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0:39: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教师中心稿)

江阴市璜土中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这块阵块。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现代创造性人才。笔者认为造就一代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我们每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广大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课改观,增强改革意识,加大课改实践力度,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一、转化观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立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育研究告诉我们,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提高并构建主体性教育策略,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发展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参与者,共同研究合作促进的伙伴,支持并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发展,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还学生讨论、参与、质疑、发挥自由的权利。首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需要有一定的魅力和胆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说:“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这一段”,“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你愿意读哪段就读哪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识动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开辟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当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被动的陷入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境地。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明确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积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千万不能放弃“首席”的权利和责任,还要注意在学生活动中的个别指导作用。其次,创设开放性课堂环境。“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的生成。”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布卢姆曾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创设开放性课堂学习环境,关注在生长、成长的每一个学生,每个教学环节都不要忘记提醒学生“你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你喜欢说什么就说什么。”“你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对学生提出强制性的要求,更不要强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意愿或教师答案去说去做。还要注意将个体学习推向群体学习。课堂上要多安排学生学习交流,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采用分组讨论,全班集体交流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边的对话和交流。学生从学习的伙伴、教师及课文文本等对话中,获取了新知识,同时在对话中学生也会有新发现。多为学生设置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潜意识的开发。

二、创设“问题”环境,激发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从“发现”入手。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工,只在每事问。”可见,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有更大的价值。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外国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由此可以看出,实施创新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愿望都能实现,有着十重要的意义。环境可以影响人,但这种影响不是被动的,人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受到环境的作用。在儿童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不可抵估的创新意识的萌芽,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对已有结论的质疑,以及渴求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新花样的梦想。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这种创新愿望, 给他们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激活思维。课堂上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比如,我在教课文《桥之美》这一课,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桥?它们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在作者眼里,桥美在哪里?”等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学生提问质疑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选择读的方式学习课文。“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书有所思,方能有所得”。学生边读边思考,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经过读读、议议,同学们争行恐后的发言。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达到了发展思维的目的。事实证明,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逐渐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对自己、对同伴、对老师的提问,才能点燃他们探究创新的火花。

三、鼓励大胆质疑,促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创新是学生进行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堂课都存在着本人认知领域中新发现,因此,在这个发现过程,就潜伏着创新的可能,而教师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良好手段。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质疑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消除学生惧怕的心理,树立探究、创新的信心,要让学生明白,创造并不神秘,更不是极少数人的天赋,每个正常人都具备这种品质,只不过没有得到开发或开发多少而已。告诉学生凡是别人没有发现的,我们发现了;别人没有提的问题,我们提了;别人没有想过的,做过的,我们想了、做了;或者别人想过了、做过了,我们加以改进、提高、使之更加完善,这都是创新的具体表现。教师要利用教材,课堂上善于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种下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种子,激发学生大胆“标新立异”。其次,应解放学生大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生的眼晴,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事物;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问自己想问的“问题”;解放学生的身体,让学生亲身实践,真正做到多种感官并用。如某一教学环节即将结束,教师应对学生说:“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或“你们还有些什么想法?”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质疑求异的信心。并对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一一解决。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在合作中学习探索解决疑难;组织问题小组,归纳提升问题,师生互动解决;还可以采取自由组合,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坐位,找班上任何一个同学作为自己合作的伙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来解决,并随时做好回答其他学生提问的准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做旁观者,而是要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参与探究。最后,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许多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明,实践活动对于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上《醉翁亭记》这课,我设计了“导游解说”,学生自编导游词,给游人(同学)当导游,“游人”的质疑、体验,都是实施语文实践活动。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内,赋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权利,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实践中体现,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会把语文实践看成是自己的乐园。同时,在活动中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标新立异”的能力。

四、调动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且其情感又容易被唤起。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积极创设情境,驱动学生情感,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主动探究的学生,要给予积极评价,通过鼓励、赏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点燃学生心灵探究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成功,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当教育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像,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平等、充满“爱”的情境,让学生有安全感,他们会对未知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尝试、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来。正如杜威所说:“情境是激活儿童创造禀性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他们之间的差异,精心策划,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我会读”、“我会演”、“我会画”、“我会说”等,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读、演、画、说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玩一玩中,发现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多装着学生,做个有心人,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