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3:14:1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1.  导入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触:大自然,她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

面对大自然,郁达夫、赵丽宏们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苏轼、柳宗元们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2.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第(1)段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

第(2-3)段记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

第(4-9)段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10)段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3.  文本研习

⑴文章开篇就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体会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

明确:“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⑵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⑶“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明确:“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

⑷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明确: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⑸文章末节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涵义?

明确: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⑹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我们必须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4.  小结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去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

5.教后感: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4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5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6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3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03-03

《像山那样思考》的教案12-1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03-07

像山那样思考(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像山那样思考》的教学设计03-04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