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获奖的奥秘

时间:2022-04-14 11:12: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生作文获奖的奥秘

 

学生作文获奖的奥秘

 

  中学生参加全国各级作文大赛获奖的奥秘是什么呢?根据本人多年指导中学生参加各级作文大赛的体会和认真研读大量获奖作文的感受,我认为参赛作文获得成功的奥秘,在于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要以情动人

  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中学生的习作,往往是青少年真挚情感的流露,这种真实情感能否伸向情感体验的深处,能否打动读者,能否与读者产生共鸣,往往是参赛作文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993年,笔者指导福建省连城一中高中部李丹红同学写了《渴望》一文,参加第五届“华夏杯”全国生作文大赛;荣获一等奖。这篇文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之一,文章所流露的情感是十分真挚的。文章表达了一个高三毕业班学生渴求摆脱题海,向往七彩生活的心声,这种情感是以作者切身生活体验和深刻的感受为基础的,小作者的心上长期压着一块堵住情感岩浆的沉重石块--应试教育导致的题海战术。这石块压得小作者喘不过气来,有朝一日终于找到掀开堵住情感岩浆的沉重石块的契机,引爆了情感的地火:“多渴望,多渴望重温余光中、戴望舒、三毛和舒婷那或清丽或婉约的行会带你梦中去。

  多渴望,多渴望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骑着车踏一次青,放飞我幽囚一冬的思绪,看看是否枝头春意闹,让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春天嫩绿恬静的微笑轻抚我久远的企盼与渴望!

多渴望,多渴望在热闹奔放的夏季,重返我留下欢歌笑语的青草地,仰对晴朗朗的天宇,聆听大地的心跳,让甜丝丝的泥土芬芳渗入我的骨髓,听听小溪是否仍叮咚作响如梵阿玲奏着的名曲。

  多渴望,多渴望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回忆昔日欢乐的阳光,那时我会纵情地说:久违了,我的百草园;久违了,-我的小蟋蟀;久违了,我梦里见她千百度的骄似火的枫叶林。

多渴望背一肩行囊注-腔豪情勾勒青春的风景,浪迹天涯。多渴望在沉重的压抑之后驻足旷野高歌一曲,唱它个百川倒流,地动山摇,虽然声音已沙哑;依旧是最美的歌。”

  小作者的情感多么强烈!它充分表达了中学生渴求自由天地,向往七彩生活的心声。这种情感,因为发诸内心,又大胆地触及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特别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想大赛组委会的评委们评给她一等奖的重要依据之一即在于此吧。

  我曾阅读了江苏省高淳县中学的田宏瑜同学的《回家》一文,这篇文章曾在1994年高淳飞龙杯文学大赛中夺魁。它的成功之处也在于作者流露了真情,而且这种真情也是深入独到的情感体验,文章写小作者在外求学,每次回家之前,妈妈都先到车站接自己,到了家中,总是满桌佳肴供自己品尝。可是有一次,学校放假,她来不及写信告诉父母,便乘车回家了,一到家里,发现碗厨里的剩菜仅是半碟咸菜、半碟臭豆腐,于是小作者难以抑制的内心感情掀起了波澜:“我惭愧,我汗颜,面对眼前的萝卜和臭豆腐,想起以前每次回家的满桌佳肴,我明白了父母嘱我回家前一定得先写信告知他们的原因,我的心又开始不安地跳动,呼吸又急促了!我为什么没有父母的善良与质朴?我为什么有时竟耻于承认自已是农民的女儿?”这句句掏心掏肺的实话,或歉疚或自责或呼喊,是作者长期心曲跳动轨迹的勃发,是对父母爱的艰辛的理解,文章没有丝毫“渲染”,没有丝毫“粉饰”,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丰富感情的积累调动,情感流露得十分自然,像这样动情的文章,怎能不打动评委们的心,怎能不获高奖呢? 

  上述例子不禁使我联想到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我想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二、要以巧取胜

  参赛文章除了必须注意以情动人之外,还要注意结构上的以巧取胜。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巧妙布局,也是评奖者审视的重要角度,因而也不能忽视。

1995年笔者指导福建省连城一中高中部朱以巧同学写《陌生人》一文,参加首届跨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也荣获一等奖。这篇文章除了立意高:高度赞美陌生人美的心灵,启迪人们用心感应世界,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很有哲理性之外,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在于结构巧:全文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以为眼前戴墨镜的陌生人多半不是好人--讨厌之;后发现陌生人是盲人,他的思想境界很高,善于用心感应世界--有一颗善于理解亲戚朋友的水晶般的心--敬慕之。这一结构特征使文章显得很有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因而博得评委的赞赏。

  前文提到的李丹红同学的《渴望》一文在结构上也很巧,文章以春夏秋冬时令为序,展开丰富想象;抒发渴望之情,以“渴望”二字缀成篇,以排比段构成文,结尾耐人寻味,因而也得到评委们的赞赏。

  文章结构法是多角度的,如记叙文中的明暗线交插法、虚实交插法、巧设悬念法、首尾照应法、开合有致法、以小见大法。议论文中的对比法、设喻法、归谬祛等等。对于这些技法,若能灵活运用,也可大大提高参赛作文的成功率。

  三、立意要高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就像千军万马的统帅一样重要。参赛作文能否做到立意高,内涵深,也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全国中学生《特等奖作文大全》一书中有一篇河南中学生徐均写的参赛文章,题目是《那天我的生日》这篇文章的立意是独具特色的。文章写小作者16岁生日这一天,穿上了一条妈妈给的新裙子,当她高兴地在穿衣镜前转几圈,自觉漂亮时,妈妈告诉她,这裙是爸爸(某单位处长)。办公室小陈阿姨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听后便觉得老大不高兴,接着便描绘生日这一天她爸爸单位的许多同事在客厅中不断给爸爸点烟,献殷勤,说好话的情景,作者对此深感厌恶,于是冲进自己的房间,并换上了平日不漂亮的旧衣服,又在镜前转了一圈,竟觉得比小陈阿姨送的鹅黄色的新裙子漂亮多了……

  这篇文章以小作者16岁生日为素材,说明生日在16岁少女的心目中应是一片圣洁的领地,但这片圣洁领地却被玷污了,小作者揭露了他爸爸单位同事借自己生日之机阿谀奉承、讨好拉关系的丑行,表达了自己对当今社会不正之风的否定,展示了一位少女纯洁的心灵。这篇文章立意无疑是高的,它反映了小作者对社会观察的力度,颇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反思,因而得高奖是当之无愧的。

  同是这本大全中还有一篇获奖文章,是浙江省李建平同学写的,题目是《曲线美的启示》,作者在文章中从自然界雄伟的山峦,滔滔的大江。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曲线联想到人类历史的曲线,人生道路的曲线,并指出人生道路虽坎坷,人类历史虽曲折,但这并不说明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道路前景是无限的,时代总在发展,历史总在飞跃,作者紧紧抓住“曲线美”来抒写,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立意不可谓不高,内涵不可谓不深。

类似这种立意高深的获奖作文还可以举很多例子,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四、语言要美

  人们常说写作要做到“情文并茂”,这里所说的,“情”也就是文首所讲的情感问题。这里所说的“文”也就是文采问题,即语言美的问题。语言美应当说是参赛作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要使语言优美,必须学会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对偶、拟人、夸张等等;有一篇题为《欣赏》的获奖作文,有这样的排比段:“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这组排比句由大到小排比,语势强烈,对欣赏的底蕴阐述得十分深刻,读来既有音韵美的感觉,又让人在思想上深受启迪,真可谓一段美文。又如同篇获奖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个碌碌无为的浅薄者是没有欣赏可言的,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就是平庸之辈,就要在欣赏别人的同时,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烘炉之中,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争,把孤僻挥洒成壮观,把委屈升华成冷峻,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摔打成练达这段文字中的排比句激励人们不做平庸之辈,永远进取,读来令人信心百倍,真不愧为精彩语段。 

  再如一篇题为《帆的启示》的获奖文章中有这样的语段:“帆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困苦,它呼啸在暴风中,腾跃在波谷里,急行在骤雨中,喧嚣在狂浪中,穿行于礁石间……帆以它坚强不屈的意志年年月月与怒涛巨澜搏斗着。我赞美帆,也痴爱着帆,在我的眼中,只有真正具有帆的性格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真正具有帆的信念的人,才算得上崇高。”

这段文字把帆拟人化,语言十分形象,十分有气势,尤其是动词“呼啸”、“腾跃”、“急行”、“喧嚣”、“穿行”的连用,毫无重叠,富于变化,充分显示了语言的美。

  还是同一篇获奖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然而我们中也不乏把青春比作船,把恬逸生活当作帆的青年,在他们的眼中,帆就像洁白的羽毛,轻轻飘飘,帆,就像水中的碧荷娇娇。帆的信念也许闪出他们的脑海,帆的性格可能相似于他们的脾性,但他们永远不会鼓饱篷帆向神秘的彼岸驶去,他们只愿憩卧在舒适的港湾,与轻风相伴,与日月相依。而生活中高扬的帆,要驶向彼岸是决不会随波逐流一帆风顺的,它要抵挡狂风,更要搏击怒浪。” 

这段文字用形象的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批评了贪图安逸的青年,鼓励青年要敢于搏击风浪,其文辞亦十分优美。

  总之,语言美的文章是极易博得评奖者的青睐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写作时亦应认真辅导学生在语言上反复加工润色。 

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