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诗以画,激活思维(九年级必修)

时间:2022-04-14 15:03:4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寄诗以画,激活思维(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寄诗以画,激活思维

--作画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  吕敏航

苏东坡在评价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就将诗与画的相融相衬简明扼要地说了出来。今人在评价好诗好画时也将“诗情画意”归结在一起。因此笔者在古诗教学中尝试着让同学们按照诗句作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的方法组织课堂,效果较好,其步骤如下:

一、          熟读诗句,掌握诗歌内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把握诗词的形象和志趣,就得将诗词的字面意思了然于胸,这样才有机会向高一级台阶迈进。例如在执教《归园田居》(其三)时,我们得先掌握“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稀、早出晚归忙农耕、道狭草长、夕露沾衣”等内容。

二、       把握形象,领会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诗人真挚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境与情的融合。要想领会诗歌意境一般可以采用设想法:即“此时”“此景”中“此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方法。在执教《归园田居》时,因为有了前一阶段诗歌内容的掌握,我们就可以从“南山种豆、草盛豆稀、早出晚归,道狭草长、夕露沾衣”中得到诗人劳作非常辛苦的结论。此时再引导学生品读诗歌的最后一联“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足:值得。但:只要。愿:愿望。)衣服沾湿了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只要与温带愿望不相违背就行了。在此,为了更进一步地把握诗人的心境,可以结合诗歌的背景,将诗人的“愿”展现在大家面前: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到此为止,“此景”中“此人”的情--归隐田园的乐趣自然而然就在学生眼前了。

三、          依诗作画,加深理解

我们了解了诗的内容,也把握了诗人的志趣,此时让同学们依诗作画,加深对诗歌内容与意境的理解。

要求:以诗句为题目,诗句与画意相吻合。

在限定了画的题目后,同学们作画时就会从诗句本身出发,揣摩诗句包涵的意蕴,其所画之景都会围绕着诗句而向纵深延宕,也就不会脱离诗句而任意胡为了,这样才达到诗画结合的绝妙境界。

过程:情绪高涨,表现积极。

由于同学们对诗句的内涵已经非常熟悉,因此对围绕诗句作画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刚刚将动手的指令发布,全班就掀起了作画的高潮,只见闭目沉思,飞笔勾勒、心领神会,点头称赞,欣慰之情洋溢于角角落落,他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无疑这是一节颇具情绪和感染力的课,也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结果:佳作纷呈,诗情与画意完美地结合,加深了理解,同学们称之为最难忘的一课。十几分钟后,每一个同学都拿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虽然他们的画良莠不齐,好坏不一,但都将自己对诗的理解和感悟侵注其中,都对诗句的意义及情感有了更进一层的感悟,作画的目的达到了。

这样在掌握内容、领会意境、依诗作画三部曲的演奏中,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强烈的内心感应,同时还有理性思维对作品的评价,作到情与景交融,真正理解了诗的内蕴。

 

(通联:甘肃西和北川初级中学  742100)

 

 

【寄诗以画,激活思维(九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可以激活的(网友来稿)04-14

激活学生写作思维的指导课(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李商隐诗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3-04

《谈中国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五)04-1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课稿 谈中国诗05-13

谈中国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04-14

借助音乐艺术 激活创新思维--浅说音乐与语文教学的契合(教师中心稿)04-14

画夜诗雨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4-14

诗两首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巧用插图 激活课堂(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