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03 19:10: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师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

  师说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本课拟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放在背诵前进行。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进程

  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

  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

  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

  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

  4、学习第一段:

  ⑴ 朗读: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陷──学生齐读。

  ⑵ 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理解与翻译中要注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必、受、师(6个)、是故。

  ① 老师是干什么的?

  ② 人为什么需要老师?

  ③ 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

  ⑶ 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总之,这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5、学习第二段:

  ⑴ 朗读:点读──师正音──齐读。

  ⑵ 理解文本: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弄懂这一段所写的内容,参与下面问题的讨论,并且在理解与翻译的过程中掌握下列几个词的意义:出、下、耻师、句读、不、族、相若。

  ①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的态度上有何区别?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

  ② 今之众人对自己和对孩子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④ 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抨击了“耻学于师”的陋习。)

  ⑤ 本段文字论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比。)

  ⑶ 熟读──背诵──齐背。

  ⑷ 老师总结:本段运用了三个对比,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这是结合当时的现象从反面进行批判。文段上是首尾照应的,前面提出师道之不传,欲人之无惑的现实,然后通过三个对比来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尾两句与首句照应,再次说明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

  6、学习第三段:

  ⑴ 朗读:点读──齐读。

  ⑵ 理解文本: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掌握重点词语有:常、师、之徒、专攻。讨论下列问题:

  ① 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 孔子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⑶ 各自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这一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当。

  7、学习第四段:

  ⑴ 朗读:点读──齐读。

  ⑵ 理解文本:

  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应掌握的重点词语有:传、拘、嘉、贻。并参与讨论一个问题:

  作者写《师说》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⑶ 各自背──齐背。

  ⑷ 老师总结:这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论点。

  8、理解全文结构:

  (这是为学生背诵课文作准备。)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并形成如下板书:

  三、段意

  论点 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三、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

  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8、背诵全文:

  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写作的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9、课后拓展:

  ⑴ 学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⑵ 现在我们还需不需要老师?请谈谈你的见解。

  师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 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 由《马说》导入

  2、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

  1、 骈体文

  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运动

  指唐代中期以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词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载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三、研读课文

  (一)第一段

  1、 疏通文意

  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从师的重要性?你觉得老师重要吗?

  从教师的职能作用来正面论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道之有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

  1、 疏通文意

  2、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 本段分为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层,对比论证。

  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把为子择师而自己却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

  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三)第三、四段

  1、 疏通文意

  2、 第三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 第四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四、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1、 运用排偶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在语气上也很自然流畅。

  2、 语气语调婉转多变,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嗟乎”,“呜呼”(语气词加强感叹)

  “其皆出于此乎”(疑问语气)

  “吾未见其明也”(判断语气)

  “其可怪也欤”(感叹语气)

  师说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翻译课文,熟记重点字词;

  2、了解韩愈及其写作背景;

  3、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韩愈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使用讨论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2、请学生快速翻译课文,发现学生仍没有掌握的地方,加以强调。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有关韩愈的介绍,强调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介绍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并点明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为学习新课,谈论“传道”、“师道”做铺垫。《师说》里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业”指的是儒家经典。

  (三)学习新课

  1、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愈的'《马说》。

  师说,就是谈一谈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介绍写《师说》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更加了解韩愈及其生活的时代

  古代教育史表明"唐朝尤其是前期"学校教育长足发展"甚至早于西方一千多年设立了实科学校,“被誉为达到了世界上和中国空前的昌盛程度”。安史之乱后官学教育虽有些衰落,但经学、文学大家的私人教学和乡村私学反而有较大发展,韩愈就曾从独孤及、梁肃等学者游学,李翱、李汉、皇甫湜、孟郊,张籍等则均师从过韩愈。韩愈的好友柳宗元遭贬柳州,“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可见,当时并不存在一种普遍厌学、“耻师”风气。《师说》也承认童子“择师而教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所谓“耻学于师”究竟针对何人?

  在韩愈的时代,虽然仍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高门”、“公卿大夫”一类用法,但在韩文中的“士大夫”除了与官位相联系外,却更多地与科举进士背景相关联。中唐以来,由于科举取士弊端丛生、得举者趋利忘道、攀附权贵。我们由此可以判定韩愈所谓“耻学于师”者就是指那些有进士背景的当朝权贵及其子弟。

  众所周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独尊权威地位屡受佛道冲击。唐王朝为扩大统治基础,整合重构意识形态,佛道地位交替提升,儒家道统不断削弱。唐代官学虽也设有儒家经典课程,但由于“科举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遂出现“末学之驰骋,儒道之不举”的“取士之失”致使“生徒不以经学为意”。如此一来,儒学经师地位自然每况愈下。

  此外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垄断了政治和经济大权,形成了门阀制度。上层士族子弟凭借其高贵门第就能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了韩愈所处的时代,这种风气依然存在。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于是写作此文予以抨击。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3、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在说什么?

  第一段是文章的主旨段,首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指出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接着韩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维框架对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

  让学生从第一段找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原句,“是什么”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什么”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怎么做”的结论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为了得到这一结论,韩愈在之前还进行了说明,即“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概括每一部分说的是什么,之后得出下列总结。

  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什么:去惑必从师老师的必要性

  怎么做:凡有道者皆吾师也从师的标准

  (2)又是怎么说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文章的第二、三段,在整体上是正反论证相结合,第二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第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文章第二段从反面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从师的重要性,开头首先以“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感叹开头,感叹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造成严重的后果——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接着以三个对比来描述现实社会出现的问题。第一个对比——“古”与“今”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第二个对比——“少”与“长”对比(“爱其子”与“于其身”)第三个对比,“贱”与“贵”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文章第三段从正面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说明从师的标准,呼应自己第一段倡导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用孔子从师的事例证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正确性。

  (3)在论证过程中,语言上有哪些特色?(这一教学步骤主要是让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分析)。

  A、对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式整齐,增强了表现力。

  B、顶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C、语气词:文章的第二段中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其可怪也欤”中的“欤”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这些语气词的使用,加强了语气,起强调作用。

  五、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议论文三段论:引论——本论——结论

  引论(提出问题):古之天下必有师

  本论(分析问题):师道不传,严重后果三个对比

  结论(解决问题):从师标准

  师说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3、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积累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一、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基础知识认知

  1、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叙事,如《捕蛇者说》,有的说明中抒情,如《爱莲说》,有的偏重说理,如《师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本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四、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纠正字词的错误读音

  句读(dòu)或不(fǒu)焉经传(zhuàn)从(cóng)师

  老聃(dān)蟠(pān)苌(cháng)弘近谀(yú)

  冉(rǎn)潘(pān)无长(zhǎng)无少须臾(yú)

  五,解析全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师者,所以(用来……的)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表顺承,就)知之(道理)者,孰能无惑?惑而(表转折,却)不从(跟从)师,其(那些)为(成为)惑也,终(始终)不解矣。生乎(相当于“于”,在)吾前,其(他们)闻道也(舒缓语气)固(本来)先乎吾,吾从而(跟从(他)并且)师(以……为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以……为师)道(道理)也,夫庸知(哪用知道)其年之后生于吾乎?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存在的地方),师之所存(存在的地方)也。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他为师。我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分地位显贵或是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研读文本】

  1、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2、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3、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选择老师的标准很多,主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小结】文章在第一自然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为同时代的读书人树立一个典范。紧接着又提出“传道、授业、解惑”,对老师的职责、任务加以说明。最后有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以贵者为师、以长者为师的封闭观念。

  (二)学习第二部分

  嗟乎!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他们)出(超出)人也远矣,犹且(尚且)从师而问焉(他们);今之众人(一般人),其下(低于,名作动)圣人也亦远矣,而(却)耻(以……为耻)学于师。是故圣(圣人)益(更加)圣(圣明),愚(愚人)益愚(愚昧)。圣人之所以(……的原因)为圣(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表猜测,大概)皆出于此乎?

  爱其(自己)子,择师而教之;于(对)其身也,则(却)耻(以……为耻)师焉(语气词),惑(糊涂)矣!彼(那些)童子(儿童)之师,授之书而(并且)习其句读(文字的诵读)者,非吾所谓(所说的)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人)师焉,或不(通“否”)焉;小学(小的方面学习)而大遗,吾未见其明(明智)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这些)人,不耻(以……为耻)相师(互相学习)。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说)者,则(就)群聚而笑之。问之,则(就)曰:“彼(他)与彼年相若(相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顾),今其智乃(竟然)反(反而)不能及,其(表感叹语气)可怪也欤!

  【参考译文】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的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习,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

  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也真是奇怪啊!

  【研读文本】

  1、说说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是怎么联系的。

  明确:第一部分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部分以第一部分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了第一部分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这部分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对比一:“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对比二:“为子择师”——“其身则耻师”(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对比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小结】这部分,作者分别以“古之圣人——今之圣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三组对照组,揭露一般社会士人的矛盾现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证当中,是文章充满了力量的美感。

  (三)学习第三部分

  圣人无常(固定)师。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这些人),其贤不及(比不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学问技艺)有专攻(专门研究),如是(像这样)而已(罢了)。

  【参考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研读文本】

  这部分与第一部分关系怎样?

  明确:这一部分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部分中的论点。这部分先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四)学习第四部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爱好)古文,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经传(经文和传记)皆通习(普遍学习)之,不拘(拘束)于时(时风),学于余。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作《师说》以(用来)贻(赠送)之。

  【参考译文】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研读文本】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小结】最后一部分,作者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看来和通篇主旨并无关联之处,但却使文章落到实点,使通篇议论有个收束,让文气前后贯串,一气呵成。另外,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六、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学生初读课文:

  1、初步了解各段基本内容;

  2、划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六、学生读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这两句是论述教师的作用,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一句论述了择师的态度与标准,意思是说,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应该从师学习,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

  七、找出与课文中心论点有密切关系的句子,并解释说明。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也难啊!

  这一句是从反面证明中心论点:人应该从师学习。

  2、圣人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这一句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总是各有长短,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体现了以有道者为师的观点,从正面证明中心论点。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这一句是进一步澄清从师学习的目的,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扫除了从师学习的思想障碍。这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入阐述。

  八、研读第1段。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古:求学的人

  学者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研读第2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圣益圣,愚益愚 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 自身耻师 小学而大遗 肯定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讽刺语气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风尚)

  吾师道也 (道理)

  师道之不复 (风尚)

  惑而不从师 (老师)

  吾师道也 (学习)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5、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一般的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小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三、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第三课时

  一、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研读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

  五、讨论: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六、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归结本文的写作目的。

  作者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以恢复儒家的“道统”。而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

  提倡尊师重道

  写作目的

  推进古文运动

  七、总结全文结构、写法。

  板书设计

  破 正 人必从师,以“道”为师(理论论据) (立)

  立 反 士大夫耻学于师 (反面现象) (破)

  结 对 (三层对比)

  合 比 孔子从师的言行 (正面实例) (立)

  李蟠从师行古道 (身边活例) (立)

【师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师说》教学设计07-30

有关《师说》教学设计07-30

师说教学设计07-29

《师说》教学反思03-19

《师说》教学反思04-22

《师说》 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四)07-29

师说高一人教版教学设计08-02

师说教学反思12-04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师说》教案设计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