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之人文性解读(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1:30: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之人文性解读(网友来稿)

聂超

语文课程标准之人文性解读(网友来稿)

摘要: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性,表现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促进了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人文性 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义在确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首次提出了语文的人文性。这种由语文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标明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新的教学观念,全新的价值取向。

1、人文性,表现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特征的,它将更注重人的发展,即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科技教育解决的是生产力的进步问题,人文教育解决的是人的价值、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问题。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平衡,是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在把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仍以分数至上,学生的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时常被忽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通常见到许多学生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作品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少对亲情、人性的体验等等,这都与教育缺乏人文性有关。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伤熊”事件,浙江金华一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都深刻地反映出人文教育失缺的严重后果。因此,语文课程实施人文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鲜明地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所谓“人文”,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因此,我认为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由此看来,人文性的实质即是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对学生施行全人格的教育。人文素养即是人的基本修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审美情趣,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式,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爱国精神等。在语文过程中,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现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培养,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语文课程目标的一种价值取向。具体地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特质: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学生是语文课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语文课程的构建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要努力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2、人文性,反映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严密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语文课程淀积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首先,从语文课程选择的教学内容来看,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从必修课的五个模块到选修课的五个系列,几乎涉及到了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这样的课程内容不光反映了语文课程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不光是认知体系的,而且还是价值体系、伦理体系的。这正好体现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其次,从语文课程标准阐述的课程理念来看,语文课程植根于人文精神。语文课程理念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人文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指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有“礼之用,和为贵”的宽容之心,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之柱。今天,古老的人文精神更散发出新的浓郁的人文气息,有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公德意识,有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有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理念赖以确立和发展的灵魂内核、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这种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正是语文课程理念植根的丰厚沃土,是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丰富之所在。

再次,从语文课程目标看,语文展现着巨大的人文魅力。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艺术和学科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让作品人文的春风,吹开他们美好的情感,让作品人文的细雨,浇开他们娇艳的心花,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就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这正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的巨大魅力。

3、人文性,促进了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要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首先就要突出学生这一主体,要突出学生这一主体,就必然会促使我们去更新课程观念。

①在语文教育中注重文人性将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素质。注重人文性,势必打破以“教师中心”的“一言堂”格局,使教师的角色由课堂的灌输者、司令者、训练者变为课堂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注重人文性,将促使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性,对教师实现课堂民主,营造宽松、和谐、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气氛将起到良好作用;注重人文性,将有利于教师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情感熏陶作用。

②在语文教育中注重文人性将促进学生更新学习的观念。注重人文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人”,是受人类文化熏陶的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注重人文性,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将受到尊重,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将受到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最大限度调动;注重人文性,有助于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对人生进行终极意义的探索,对人类命运进行更深层次的观照。

③在语文教育中注重人文性将促进知识观念的更新。传统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注重人文性,将有助于纠正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编差,使学生知识的获取与学生的个人体验相联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注重人文性,有助于打破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实用主义”观,发挥语文教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4、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注重人文性,就决定了语文课程新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新的价值取向,首先是表现在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注重学生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培养,更注重学生高尚情操、个性人格、价值观的培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将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如校本资源,报刊影视资源,网络资源等,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新的价值取向,其次是表现在学生学习方式上。一是在学生学习时间上体现其人文性,它将打破教师讲和学生学的时间比,把更多时间让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多思考、多合作、多探究、多感悟、多体验,在自己学习中获取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二是在学生学习空间上体现其人文性,它将改变以往以课本、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拓宽教材资源空间和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自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进多元化的丰富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精神。三是在学生学习程序上体现人文性,它将改变以教师强制下的被动学习程序为学生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程序,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新的价值取向,再次是表现在对教学的评价上。它将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把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评价地位。具体而论,一是将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再不只是教师,还将包括学生本人和全班同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评价,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全班同学的评价,使评价更具公正性。二是将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尤其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的评价。三是注重评价内容的育人化。对学生的表现,将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采用激励性评语,使评价机制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对学生实现全人格化教育。

作者邮箱: nie3240@163.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