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唐诗情满天(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1:27: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日出唐诗情满天(网友来稿)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日出唐诗情满天(网友来稿)

唐朝的太阳永远是绚丽迷人的,它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冉冉升起,它在千秋百代的人心中缓缓西沉,我们有幸出生在诗风盛行的华夏古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沐浴阳光,呼吸诗风,心灵和身体一样健康成长,思想和灵魂一样轻舞飞扬。张开耳朵,听太阳东升西落的声音;睁开眼睛,看太阳朝朝暮暮的变幻。来吧,朋友,走近唐诗,拥抱太阳,用你的心,用我的情,去谱写一曲曲辉煌灿烂的红日之歌,别说天空没有颜色,唐诗中千年不褪的红日就是永恒的色彩,别说大地没有声音,唐诗中永不停息的太阳就是强劲的声音。那些沉睡千年的风流才子们,用心中的太阳唤醒我们五千年的人生记忆。太阳,这个宇宙的精灵再次复活在我们心中,绽放在我们眼前,让我们跟随唐代诗人,去欣赏多姿多彩的红日之光吧。

李白对太阳的情有独钟丝毫不亚于他对月亮的一往深情,是太阳激发了李白的雄心壮志和浪漫情思。《望天门山》用壮浪之笔抒豪放之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惊涛骇浪之中点缀一叶孤舟,于青山碧水之上染上万道霞光,凸现诗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豪迈风姿。不要问李白从哪里来,那一轮红霞满天,光芒万丈的太阳,分明就是诗人壮志凌云,才情喷发的生动写照。《梦游天姥吟留别》驰骋想象,梦笔生花:“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足履天梯,高蹈云端,纵目远眺,只见一轮红日于万倾碧波中喷涌而出,一只天鸡于苍茫昏暗中放声高歌。天地顿时生辉,心神为之一震,李白被惊呆了,多少名山胜水远远比不上这突如其来的梦中奇景!这不,还有更绝的幻境:“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雷电大作,山摇地动,轰然一声,岩洞裂开,诗人眼前顿时出现一个洞天福地,只见青天浩荡,深不可测;日月朗照,台阁生辉;霓裳风马,虎鸾随车;群仙列队,恭迎诗仙。如此神仙盛会,有光照天地的日月之辉,有彩绣辉煌的神仙之丽,有虎鸾相从的豪华之威,景色壮丽,异彩纷呈,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不用问李白是谁,那满目生辉的红日为李白染上了一层浓重的神仙色彩。《永王东巡歌》以豪迈俊逸之语,抒写杀敌建功之乐,狂放大气,兴会淋漓。“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指挥打仗,诸葛亮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周瑜可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是李白更神,他竟然可以高坐琼筵之上,于觥筹交错之间“指挥戎虏”,赢得一场战争,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而且这一仗打得敌人闻风丧胆,销声匿迹。大获全胜后的李白到哪里去?他仰天大笑,高奏凯歌,班师回朝,“西入长安到日边”,那笑逐颜开,灿烂迷人的红日不就是李白大功告成,兴高采烈的心情的生动写照吗?《行路难》妙用典故,梦幻生情,启人心智,催人奋进。诗歌是这样写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回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在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举步维艰,走投无路之时,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李白热血沸腾,信心倍增,唱出了有唐一世英雄志士的最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梦中不落的太阳几乎成了李白理想壮志的熊熊火焰,气贯长虹,光照千古!

李白笔下的“日”除了上述光彩喷发,烈焰腾腾的风姿之外,也有缠绵悱恻,脉脉含情的时候。《送友人》一诗,以日传情,情意绵绵,动人肺腑。“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别友人,诗人缘情取景,巧比妙喻,用“浮云”“落日”来传情:天空中的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清山秀水,红霞满天,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和朋友之间那种真诚而炽热的友情。此外,李白笔下的红日还有鲜艳夺目,壮丽迷人的自然风韵,请看他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庐山香庐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映照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丽日晴空,云蒸霞蔚,其色艳丽,其景壮观。红日一片,犹如一件粉色纱衣轻轻笼罩在香炉峰上,秀美而缥缈,空灵而气派!

除了李白诗歌“日”久生情之外,唐代诗歌中以“日”入诗,传情达意,言志明理的诗篇还有许多,不同的作家由于人生经历,情趣志向不同,他们笔下的“日”也异彩纷呈,各显其妙。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有情理兼备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之际,江上已呈露勃勃春意。诗句写景壮阔,气势雄浑,格调欢快,宛然可见诗人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的欢呼雀跃之情。更妙之处在于作者写景状物,无意说理却理蕴其中。海日生于残夜,将驱散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时序景物的更替之中蕴含一种跃跃欲试的勃勃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启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则以日喻禅,暗含佛理。诗歌这样写道:“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写旭日初升,普照山林;写翠竹森森,花木繁茂;写飞鸟欢鸣,潭影空明;写万籁俱寂,佛音袅袅。可以看出,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喜欢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那金光万道,普照高林的红日,实际上是佛光普照,众生欢悦的神秘象征,诗人可以说已是一位沐浴佛光,顶礼膜拜的虔诚信徒。常建笔下的“日”具有浓郁的佛光禅韵。刘禹锡的千古名篇《乌衣巷》用余辉晚照给秦淮名胜抹上一层无限苍凉的历史色彩。“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昔日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的朱雀桥,今天已是野草杂花,一片荒凉;昔日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乌衣巷口,今天已是斜晖晚照,一派惨淡。今昔对比,感性地凸显出一种历史无常,兴亡难料的沧桑感。野草开花和夕阳西下两组荒凉衰飒的景物写尽了历史变迁的苍桑无情。刘禹锡的另一首诗《竹枝词二首》(其一)则以日言情,妙趣横生。“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你瞧,杨柳青青的江畔,那位边走边唱,情意不明的小伙子,引发了他的意中人(姑娘)的微妙揣测:这个人啊,就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不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是难以捉摸。这阴晴(情)不定的太阳雨烘托出女子迷惘眷恋,忐忑不安的心情。柳宗元的《渔翁》有写日出的名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旭日初升,烟销雾散,山清水秀,余音袅袅,如此纯美脱俗的环境烘托同渔翁闲适恬淡的隐士风采。日出照亮了一颗尘封山林的隐逸之心。贾岛的《暮过山村》有写落日的名句:“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怪禽在荒漠凄寂的旷野上鸣叫,令人惊惶不安;夕阳落山,天色暗淡,孤单的行人更加感到不寒而栗。这两句诗,写声写色,声色均触目惊心,骇人听闻。落日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同是写落日,白居易的《暮江吟》与贾岛的冷寂凄清大不相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落山,几乎与江齐平,贴江而照,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诗人沉醉其中,分外喜悦,这里的夕阳不见惨淡,不见愁容,反倒给人一种宁静柔和,赏心悦目之感。

说不尽的唐诗,看不完的太阳,当我们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那一刻起,太阳便点亮了我们的眼睛,温暖了我们的心灵,燃烧了我们的希望。我们,这些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东西,业不分贵贱,识不分深浅的炎黄子孙们正是在与太阳的炽热对视中,正是在与唐诗的默会交流中,一步步走向成熟和深刻,走向光明和希望。一个拥有太阳的民族是一个活力四射,大有奔头的民族,一个饱读唐诗的民族是一个生命雄强,激情奔放的民族。唐诗中燃烧着一轮永恒不灭的太阳,我们心中坚持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唐诗中绚丽多彩,光芒璀璨的太阳激发我们的豪情壮志,砥砺我们的人格操守,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天空,从古代至现在,从现在到未来。那么,朋友,就让我们对天发誓,学夸父驱长风为马,披霓虹为衣,追赶太阳,拥抱明天吧!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967@yahoo.com.cn)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