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反思--从高考状元弃清华选港科大谈起(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1:19:2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需要反思--从高考状元弃清华选港科大谈起(教师中心稿)

   清华大学新生入学报到已经截止,已经被录取的今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陈秀野却没有前去报到,最终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陈秀野今年收到了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是清华大学生物专业,一份是香港科技大学的生化专业。

教育需要反思--从高考状元弃清华选港科大谈起(教师中心稿)

  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顶尖院校,是许多高分考生心中的首选,竞争异常激烈。从录取结果来看就可见一斑,北大小语种今年在京理科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了其一批录取线。在 

  

这种背景下,陈秀野放弃清华选择港科大,内地高校不禁要反思自己的招生,更要反思自己的教育。

  就陈秀野个人来说,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她选择香港科大,“纯粹是出自学术和个人发展的考虑。”生化专业是她的“最爱”,而香港科大生化专业在师资方面很有优势。但这个个例反映出香港大学对内地考生的吸引力正在变大。据了解,今年北京有170多名高考学生选择了去香港上大学。目前,香港科技大学等一些香港高校的招生同高考平行进行,互不影响。随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增多,少数高分考生可能会同时接到内地高校和香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实际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大学有着良好的国际声誉,在亚洲高校中排名都很靠前。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等方面,这些学校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另外,香港高校采取英语授课,全英语的学习环境,让家长和考生把在港学习当成留学海外的跳板。内地考生在香港上了4年大学之后,可以选择继续留港或者出国,未来的生活和就业,选择的自由度更大。

  反观内地高校,虽然近年来进行了众多的教学改革,但某些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同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且也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长此以往,我们的内地高校能不能找到最优秀的生源,能不能留住最优秀的生源将是一个问题。香港大学参与招生竞争是件好事,能给内地高校带来紧迫感。如果内地高校以此为契机,加快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无论对考生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大喜事。

  对考生来说,选择去香港读书也面临着昂贵的学费和物价,应该理性地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香港上大学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总共需40多万元,当然,如果考生的成绩特别好,凭着香港高校提供的奖学金也足以完成学业。而在清华等内地高校上大学,只需4万元左右就够了。(记者:姜殿军)   

【教育需要反思--从高考状元弃清华选港科大谈起(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家--我的避风港(教师中心稿)04-14

反思我们的赏识教育(教师中心稿)04-14

语文语法选讲(教师中心稿)04-14

汉堡港的变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需要狼(教师中心稿)04-14

毛主席诗词名句选(教师中心稿)04-14

清华博士王垠的退学申请(教师中心稿)04-14

 创新教育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中心稿)04-14

新大纲需要语文教师更新哪些教育思想(教师中心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