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课文结构艺术 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师说》一文的教学设计及试教

时间:2022-04-14 12:13:4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揭示课文结构艺术 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师说》一文的教学设计及试教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它的缜密的逻辑论证,严谨的结构艺术,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如何发挥这篇文章的结构艺术优势,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议题。这里说说自己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想法和做法,以就教于大方。

揭示课文结构艺术 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师说》一文的教学设计及试教

1.布置预习,由粗到细。

课前向学生布置三个预习思考题:

(1)对照注释读懂课文,理解各段基本内容。

(2)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各段的段意。

(3)文章的四段中哪段写得详?该段使用何种论证方法?

问题提出后,即要求学生按课堂讨论小组(每组前后桌四人)进行讨论。题(1)主要由个人解决,(2)、(3)分组讨论解决。讨论后每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在课堂表述小组意见。把学生归纳的段意加以综合概括并作板书:

①论述从师的必要性;

②批判“师道不存”的社会不良风气;

③举例论证从师的必要性;

④写作本文的原因。

对学生归纳的段意暂时不置可否,而让学生继续讨论预习题(3),他们反复读课文后,稍加思考即作回答:

第二段写得详,这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

接着,留出短暂时间,让学生找出第二段的各对对比关系,综合学生的解答并作板书:

①今之众人“耻于从师”同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对比;

②为了择师而教同自己耻于从师对比;

③巫医乐师“不耻相师”同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对比。

这样,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详略处理,一方面又复习了以往学过的论证方法。这种分析暂时停留在课文的表面,只须略作思考,便可得出基本正确的解答,目的是从易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分析,由分散求联系。

针对学生归纳的段意,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写的段意,虽然基本上概括了各段的意思,但将各段意连起来看,却是分散的,体现不出各段间的内在联系。请大家再讨论一下,将段意加以修改,体现出它们的有机联系,显示出文章结构的优点。通过提问,将几个学生的解答互相补充,随之将段意改写为(板书):

(1)从正面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提出以“闻道”先者为师的观点。

(2)从反面批判不重师道的社会风气,以警世人。

(3)再从历史入手正面补充论述从师的必要性,阐明正确的师生关系。 (4)赞赏弟子“能行古道”,说明师道可复大有希望。

根据修改的段意作如下讲解:

第一段论述从师的意义,第二段对比论述“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二者之间是正反论证关系。第三段引入历史人物从师之事,是对第一段的补充,又与第二段构成正反论证关系。第一段开头“古之圣人必有师”,作者并未顺接下去说明古之圣人从师之事,而是宕开一笔,说明本人对师道的理解,第三段才补充回答了这一问题,结构灵活而不板滞。三段之间不仅构成了正反论证关系,而且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结构严谨,论证有力。

第四段是总结,不仅补充了写作本文的缘起,而且又是对第二段的辩证说

明:耻于从师虽然已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但青年中尊师重道者毕竟大有人在,使人从不良的社会风气中看到了师道可复的希望。这样,就使得论证避免了绝对化,顾及到了一种倾向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更增强了上文论证的严密性。

总的说来,第一、三、四段同第二段都构成了正反论证关系,因而使文章形成了完整而缜密的结构。

第二次归纳的段意与第一次相比,虽然只改动了几个字,但学生的思维却因之深入了一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一步。

为什么要引导学生作如是的分析?这是因为学生写作论说文时最大的缺点就是堆砌材料、顾此失彼,既缺乏集中的论证中心,段落之间又缺乏必要的有机联系。通过指导分析,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白:写作论说文仅注意论点和论据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论证的严密性,注意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3.由表及质,理清逻辑关系。

接下去针对全文的重点段--第二段,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第二段的几组对比之间,体现了怎样的逻辑关系?它使用了人们认识问题的何种推理形式?

这个问题的难度比之第二个问题要大得多,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提问几个学生,了解一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从学生的解答看,他们尚无能力完善地解答这种问题。如果此时及时给予讲解,便会使学生茅塞顿开,他们会觉得这样分析既是合理的,又会感到学到了新的知识。我是这样讲解的:

在三组对比中,第一组对比是总括,在内函上包括下面两组对比;第二、三组对比是分述。第一组对比中的“古之圣人”,同第一段的“古之学者”、第三段的“圣人无常师”中的“圣人”相呼应;“今之众人”是包含着下文的“父与子”及“巫医乐师”与“士大夫之族”的。在每组对比之后,作者都有自己的议论和感慨:第一组对比后提出反问:“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第二组对比后直接否定,语气肯定而无可置疑:“吾未见其明也。”第三组对比后发出强烈的感慨:“其可怪也欤?”由疑问而否定最后而至感慨,情感上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线索。三组对比又体现着人们认识问题的演绎推理的推理形式,即由一般(今之众人)到具体(父与子、巫医乐师与士大夫之族)。这样一来,学生便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即写论说文不但要注意段落间的有机联系,具体到一个段落的内部层次,也必须使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步步递进。

4.由个别而整体,指导论说文写作。

在学生把握了文章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让他们再次分组讨论,要求从整体上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从论述中心到分点论证,从写作缘起到段落层次,从论证的特点到论证的方法等等,分别列出提纲谈谈自己的认识,每组推选一人向大家汇报本组讨论意见。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结构特点的认识,以利于他们的写作训练,我把学生发言所涉及的问题综合起来,作了总结性的讲解:《师说》一文有一个明确的论述中心:尊师重教;同时又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着力抨击以唤醒“众人”。鲜明的针对性和明确的论述中心是写作本文的基础。论说文往往是缘事而发,因事立论。为了表现提倡师道、崇尚从师这一中心,作者在总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之下,确定了两个分论点:第一段着重理论上的阐述,论述从师的目的和意义,得出分论点之一:“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三段从历史入手,呼应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从孔子从师得出分论点之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揭示了师生之间正常的正确的关系。这两段都采用了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即先讲道理或先概述事实,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二段则着眼于现实,概述“师道不传”的社会风气的几种主要表现,证明耻于从师已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第二、三段的事实论据--现实和历史,同第一段的理论论据--不从师其惑终不解,相辅相成,紧扣中心,成为中心论题的有力佐证。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束,同时又与首段相照应,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愿为后学者之师,力行古道。通篇文章形成一个整体,条分缕析、文思缜密。文章的条埋性和整体性高度结合,足以作为我们写作论说文的楷模。

《师说》一文的教学一结束,我便趁热打铁,把该单元的作文练习提上来,让学生学习本文的结构艺术,又摹仿又创新--摹仿写法,多方取材,多角度着眼,多点立论--写一篇论说文。要求注意段落层次间的有机联系和照应,做到有详有略,段落层次间尽量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这次作文,学生情绪上满意,写起来顺手,写作水平显著提高。

在进行《师说》一文的教学设计时,我着意于指导和指点,适时设疑,见机激疑,使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的切磋琢磨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中,急于求得对问题的完善而正确的解答。随着教学步骤的展开,学生的情绪有张有弛。每当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便左顾右盼,切切私议;每当问题获得解答,他们便会大气长舒,如释重负;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都向前发展一步,思路也豁然畅通,因而产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