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3:42:5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都江堰》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

都江堰

《都江堰》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

余秋雨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重点词语。

2.    理清作者的思路(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     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重点:

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点拨与探究结合   读写结合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胡同则是平民生命形态的缩影;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的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园则是淡泊雅致的文人情怀。而一项跨越千年的水利工程,它又承载着什么文化精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余秋雨的《都江堰》。

二.             明确教学目标,板书教学重点(品味富有意蕴的语句)。

三.             整体感知:

(一)       背景资料:

作者:余秋雨

    浙江馀姚人,当代散文家、艺术理论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且担任过多所大学教授。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二)理清脉络,概括每部分大意:

      生答,师明确板书要点:

①都江堰的价值

②都江堰的水势

③对李冰父子的评价

④李冰父子的影响

(三)把握文章主旨:

生答师明确。

本文通过描写都江堰来反思历史,反思文化,歌颂和赞扬李冰的精魂,进而传诵中华民族的文化精义--贴近苍生,造福百姓。

四.              重点探究,品味语言。

           请学生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② 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③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④ 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学生思考回答(可结合实际讨论),师明确并指导方法,板书要点:

 理解句子含义:

    ① 联系语境   ② 抓关键词   ③ 紧扣主旨

五.             课堂小结:

与其说《都江堰》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李冰;与其说是在写李冰,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文化。

都江堰是朴实无华的,宛如一位只知奉献,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李冰是求真务实、为民造福的一任太守,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执著的精神和一份令人钦佩的责任感。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上,正是有了都江堰这样默默无闻的大批工程,有了李冰这样为民请命的无数仁人志士,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延续,中华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六.表达交流:

通过解读课文,我们可以感觉到余秋雨是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文化旅行学者。他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用现代文化意识关照历史文化遗迹,在关照中体悟,在体悟中反思传统文化,进而来传达自己独特的文化诠释。那么,你从文中字里行间又有什么感悟呢?

请学生选择文中一句话,联系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或思考,写写自己的感悟。

七.             布置作业:

1.    整理落实重点字词。

2.         拓展阅读余秋雨《莫高窟》。

 

八:板书设计:

              都江堰

余秋雨

          文章脉络及大意                     理解句子:

①                             都江堰的价值                   

②都江堰的水势                       ① 联系语境

③对李冰父子的评价                    ② 抓关键词

④李冰父子的影响                      ③ 紧扣主旨

【《都江堰》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都江堰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前方》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边城》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祝福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都江堰》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金岳霖先生》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鸟啼》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我与地坛》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赤壁怀古》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雨的诉说》教学设计(2)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