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难的

时间:2022-04-14 09:40:5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是难的

美是难的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美是难的”。我们今天来谈论米洛斯的维纳斯,同样遇到这一命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的三个课例,也一样的绕不开这个命题。

应该承认,三位老师在追求课程新理念上,都做了很积极的探索 。一种以人为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正在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我尤其欣赏范锦荣老师确定“教学设计”的过程:他是在“试探着问了”“又问”了学生以后,才定下来教学方案。曹根荣老师的“确定了与教材编写意图有一定距离的教学目标”,对教材编者仅把“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和疑难句子”作为教学重点所提出的批评,很有见地。而任玲老师的“对作者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的学习目标的确定,更体现了一种探究学习的理念,更具有创新的价值。三个课例所反映的课堂,推想一定是生动活泼、紧张热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问题在于,我们的老师都试图建立起一种对断臂维纳斯美的程式的定义或概念。殊不知,“美是自然界的伟大奥秘之一。我们可以看到和感觉到它的作用,可是要提供一个关于美的本质的清楚明白的一般概念,这却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真理”(德国温克尔曼)。

读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是否就是要“让学生们自己来证明清冈卓行的观点”?(“有人说这是一种残缺美,欠缺美,但我觉得这些词汇很不雅,何不叫它缺憾美呢?这也正是清冈卓行的观点。”)它又是否就是如中国画法的“虚实相生”技巧那样,从而形成的一种“残缺美”“空白美”?

我们可以来看看教学过程中对清冈卓行这种“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艺术之美”的“证明”:

《沉思》,“罗丹很吝啬地只将头部刻画出来,相对于完整的人体,无疑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这恐怕太过牵强。设想这一观点如果成立,世界上还存在不是“缺憾美”的艺术吗?“横看成岭侧成峰”,相对于全景,总是局部,总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而达芬奇的自画像以及他的《蒙娜丽莎》,也无不“相对于完整的人体,无疑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再进一步推而广之,则整个的世界都是充满了“缺憾美”的了。

《巴尔扎克》,“当朋友观看这尊雕像称赞手的精美时,他毅然将手砍掉。当时评论界都认为穿着睡袍的雕像是罗丹的败笔,可正是这尊只露出脸部的雕像才将巴尔扎克作为大文豪的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缺憾造成的一种美。”这又是一个错例。《巴尔扎克》这一划时代的巨像摈弃了一切细枝末节,手和脚都掩没于长袍之中,才将主题凝集在了一目了然的几何形体之中,使观众注意力自然地集中到头部,你才能见到巴尔扎克的双眼爆发出的为不平世界伸张正义的火光,以及整个雕像洋溢着的大师气宇轩昂的崇高气质和神韵。它从根本上就不是所谓“缺憾造成的一种美”。

至于“篆刻”,它实在是具有太多的文化内涵,并非一个“虚实”“残缺”了得。比如篆刻者为了造成刻章的唯一、“谨防假冒”,敲边的确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来谈一谈维纳斯究竟美在哪里呢?学生完全可以谈出他自己心中的维纳斯。其实,维纳斯的被发现百余年来,一直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雕像断缺的两臂原先是什么样儿的?雕像究竟是哪一时期的作品?长期聚讼纷纭。这都如清冈卓行所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他的双臂,才走向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留给学生的是许多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似乎没有必要去做那些“证明”清冈卓行的工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自我情感体验的维纳斯,才是他个人心中的维纳斯,而清冈卓行只是提供了解读维纳斯的参照。

任玲老师的课例是颇有创意的。她从整体上对清冈卓行作了把握:正面,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如此秀丽迷人”是前提,舍此,“失去”任何都毫无价值);反面,任何一种复原方案(这里实际上有三方面的关系:原创者、复原方案、米洛斯的维纳斯),都不能产生超越“伤失”的美感;侧面,除了两条胳膊之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而“让学生在充分领会文意的前提下,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和评价”更是亮点和闪光之处。

德国大诗人海涅与维纳斯雕像的一段轶闻,或许可以加深我们对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理解:1848年海涅旅居巴黎,不幸病重,遂决定扶病前往罗浮宫,向人类的美与爱之神维纳斯告别。他在长诗《罗曼采罗》后记中写道:那是1848年5月,那一天是我最后一次出外的日子,我和我那在幸福的时代所崇拜的偶像告别。我费了辛苦拖曳着脚步才到了鲁浮尔博物馆(即罗浮宫),当我踏进那座崇高的大厅,看到那位鸿福无疆的美的女神,我们那位可爱的米罗岛的妇人站在它的台座上,我几乎痛哭失声。我在她的足下躺了许久,哭得十分伤心,连一块顽石都对我动起怜悯之心。那位女神也同情的俯视着我,可是同时却又无可奈何,好像要对我说:“你没瞧见,我没有手臂呀,因此对你是爱莫能助的!”(看来,女神倒是对自己丢失了双臂,感到“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