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内活动促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2:07:4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课内活动促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

以课内活动促语文教学

以课内活动促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无疑表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语文教学的重要步骤。

    在这里,我仅就自己的体会提出几种具体方法。

㈠指导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首先,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自学指导方式。比如,介绍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和思想,针对现代文阅读设计预习提示,找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品的联系启发学生的共鸣点和求知欲,等等。也可以结合课前的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主体思考。

㈡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在讲读课中,我们要在提出问题、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加讨论。通过讨论活动,不仅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适当时机。实际上,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受到的训练,远远比单纯讲授或机械训练有意义得多。

㈢给学生创造性提问的机会。学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他们自然会有自己独到的心得和思考,从而有可能提出一些与教师、教材不一样的见解。这是孩子们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重要转轨。在这个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宽松的表达、交流的环境,给学生提问、创新的机会,给他们关爱和鼓舞。比如上《项链》一课时,就有一位学生提问:“玛蒂尔德在极乐公园看到佛来思节夫人时去打招呼表现了什么?”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就开始跃跃欲试,都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一看,就从讲授者的位置上退到组织者的位置上,鼓舞同学各抒己见。同学们有的认为表现了主人公的虚荣;有的认为主人公扬眉吐气了,腰竿硬了;有的认为表现了主人公诚实的品德;有的认为主人公很勇敢…… 我都让他们发言,最后结合小说的主题、情节引导学生领悟到玛蒂尔德复杂的心路历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住人物勤奋、诚实、坚强、勇敢的美好品质,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认识更感性化了。

㈣开展课堂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好胜心。开展课堂小竞赛,在课堂内引入竞争机制,学生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样,他们平时必然会要求自己博闻强识、勤于思考,以使自己在课堂上不比别人逊色。这种以课内促课外的课堂形式很有效,也很受学生欢迎。具体形式如:听写比赛、朗诵比赛、表演比赛等等。

㈤适当引入课堂表演课,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高中语文,尤其是高二阶段,教材上出现了大量的小说、戏剧,而此时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了解情节、把握人物的自主能力。学生只要投入进去,就会萌生或多或少的角色表演兴趣和欲望。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设置情境,提供舞台,放开手让学生去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会带着极大的热情去钻研课本,分析课文,教师只要抓住主题核心,相机点拨,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会比单纯地讲授分析大得多。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点滴心得体会。我相信,只要我们本着爱生、敬业的师德精神,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会探索出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新课堂的教学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