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文之基,固语文之本--从高考看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走势(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5:17:4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强人文之基,固语文之本--从2006年高考看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走势(网友来稿)

武汉市汉南一中 张大勇

强人文之基,固语文之本--从2006年高考看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走势(网友来稿)

纵观2006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其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特色纷呈,各具其妙,其厚实的命题思想、浓郁的人文色彩、个性的地域色彩为新一轮的复习备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一、本土取材,张扬民族意识。17套题目中,15套试题阅读文本取自中国,不少文本的题目即打上了独一无二的“中国烙印”,如“天坛之美”“在山阴道上”“行吟阁遐想”“文赤壁”“一幅烟雨牛鹭图”“谈冰心”等,这些题目或来自中国特有的风物建筑,或源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或指向中国代表的人物英杰。作者有老一辈的国学大师,如丰子恺、黄秋耘等诸先生,有驰骋文坛中青年新锐,如冯骥才、毕淑敏等,有蜚声两岸三地的文坛常青树,如林清玄。尽管这些作者生活环境、思想修养、写作个性有异,但其作品均植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思想应着华夏文明的脉动,体现的是地道的中国作派,散发的是浓郁的中国气息。

展看作品内容,《阳光的香味》以平实的文字展现了歌颂劳动、歌颂阳光的主旨。中华文明发源于农耕,从“饥着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脸朝黄土北朝天”到“戴月荷锄归”,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这样痛并快乐者。热爱劳动,感恩自然是他们的一种自然而深厚的情感。《说村落》将沉重的历史与严峻的现实交融在一起,村落中可以“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此所谓“村落精神”。然而,时移世易,当城市春笋般崛起于村落周遭时,村落连同村落精神被遗忘了。“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村落的寂寞处境、被边缘化的现实以及村落的兴衰与城市的关联,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三农问题”的长久思考。《乡村的瓦》直抒对故土对一往情深以及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中因失落根本而产生的困惑,表现了“叶落归根”的文化情结。《行吟阁遐想》则通过对屈原与闻一多两先生人格的检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以富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族气节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精忠许国的操守情怀。

文本在内容上直击历史和现实,“中国印记”赫然在目。不仅如此,在文字表达、审美趣味等方面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也是挥之不去的。

《在山阴道上》一文,光是标题就透着一股诗意、一段历史,让人浮想,让人沉浸,拄杖而行的陆放翁,放浪形骸的徐文长、品清茗听雨声的周作人等纷纭而过,耳畔回荡着《世说新语》的诗意记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黄秋耘先生的小手笔《行吟阁遐想》,其“行吟”二字会勾起对《史记屈原列传》的记忆:“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文赤壁》无疑是在为苏子立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影子在文中浮现是自然而然的。丰子恺先生诗画文俱佳,笔下的杨柳摇曳生情,宛然先生的素笔勾描。杨柳是国人的钟情之物,是文人骚客的性灵之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忽见陌头杨柳色”“杨柳岸,晓风残月”,一直传唱千年。

一言以蔽之,文学作品阅读命题尽显中国味道。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高考命题凸显民族底蕴非常必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的融合步伐也呈加速度,外来文化,特别是网络文化汹涌而至,众多的青少年在文化大潮的冲击中不但迷失了现实与虚拟,也失落了文化之根,民族之性,中国话说不通,中国字写不对,中国经典不读,中国历史不知,开口“郁闷”“哇噻”,闭口“I服了you”,口袋书、动漫、戏说、“恶搞”、肥皂剧等快餐文化甚嚣尘上,加之媒体的炒作,文化空心化、恶俗化的趋向日益明显。“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民族的认同,没有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融合、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就无从谈起。作为风向标的高考大张旗鼓力推民族文化,拨正被扭曲的文化和心理正当其时。

二、人格立意,突显人文熏染。《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人文色彩相当炫目。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全国卷Ⅰ《阳光的香味》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湖北卷《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描绘驯良的羊群、火鸡、竹鸡和守夜的狗地叫唤带给人们欢愉与沉醉。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中“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中黄金树“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但如此高贵的树却遭到杀伐,“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 于是森林成了一种奢望,一种记忆,最终人类在滥伐森林之后又开始复制树木。这些文章的哲义是: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共生着、受益者,阳光、森林与和谐不可复制。湖南卷《在山阴道上》、山东卷《文赤壁》更直观地点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鉴湖水,是乌篷船,是百草园养育了鲁迅;是文赤壁,是长江水成就了苏轼,此所谓地灵人杰,钟灵毓秀。

崇尚真善的价值观。天津卷《造心》指出“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提倡要保有“仁慈之心”“自强之心”“尊严之心”“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以爱人爱生活,宠辱不惊大智若愚,善待万物,追寻梦想。北京卷《给“书虫”当夫人》中“先生”在滚滚商潮中不为物役,但为书痴。超越物欲,追求真知,是人摆脱低级趣味、成为纯粹的人的必由之路。广东卷《夕照透入书房》可说是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文中“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在静谧中“我”洞察出“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文章所表达的拒绝物质崇拜,拒绝浮躁心态的思想是可以让当下的国人受益的,对青年也是有启迪的。辽宁卷《杨柳》表现的杨柳“贱”而有用、亮而能下的品质,对如何看待世俗名利欲念、寻求生命的本真具有标本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发展观。四川卷《乡村的瓦》中当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时,“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瓦“迷路”了。作者以瓦的遭遇隐喻现代人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之时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历史和文化不能说割断就割断,跛脚无法疾走。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中黄金树在“秋光”这辉煌的时刻,达到“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但在人的贪欲和利斧之下,树“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黄金树的命运震撼了也唤醒了人们:人类应当节制自己的欲望,学会和地球的其他生命和谐相处,接纳它们,善待它们。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一方面颂扬了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另一方面也指出原始农耕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首席执行官),没有与污染一起抵达的富裕”,因此“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切都在两难之中”。要解决这个难题,只能仰赖科学发展,走共赢之路。

理性睿智地生存观。福建卷《泪与笑》告诉世人哭笑本是人生常态,现实中种种因素常常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我们不妨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一掬伤心之泪。泪是对人生的肯定,它能使人释然,净化人们的情感,让人们的心灵呈现出健康的状态。此文对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不能以定势看待生活,比如泪;人不可能是永远的强者,要敢于承认失败,学会合理的宣泄。浙江卷《平面的生活》通过单眼和双眼观察产生的两种视觉对比,具体描绘了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不同景象,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悟,表明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的对立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如人与人的对立,平面与立体的对立,表象世界与本质世界的对立,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对立等。此文传达的生存哲学是:学会辩证地、理性地生活。此外,苏轼的经历启示我们对磨难不必时时在意,而通明达观则须臾不可离;在秋光里怡然自得地黄金树告诉我们自信对生存的意义;在落寞中不动不摇的乡村的瓦告诉我们坚守、耐住寂寞的价值。

坚忍有为的民族性格。重庆卷《说村落》流露出的对村落、对农民的忧患意识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悠久传统一脉相承,是关注现实、以苍生为念、积极入世的儒家传统的生动再现。安徽卷《行吟阁遐想》中闻先生昂首仰天,血脉偾张,作狮子吼,其孤愤高吟,不畏强暴,以天下为己任,分明是“屈原精神”的延续。山东卷《文赤壁》中苏轼以获罪之身“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发悲愤旷达之情,他的身上折射出百折不回、坚忍不拔,同时又能超拔苦难、博大包容的民族性格。

三、立体考核,透视语文修养。文学作品阅读是对考生语文修养的全面检测。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总体上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宗旨和“迈小步,不停步”的改革精神,在考查方式、力度、取向上均有一些新动作。

首先是题型多样。2006年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出现了选择题(含单选、多选)、填空题和表述题三种题型。三种题型各有所长,综合布局能使考查手段趋于完善灵活,卷面更加活泼。

其次是能力点全。《考试大纲》所涉及的理解、筛选并整合、分析概括、想像推断、鉴赏评价等能力点在试题中均有生动的呈现,部分题目有所创新。

三是分值增加。17套试卷中近70%的试卷文学作品阅读分值达到或超过20分,显示文学作品阅读日益重要的地位以及命题者对这一检测板块的看重。估计一两年内文学作品阅读的分值将有所提升,不会低于20分。

具体而言,2006年文学作品阅读试题呈现如下亮色:

注重知识宽度。上海卷第6题:课文中涉及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有______(除本文提及外)。这题尽管只有1分,但意义不可小视。语文学科兼容并包,这一题即把语文与近邻历史联系起来。广东卷第15题: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题目要求以空间位置对文章进行整合,实际上是把抽象的审美力迁移为具体的位置感。由核心知识向邻近知识(历史、哲学、地理、美学、心理学等)延伸,在各种能力之间实施迁移转换,显示了语文的宽度,预示了一种命题方向,有理由相信这种“非语文试题”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语文试卷上。作为开放先锋的上海和广东,其地域文化自信、大气的一面在高考命题上同样得到显现。

注重情感体验。湖北卷第16题: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都德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描写细腻,寓情于景,体验其中感受只能将文章内容与个体情感经验结合起来,特别是个体情感经验往往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注重语境观照。北京卷第19题: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①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②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语境意识是语文的必备意识,阐释特定的情境意义是较高层次的要求,阐释者必须调动积累,“进到文章里面去”,设身处地,才能准确地传达出精微之义。

注重表达提炼。全国卷Ⅱ第16题: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三个”“关键”这些指令明确地传达出考查意向,即不但考查概括能力,更考查语言提炼功夫。故作答者不但要会说,而且要会最简洁地说。

注重思维深度。辽宁卷第18题: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这是在考查逆向思维;上海卷第8题: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这是在考查求同思维;北京卷第16题: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这是在考查类比迁移。安徽卷第16题: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这是在考查横向比较。浙江卷第20题: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这是在考查想像推断。思维是语文之魂,可以说17套试卷对思维对考核角度全,频度高,力度大。

注重自主开放。重庆卷第19题: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试题的第二问“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将作答的自主权还给考生,给他们自由思想的空间。

作者信息:

姓名:张大勇

单位:武汉市汉南一中

职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称号:湖北省骨干教师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邮编:430090

邮箱:zhangdy69@tom.com

作者邮箱: zhangdy69@tom.com

【强人文之基,固语文之本--从高考看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走势(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网友来稿)04-14

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点拔(网友来稿)04-14

浅谈语文人文在语文阅读中的作用(网友来稿)04-14

关于高考语文文学作品解题(现代文阅读)(网友来稿)04-14

如何阅读戏剧文学作品(网友来稿)04-14

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网友来稿)04-14

语文高考,怎样做好阅读题(网友来稿)04-14

语文人文性之我见(网友来稿)04-14

高考对联题命题方式前瞻(网友来稿)04-14

语文研究性阅读法之研究(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