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去那层面纱……(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9:18: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揭去那层面纱……(网友来稿)

方金先  

    语文戏剧单元意在着力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节选了五篇古今中外戏剧名作。这些作品大多被搬上舞台或被拍成电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教学时学生提出看电影的要求。语文组教师也认为节选内容毕竟有限,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了解戏剧文学特点,把握矛盾冲突、人物性格,欣赏个性化语言的基础上,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整体直观的感受机会,能加深他们的理解。这也是好事。教材中也有这个要求。于是就答应学生的要求,选看《一个都不能少》、《泰坦尼克号》。可跑遍城内所有音像店,只借到《泰坦尼克号》。到教导处联系好多媒体教室。一切总算顺利,只等学生品尝这顿电影大餐了。

         真是好事多磨,有好心的同事提醒我们,现在学生心智处在未定型阶段,看这是部影片是否合适,会不会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不良影响。还是考虑谨慎周全些。同事了好心着实让我一惊。他们说的在理,的确有不少处在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缺乏对爱情的正确认识,产生早恋,甚至越轨、犯罪。荒废了学业,扭曲了人格,毁掉了自己美好一生。此类事件时常见诸报端,令人心痛、反思。因此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家庭交流,遇到这个话题绕着走,甚至把它打入感情的黑名单,让它从学生视野中静悄悄地走开。记得去年教学《麦琪的礼物》,我惊叹欧亨利精巧的构思,更为男女主人公的真情所感动。因此备课着实花了点心思。可在施教时,出于对敏感问题的回避,把学生发言讨论中涉及“爱情”的字眼换成“真情”。这样虽也可以,但我总有种作贼的感觉,偷了学生本纯真实在的品味,如鲠在喉。好在学生事后没有问换的理由,否则我难自圆其说。更尴尬的事还在后面,所发比较阅读材料《哑夫妻》被认为选材不当,一个女孩从小就爱着哑哥的文章怎能给学生读?当时我觉得大家为何总盯着这一点,却看不见哑哥对女孩的爱护和女孩为了哑哥的自尊而装哑伴其一生的真情呢?无奈之下只好收回所发材料,生怕有什么不良反映,心中有种涩涩的感觉。还要不要让学生看《泰坦尼克号》?不看,不是些地无银三百两吗?看,又会怎么样呢?我一时难以决定。要不事先来点提示吧,把学生的观注点引向生死选择上来,但会不会束缚学生思维呢?思忖再三,我决定“冒险”一次,不做任何提示和要求,让他们原汁原味地去观赏去品尝,看看结果怎样。

         几天后,批阅周记,读着那些虽有点稚嫩却又真挚的话语,我觉得担心是多余的。学生观看影片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我们所担忧的问题上,更多地认识到生死面前不同阶层人本性的显露以及主人公为爱而甘愿牺牲美好品行。许多学生为灾难来临时那些正直善良、无畏乐观的人而流泪,对自私冷酷的行为而愤恨。“有人说,生命如烟花,匆匆数十载,却美丽而精彩。看过影片,我对这句话感受更深了,杰克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从容、微笑地像走向天堂一样,踏上生命的另一旅程。”“乐师拉着轻快的乐曲,我敬畏他们,他们忠于职守,用快乐的曲子减轻人们对死神的恐惧,使通向天堂的路充满浪漫、温馨,一切自私的灵魂在他们面前都黯然失色。你能说他们不珍惜生命吗?”“琼瑶、三毛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我看过不少,我从未有这样的感动……漂浮在海上母亲怀抱孩子一起离去的镜头,令全场震惊,令我流泪,在伟大的真情面前,自私那样的令人作呕。灾难啊,你是一面镜子。”“与卡尔相比,杰克、罗斯、琴师、船长和那回响在海空上的‘妇女和儿童先上’的声音使我起敬。‘他们没有离开,他们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没有哭泣,没有……’诗化的句子催人泪下。”看了这些,你还怀疑学生的认识水平、欣赏能力吗?我们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在成长求知的道路上一路走好,帮他们正视现实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解开思想上的困惑,不要误入歧途。现实生活中,我们能正视毒品、赌博等有害之物,揭示其危害,大力宣传防毒防赌的重要。可对待爱情等人类永唱永新的正常话题,像夏日炎炎下戴上墨镜保护眼睛一样,往往用自认为聪明好心的做法,给它蒙上神秘面纱。但戴上墨镜再艳丽的景色也会暗淡的,戴久了连温暖的阳光也会感到刺眼的。那些做法只能造成学生猎奇心理,窥视而后快。又没有正确引导,他们的认识就会走向极端,对本来美好的东西产生偏见,形成心理障碍,于其成长不利。还是重在导,导得妙,他们会安全走向远方,奔向生活的海洋。让学生伴着《梁祝》优美的旋律,淌过冯至的那条小河,走进罗米欧和朱丽叶的生活,看看他们爱情背后的东西,领略爱情的真谛。有了正确认识,还愁他们走歪吗?不可堵,堵久了会决堤成灾的。也不能筑成一堵墙,墙内开花墙外香,墙的阻隔挡不住扑鼻的花香,只会诱人攀墙而观,多了份攀墙的危险。

        山谷里的清泉总是那么甘甜、润口,因为它是天然的,其中虽有一点杂质。纯净水之类虽经净化,却淡而无味。我们要还学生生活的原汁原味,让他们自己去品尝,相信他们的品味,更不可将本来正常的事物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撩乱他们的心思。当然,对违背伦理道德等有害之物,我们要坚决抵制,就像绝不让孩子喝受环境污染的污水一样。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二中     方金先) 作者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