你知道“无声胜有声”的含义吗?)

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胜过千言万语,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心情。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如果将这句改为“我不知道蔡老师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她是多么的依恋!”你觉得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好处?)

课文中的句子运用了第二人称,仿佛面对着蔡老师在倾诉情感,感情显得更加强烈和真挚。

★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一般的说,孩子多是盼望假期到来的。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

似乎反常的说法,更显得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挚爱。

7、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蔡老师的音讯,准备给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试写一段文字表达作者对蔡老师的思念、尊重和热爱之情吗?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所以明信片应包括这样一些基本内容:①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②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③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具体写法不求一律,可以有创意。

示例:

敬爱的蔡老师:

您好!

  您还记得小学时那个用石板迎着您的教鞭、男扮女装表演舞蹈的调皮男生吗?您帮我排除纠纷后写的劝慰信我至今保存完好,您对我“心清如水”的评价激励了我一生!老师,多年不见,我的感激永留心底,我的思念与日俱增!老师,我衷心地感谢您!

祝您

身体健康、桃李芬芳!

您的学生:魏巍  

××年×月×日

(三)质疑问难,找出疑惑

1、自主探索,梳理疑难(个人困惑):

2、互助合作,交流疑难(小组困惑):

三、课时反馈  分享成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 ①kè(  嗑  )瓜子  ②打kē(  瞌  )睡  ③kē(  磕)破了头 

⑵ ①字条juǎn( 卷  )着埋在香炉里   ②发juàn( 卷 )子   ③入场quàn(  券 )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B )

A.孤舟    榆钱    退色    劝慰

B.香炉    纠纷    磕头    牵挂

C.占据    黑痣    姿式    焚烧

D.卜问    暑假    纯真    宛惜

点拨:A.退-褪 C.式-势 D.宛-惋

3、比较括号中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________(挡、击、迎、阻),教鞭轻轻地________(砸、打、敲、抽)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________(声音、声调、音调、调子)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________(声调、音调、调子、声音)。

(3)今天想来,她对我的________(接触、接受、接近、接收)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________(作用、影响、启发、帮助)!

(4)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________(珍宝、珍藏、珍贵、珍奇)之一。一个孩子的________ (纯净、纯洁、纯真、纯粹)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迎 敲 (2)音调 音调 (3)接近 影响 (4)珍宝 纯真

4、引号有以下几种基本用法:表特定称谓、表引用、表强调、表讽刺或否定。请你指出下面句中引号的作用。

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1)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2)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1)表特定称谓 (2)表引用

四、拓展延伸  展现能力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玲玲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玲玲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一样。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玲玲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独特的,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玲玲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玲玲。玲玲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摘自《意林文汇》2007年1月上,选文有删改)

21.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3分)

 

22.第⑤段的画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句中的“有一种期待”,学生们“期待”什么?(4分)

 

23.请概述文章主要内容。(3分)

 

24.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3分)

 

25.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在你的生活中也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21.老师的手指上的裂口裂开流血了,但她仍继续写粉笔字。学生看了心疼,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点拨:老师指尖的鲜血给学生以震撼,让他们意识到应该尊重老师的劳动。

22.①引领(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下伏笔。②期待老师理解他们的用意,期待老师能接受他们的爱心。

点拨: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那么单纯和明显,他们写在脸上的期待表达了他们希望老师理解和接受他们付出的爱心的渴望。

23.文章讲述一位女教师因长期使用粉笔手指被腐蚀,尤其是冬天她的手指就会裂开口子流血,她的学生知道这事后悄悄地把根根粉笔包裹起来,以免她的手指再次受到腐蚀,从而使她深受感动的故事。

24.这里用的是比喻手法,将孩子们的爱心比作温暖的墙。

点拨:爱心成墙,将最为温暖。

25.略。 点拨:从生活中选取典型事例,能够体现出人间真情即可。

五、评价反思  合作提升

 

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