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从庸常生活里发现诗意(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1:13:2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要善于从庸常生活里发现诗意(教师中心稿)

要善于从庸常生活里发现诗意

要善于从庸常生活里发现诗意(教师中心稿)

张建房

我们绝大多数人注定了要过庸常生活。我们既不会像屈原屡遭放逐,也不会像杜甫倍尝忧患;我们既不会像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不会像李太白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我们很可能一生都守着一方讲台,一台机器,一片土地。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生活里就没有“诗”。

“一个叫塞尔玛的年轻女子,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远方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不仅炎热难熬,而且没有人谈天。”她太难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回家。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了泥土,一个看到了星星。”这两行字醍醐灌顶般使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并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热带沙漠植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的日出日落,还寻找海螺壳。原先的痛苦生活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两年之后,塞尔玛的《快乐的城堡》出版了。她从封闭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这是晓涵的《寻找星星》一文描述的故事。塞尔玛从平凡生活里发现了生活的不平凡,她等于发现了新的自我,发现了美和“诗”。连单调的沙漠生活都如此富有诗意,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抱怨生活的平淡了。

莫小米的《结婚证明》里讲了一对夫妻将要离婚,因为结婚证明失火烧掉了,所以在办理离婚手续时,他们必须首先证明他们是夫妻。为了证明是夫妻,他们找到当初为他俩牵线的红娘,找到两人共同的朋友,找到从前的邻居,最后他们找到了各自所在的单位,这些人一致证明了他们的婚姻。单位人事处为他们出具了婚姻状况证明。主管部门据以为他们补发了婚姻关系证明。文章最后写道:“为取得这一证明他们花去了好几个月时间,齐心协力--他们很长时间都没有这么齐心协力过了--证明了他们‘是’夫妻,现在要将彼此的关系改写成‘不是’已经非常方便了。但忽然两人都犹豫起来,不是吗?那么多的人证明他们是一对夫妻,他们自己何不也再来试着证明一下呢?”是啊,普通人的婚姻是平常的,离婚也是平常的,丢失结婚证明也是生活中平常的失误,补办婚姻证明似乎也是最平常的思路,但是不平常的是他们都发现需要他们自己试着来证明一下他们是夫妻。这最后的发现使他们超越了庸常。这正应了那句名言:生活了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且这不仅是主人翁夫妻的发现更是文章作者的发现--作者从庸常而芜杂的生活里,敏锐地发现了美点,通过平实本色的语言,呈现给读者,从而使文章从意境到语言都放射出朴素而诗意的光华。

发现生活里的美,特别是发现庸常生活里的美,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需要一颗优美而善感的心,麦达德赖茨的《为爱而走》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全文如下:

“一个住在夏威夷一座偏远小岛上的男孩仔细的聆听老师的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圣诞节时要互赠礼物。

“老师说:‘礼物表示我们的爱意与我们对耶酥降临的欢喜,耶酥是最大的礼物。’

“圣诞节到了,男孩为老师带来一份礼物--一颗闪闪发亮的贝壳,是海水冲上岸的贝壳中的珍品。

“老师问:‘你在哪里发现这样一颗稀有又不寻常的贝壳?’

“男孩告诉老师,据他所知,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这非同寻常的贝壳--二十多英里外某个隐秘的海滩上有时会有这种贝壳冲上岸。

“老师说:‘哦,它真是太美了。我会一辈子珍惜它的。但你不应该走那么远的路去为我带回礼物。’

“男孩仍记得关于赠送礼物的那一课。他闪着眼睛说:‘走路是礼物的一部分。’”

这篇小文里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它只讲了一个给老师送礼物的故事,而且所送礼物是一枚不需花一分钱的贝壳。但是我们却被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平凡的事,平凡的物,平凡的人,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文字,却产生了不平凡的效果。我们不能不惊叹作者的生花妙笔,不能不惊叹作者点石成金的审美创造,而我从这个故事首先读出的是主人公男孩的一颗金子般的心,从男孩我更读出了作者的美好心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也不乏这样的“贝壳”,只是我们太不在意,以至于被生活的浪涛冲走了。

中学生的生活基本上局限在家庭和学校的狭窄范围里,并且他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教室、食堂、宿舍的三点一线的模式之中。这种生活是单调的、平淡的。这就更应引导学生去发掘隐藏在貌似枯燥的生活里的“诗”和美的矿藏。我一直以为,学生没有写作愿望或者写不出好文章,并非不懂得怎么写,而是因为无话可写,特别是无有意义的话可写。发现美是一种心灵智慧,不是单纯的写作小技巧。所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用美好的心灵观照生活,并在这种观照中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优美而聪慧的心灵,当他反观生活的时候,他才能从寻常生活里发现生活的不寻常。有了对生活的发现,才能讲得起对生活的表现。

(本文已刊于《语文月刊》2005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