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0:38:3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教师中心稿)

宜兴市官林二中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教师中心稿)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乐园!当然,这里所说的“思考”,并不完全等同于人们常说的“思维”。“思维”还仅仅是一般的“想”;而这里提倡的“思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更为深刻、周到的思辨活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钻研问题;在此基础上,既尊重老师,更崇尚真理,大胆怀疑,科学探寻,勇于创新。

  一、转变观念: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是教师或其他人不能取代的;发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钻研问题也需要独立思考。另外,独立思考也不是拒绝听取他人意见,相反,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以具备海纳百川的民主胸襟是一种极可贵的科学品质。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可能垄断真理。学生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发展和创造。如果都拜倒在书本权威脚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科学就终结了,历史就停止了,文明就消失了。

二、榜样示范:教师应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怀疑的学者型教育者。

  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迷信权威、毫无创见的教师,会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学生。所以,对学生最好的指导,莫过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我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比如,《故乡》中鲁迅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为什么会这样说?文中几次出现的“圆规”,到底是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小说的主题究竟应该是什么?再如,《灰姑娘的时钟》,“守时”原则,当时凭什么事执行?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准确无误吗?通过点拨,学生们似乎一下子活跃了许多,课堂气氛也顿时生气倍增,又如我们在做课外阅读文章《“美国版”的女儿》的练习时,“杰奎琳的挣钱的经历”这部分是不是多余了……。

  有一次,我为了论文《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这篇关于写作语言的论文时,因住校想查资料,当时既没时间,也没环境,怎办?一方面我努力打开自己的思路,另一方面我特邀写作小组的几位同学,让他们读我写的论文,启发他们思考、辨别,更重要的是我请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通过讨论明白了老师的用意,通过这次活动,我试图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独立思考必然伴着论辩、辨别,而且追求真理为目的论辩,并不是固执己见的强词夺理,也不一定是非白即黑的是非之争。平等争鸣的结果,更多的是双方认识的互相补充,不断完善和共同提高,应该说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的业余爱好是读书,于是我便经常给我的学生讲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并给他们念我根据这些思考所写成的读书随笔。这些文章的观点也许不算精辟,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质疑权威的精神和并非人云亦云的见解,无疑能给学生心灵以深深的感染。

  三、逼问激疑:让问题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l、逼学生提问。

  我们提倡教学问题从学生中来,这样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会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能使教师直接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然而,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是提不出问题的,或者说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逼”。最初,我叫学生提问,学生很不习惯,也不愿发言。我便问他们:“这篇课文究竟是我学呢,还是你们学?”学生答:“我们学。”我又说:“一般不懂的才需要学,而不懂的地方就叫问题。既然你们没问题,可见都懂了,我也没必要讲了!”这种“你不问,我就不讲”的“威胁”让学生感到了危机,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课文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老师“讲”,而是自己“问”。经过这样一“逼”,学生都能逐步提出一些问题。而且问题还会越来越多。

  2、教会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

也有这种情况,有些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在看似明白晓畅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于不疑处有疑”。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不疑处”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我以《理想的阶梯》一文为例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初读课文,好像都懂了。但是,我却在他们都觉简单的地方提出了疑问:“课文的论点是第三段首句‘奋斗,是理想的阶梯’,那么,第一、二段不就是多余的了吗?”“在第二段中,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这三个‘有的……'顺序可不可以换一换?”学生一听,觉得要回答这些问题真还不那么容易,于是深入讨论研究,对课文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如果具备了这样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即使再简单的课文他们也会以挑剔的眼光提出许多问题。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高质量的问题。

  在提问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不少学生会出现为问而问的现象。教师当然不能因此而向学生泼冷水,但也应及时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所谓“高质量”的问题,其实就是尽可能地紧扣教材训练重点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也包括生字生词,但更是指单元重点和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我一般是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

  另外,为了使学生钻研课文更加深入,我还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①写了什么?②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这样写?④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四、平等切磋:指导学生自己研讨问题。

  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便已经处于学习的主动位置了,而且他们嗷嗷待哺地渴望教师解答。但是,教师不应急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立即予以解答,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的火花继续闪烁,以至燃成思想的火炬。 

学生所提问题,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字词认读和难句理解的问题;第二类是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问题;第三类是超出课文重点而且是教师也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我认为,这三类问题,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钻研、切磋,以寻求尽可能准确的答案。

对于第一类问题,可采用“甲问乙答”方式,由学生自己解决。对于第二类问题,虽然直接涉及到教学重点,但教师也不宜包办解决,仍应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讨论切磋。教师的作用,在于巧妙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并推动其思考的健康发展。

对于第三类问题,处理起来可能要复杂一些,但同样应该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思考或与老师一起研究。学《爱莲说》,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文章开头先说菊,再说牡丹,后说莲,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这三种花也是照应这个顺序,可是到结尾,却是先说菊,接着便说莲,最后说牡丹--这是为什么?”学《背影》,有学生问道:当时朱自清都已二十多岁了,回北京念书乘火车还要父亲送,并哭哭啼啼的,是不是太娇气了点?”……对于学生能够提出这些“怪问”“偏问”,教师不应反感、斥责甚至恼羞成怒,而应该欣慰于自己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成功;并与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认识,如果因看法不同而产生了思想的交锋甚至碰撞更是一件好事;即使最终也未能统一看法也不要紧,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政治原则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必强行定于一尊。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有时思考的火花和思想的碰撞就是教师教学所要追求的成果。

  五、破除迷信: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

  思考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完善和创新,因为任何人都不能说他已经穷尽了真理。人类发展的历史是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教师的认识水平当然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同样,虽然课文作者大多是已有定论的写作大家,但受历史的局限或其他原因,其作品决不能说就完美得无可挑剔。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和课文作者,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偏唱反调的“抬杠高手”,而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唯真理是从的科学精神和独立人格。

  教师首先要能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具备向学生请教的胸襟,乐于以朋友的身份在课堂上和学生开展同志式的平等讨论或争论。在我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和我的争论是经常可见的,不管是谁说服了谁或者谁都没有说服谁,我和学生都能感到一种思想交锋的酣畅淋漓和精神交流的兴奋愉悦。学生向课文作者挑战,也应该是很正常的事。从某种意义上看,作品永远是“半成品”:这不只是因为任何作品都很难做到完美无缺,还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若干年后的读者再看该作品,总会发现一些历史的局限;更重要的是,作品一旦发表,就成了相对独立于作者的社会存在,不同的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不同眼光和兴趣爱好予以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甚至“再创造”。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学生在尊重名家、学习名家的前提下挑战名家,不但应该允许,而且值得提倡。青少年学生头脑里框框套套相对较少,一旦展开了思想的翅膀,他们会有许多令教师暗暗称奇甚至自愧弗如的见解。  

--更可贵的是,如果我们的学生能普遍具备这种独立思考、深入探索的精神品质,那正是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