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设计长春版七下

时间:2022-04-14 08:35:1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说》教学设计(长春版七下)

   

《马说》教学设计(长春版七下)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 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4.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

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关键  理解短文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学方法  讨论法  发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    具  多媒体

课    时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投影显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呼唤人才,呼唤健全 的人才制度。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谈到了作者的人才观,它是唐代大作家韩愈的《马说》。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关于作者

2.关于文体

3.关于背景

4.关于伯乐

学生读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生字、通假字。

  (多媒体显示)

  ①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伯乐相马   骈   槽枥   粟

  ②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美不外见 

  其真无马邪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提醒学生注意句中停顿。

(3)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语调的变化。

(4)学生齐读课文。

2.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2)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①积累重点词语。

  相、骈、枥、策、粟、邪

  ②掌握一词多义。

  ③难句翻译。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骈死于 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 拨。

四、课堂练习

做课后第二题。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第二题。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

2.有关人才的警句。

二、新课  思考题:

a.结合标题,谈谈本文的体裁特点。

b.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点?说说我们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文章?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三、重点研读

1.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 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a.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b.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c.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首先独立阅读,自主探究;其次合作交流,共同研讨)

教师提示: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e.其真不知马也。

将上述句子读一读,读出相应的语气来,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探究文章的写作方法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当然要有观点,请大家从文章中找一找中心句。另外本文在结构上很有特点,也请大家说一说。

(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围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不知马也”哪个是中心句的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不妨让大家争论一下,进行思维和口语训练。

四、总结

五、学生分段背诵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三。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归纳课文。 

中心思想:本文围 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明确: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三、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

韩愈虽因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但他并不心灰意冷。虽然对统治 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控诉,但仍对他们寄以希望。请同学思考一下,在封建社会里,韩愈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再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怎样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人尽其才?

(小组讨论,找出中心发言人课堂交流,不必统一结论,只要能谈出想法,提高认识能力就可以了)

教师提示:

在封建社会里,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如同痼疾,是很 难避免的,因而韩愈的希望更是难以实现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当今社会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主要是有了宽松的育人环境,英雄因有用武之地而能大展宏图。

五、教师小结

韩愈的 《马说》因其笔势犀利,表意恳切,文辞练达而传诵于世。其思想内容对封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有其意义。更可赞叹的是作者本人,他不因自己的不公遭遇而妄自菲薄,而是直言力谏,自强不息。我们不仅要从他的文章学到知识,更应从作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命运: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全文感情:(感慨悲歌)无限痛惜──愤怒谴责──辛辣嘲讽

教学后记

 

刘维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