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与《过秦论》写作特色比较

时间:2022-04-14 12:21:2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国论》与《过秦论》写作特色比较

《过秦论》和《六国论》在写作上的主要异同是:论证方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是借古讽今、采用事实论证、以对比的手法进行写作的,但结构安排却不相同。

一、就运用事实的具体情况看,两篇文章各有千秋。

《六国论》抓住“赂秦”这一基本史实,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它的弊端,重在析理。

其中运用五组对列举了大量的史实:1.赂者与不赂者(韩、魏、楚与齐、燕、赵)相对比。2.赂者中“六国土地来之不易”与“六国子孙将土地轻易予人”相对比。3.不赂者中“燕虽小而后亡”和“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的“用兵之效”与“以荆卿为计”和“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终致灭亡的结果前后相对比。4.从“赂秦”的反面--抗秦与六国灭亡的原因相对比。5.北宋与六

国破灭相对比。

《过秦论》按照历史的发展过程,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史实的铺叙和渲染,寓理于事,叙多于议。

其中也运用了五组对比:1.六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相对比。2.六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相对比。3.陈涉与秦国的对比。4.陈涉与九国相对比。5.秦国前后灭亡相对比。

二、就结构安排而言,中心论点的提出不同

尽管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的出现,一篇在末尾,一篇在开头,但却具特色。

《六国论》先提出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进行分析,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对六国破灭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否定了“兵不利,战不善”的因素,对“弊在赂秦”则予以充分肯定,而且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赂”字来展开论述,论点鲜明,语言简洁,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是按递进式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范文。

《过秦论》先叙述历史事实,通过简洁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其中心论点是在列举了大量事实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在文章最后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得出的。而且全文只有最后一段是议论,其余的则是记叙。先叙后议,最后点题,是一篇特殊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