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引导心灵的飞翔--对职高学生阅读现状的一点思考(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1:30:2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用美引导心灵的飞翔--对职高学生阅读现状的一点思考(网友来稿)

天地一鸿羽

用美引导心灵的飞翔--对职高学生阅读现状的一点思考(网友来稿)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良好的阅读不仅帮助人获取必要的信息,也是与人文的直接对话,它不仅能满足人的求知的心理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审美的高层次的需要。

但,一直以来,我们的职高学生却存在一种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体现为(1)缺乏阅读习惯,40%以上的学生以电视、电脑等方式消闲,基本不阅读;(2)阅读面窄量小,学生的阅读对象多以娱乐杂志、游戏刊物、“口袋”言情小说、怪异武侠小说、卡通画为主,基本没有接触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书籍;(3)阅读层次较低,在阅读中,学生偏重娱乐性、故事性,缺少更深层次的审美需要与审美领悟。以我校为例,在2002年入校的近千名新生中,30%左右的学生从来不看课外书籍,读过四大名著的没有一人,了解四大名著情节的不足5%,仅有3人表示经常看课外书籍,了解鲁迅、巴金。2003、2004年入校的学生中,不愿阅读的学生的比例更大,学生中流行的阅读对象是恐怖故事、鬼故事以及网络游戏指南等。

二、 问题的成因

形成这样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1、 不明确阅读的重要性

学生不愿阅读,有自身的局限,也与现代社会的信息获取手段的增多有关。阅读的获取是有其局限性的,尤其是印刷品的阅读,较之学生感兴趣的电脑,它显得较慢,整理量大,而且书面阅读虽也有对话,但要获取这一对话,需要读者投之以较多的阅读时间与阅读技巧,而且这种对话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对话,较之网上的聊天、游戏的动态对话,电视的直观简单接受,学生自然更愿意选择后者,从而忽略或抛弃了阅读的人文意义。所以,要培养职高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2、 缺少阅读的体验性

阅读,从本质上讲,应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自我的活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这种体验的独特性是阅读的魅力所在。但在我们以往的教育活动中往往忽视这一特点,而去强调所谓的正确性。面对考卷中的单选题,阅读的美丽丝丝淡去,那些令你我这些语文教师也困惑的选项培养出来的阅读习惯只会是僵化的乏味的阅读体验,当学生在阅读中丧失了独特的体验的时候,也是他们厌倦阅读的滥觞。因此,我们只有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重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心灵的飞翔”。同时,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德育性,生拉硬扯的例子不胜枚举,学生不仅不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还轻视了阅读的体验性。这样做的结果更让学生对阅读敬而远之,

3、急需提高的审美能力

审美的需求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不同的人因其思想水平、文化素养、生活经历、审美趣味及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同时“读者的期待视野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需要,我们还得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职高学生的家庭多数文化程度不高,自身的经历比较简单,接触的文化环境相对而言比较落后,造成了他们的审美需求普遍不高,审美能力比较低下。这也是学生普遍喜爱恐怖怪异作品的原因所在。

三、问题的解决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把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纠正过去的零碎分析的习惯,引导学生把文章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

1、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直观的心理能力。

就像还记得黛玉教香菱学诗吗?黛玉并没有讲这首诗如何,那首诗如何,而是放手让香菱去“细心揣摩透熟”,使香菱从一个初学者迅速成为一个较好的知音。哪我们为什么还在这里做冷静的纯逻辑性的分析呢?在教授一篇新课之前,我们何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从整体情景中得到启示和感悟,把握作品独具的格调和意蕴。咏读《国殇》,英雄的慷慨赴死历历在目,从中觉察到诗人咏赞的浩气长存。品味《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的苦闷与追求在那一片刻意营造的美景中纤毫毕露,欣赏《雷雨》中人与人的悲剧时,制造了这一切苦难的时代与精神震撼心灵。总之,我们不能用烦琐的讲析去取代学生的直觉思维,要让他们广闻博览,熟读深思、潜沉涵泳,“熟读唐诗三百首没,不会作诗也会吟”,久之,学生自能凭直觉经验破其卷取其神,提高感知能力。

2、注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佳作的知音。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方法很多,首在训练他们的审美感知力。文学的审美感知,是欣赏者首先通过语言描写获得文学形象官能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构成的知觉印象,既对文学形象整体把握。训练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就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调动他们将以往的知识、经验和主体情感带入审美阅读之中,在局部把握了审美对象的各种属性之后,形成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比如阅读茅盾的《风景谈》,可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做这样的提示:文章工十个自然段。除第4、6、8、10段是评论外,期于六个自然段的描写,各自构成一幅画面。试概括本文所描写的六幅画面。在学生概括拟名的过程中,就弄清了六幅风景片段的特定含义,也就局部把握了审美对象的各种属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将六个风景片段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下面的思考:六幅风景画按一定的顺序先后排列,并将议论穿插其中构成整个革命圣地延安的风景巨照。这个巨照中透露出来的总的意思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议论,最后认识同意到下面的内容上:“风景”是这篇作品的“形”,真挚是这篇作品的“神”,六个片段构成的延安风景中透露出这样的政治氛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如画般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在局部把握了审美对象的各种属性只好,形成了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

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联想与想象。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审美活动更是如此。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独特文学现象。试想一想,如果我们在教授〈敕勒歌〉时,不引导学生去想象,那就只有干巴巴的一览无余的遗憾,美从何来?一位教师就让学生想一想:天、山、草原、牛羊都是什么颜色?这些景物可描绘在什么位置上?各占多大的比例?此时,学生活跃了,你一言,我一语,蓝天绿野间,白色的羊群与古铜色的牛群星星点点,远处横亘紫色的一带山脉。在学生的想象中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就勾勒出来了,学生共同感受到这首诗太美了。到这里,诗好象欣赏完了。但是,作为审美活动并没有结束。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这幅风景画美在哪里?学生思维又活跃起来。有的说“颜色美”,有的说“让人一想心里就开阔极了”;有的说“风一吹,草一动,整幅画就活了”。教师进一步追问:哪点最美?最后统一到“风一吹,草一动”这一动态美上了。这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见解后,又提出“最美的是没有用文字写出的,但是我们可以从诗里想象出来的牧羊人。”

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中,还得注意培养审美通感力。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通感因素去启发学生体味咀嚼,并在自己的阅读观察与作文实践中去提高审美通感力。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如果学生没有通感的体验能力,就很难体会到诗文的精妙之处。

3、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

对同一文学对象,不同的生活经历会引发不同的审美体验。《红楼梦》一书,才子佳人看到缠绵,理学家看到淫,佛学家看到道。这是不同的生活经历引发的不同体验。同是红色,革命家看到胜利,悲观者看到鲜血,喜悦者看到幸福,悲伤者看到扭曲。这是不同的精神取向引发的不同体验。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在预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走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牵牛花的蓝朵,奇异的秋风秋雨,淡绿微黄的枣子,在冷色调的画卷中传递出的是他内心的寂寥与孤独。文学是人生的哲学的艺术体现,借助于种种形象。而我们的学生却因自己的简单的生活体验而无法去感知这种种形象的意蕴,妨碍了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我们有义务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生活的体验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间接获得,集体的活动是一种,生活常识的讲授是一种,名人事迹介绍是一种,文学欣赏是一种……总之,我们应调动我们的所能尽可能的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生活体验,使学生能感知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作品的美。

4、 及时鼓励,热情辅助,率先示范

学生因其以往的经验,在阅读中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反复,我们得用耐心去鼓励与包容,尊重他们的每一点体验,在及时的鼓励中,学生才能品尝成功的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在学生爱上了阅读,我们的阅读教学才算是达到了初始目的。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还得率先示范,用自己的行动去鼓动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提高。

作者邮箱: zy74080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