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林语堂

时间:2022-04-14 15:29:0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众说纷纭林语堂

文/穆力

  

林语堂放开胆子去写,用不着在绳子上跳舞了。他异想天开地把人类分成两种:一是理想主义者,一是现实主义者。每一个人的精神中也都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种成分。它们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立足于现实,用适当的幽默感把梦想或理想主义调配得当,就能产生出高超的智慧。

他列出了一个公式:

"现实"减"梦想"等于"禽兽"

"现实"加"梦想"等于"心痛"(普通叫做"理想主义")

"现实"加"幽默"等于"现实主义"(普通叫"保守主义")

"梦想"减"幽默"等于"热狂"

"梦想"加"幽默"等于"幻想"

"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

林语堂接着他的公式继续发挥,越来越妙。

……下面是我替某些民族的特性所定的公式:这些公式完全是我个人所定,绝对无法可证实。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反对它们,改变它们,或加上他自己所定的公式,只要他不宣称他能用一堆统计的事实和数字去证明他私人的意见。以"现"字代表现实感(或现实主义),"梦"字代表梦想(或理想主义),"幽"字代表幽默感,--再加上一个重要的成分--"敏"字代表敏感性。再以"四"代表"非常高","三"代表"高","二"代表"普通","一"代表"低"。这样我们就有下列的拟化学公式可以代表下列的民族性了。……

现三 梦二 幽二 敏一 等于英国人

现二 梦三 幽三 敏三 等于法国人

现三 梦三 幽二 敏二 等于美国人

现三 梦四 幽一 敏二 等于德国人

现二 梦四 幽一 敏一 等于日本人

现四 梦一 幽三 敏三 等于中国人

我们对于作家和诗人也可以应用同样的公式。现在试举几个著名的人物来做例子:

莎士比亚--现四 梦四 幽三 敏三

德国诗人海涅--现三 梦三 幽四 敏三

英国诗人雪莱--现一 梦四 幽一 敏四

美国诗人爱伦坡--现三 梦四 幽一 敏四

李白--现一 梦三 幽二 敏四

杜甫--现二 梦三 幽二 敏四

苏东坡--现三 梦二 幽四 敏三

林语堂如此这般地把各个民族的特点比较了一番,然后开始说他自己的生活观。他认为:生活的最高典型终究属于思所提倡的中庸生活。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一种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好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稿件一半被录用一半退回--总而言之,这种中等阶级的生活,是中国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林语堂说的是真心话。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年轻发气盛、到处骂人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温暖的家,没有忘记山水、性灵。更何况是现在?勿勿半生已经过去,他活明白了。他把自己喜欢的李密庵的《半半歌》,也介绍给了美国人: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

半里乾坤宽展。

半廓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

半土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

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

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

半恩后代与沧田,

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

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

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

会占便宜只半。

林语堂一直向往着这种生活,人活着为了什么?他的答案是快乐。为了争取个什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让自己受累受苦,让自己良心受折磨,他是不干的。他不是把自己的书房取名叫"有不为斋"吗?就是说有些事可干,有些事不可干、不想干。人嘛,只要不干坏事,应该怎么舒服怎么生活。

美国人会喜欢这种懒散的生活吗?他们拼命拼惯了,闲得下来吗?他们可是好动的,能体会到静的妙处吗?

林语堂不管这些,他只是说自己的真话。不过他相信,人哪有不喜欢舒服的?

华尔希夫妇接到书稿的时候,他们等得有点着急了。林语堂以前写东西很快的,为什么这次拖半年?不过,拿到稿子以后,他们的心里都有了底:不会比《吾国与吾民》差。

1937年12月下旬,冬日的阳光把纽约照得温和而透明。树木的暗绿又加盖了一层橙黄,像是穿了一件半透明的保暖衣。下午四点,林语堂正在书斋看书,电话铃响了。

"林先生,我是华尔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请快点说,我对好消息来之不拒。"

"这个消息不同寻常,你听好了!《生活的艺术》,你的大作,被列入'每月读书会'特别推荐书目!"

"哇――"林语堂立即狂叫起来,两脚在地板上拼命乱跺。"真的吗?是真的吗?谢谢你,华尔希,谢谢,请转达我向你的夫人的问候和感谢!"

林语堂有点语无伦次,放下话筒,还在哈哈笑。

一本书一旦被"每月读书会"推荐,等于中了彩票。因为这个读书会在全美有10万会员,它可以向会员廉价推销书籍,发送宣传品。由它推荐的书,等于做了一次免费广告,销路一定会大增。

好评接踵而至。

书评家吾兹在发行量很大的《纽约时报》书评副刊上撰文说:"林语堂把许多历史悠久的哲学思想滤清,配以现代的香料;他根据个人独特的创见,用机智、明快、流利动人的文笔写出一部有骨子、有思想的著作。作者在书中讨论到许多问题,见解卓越,学识渊博,对中西思想深刻的理解。"

《纽约时报》一年一度的"全国图书展览会",1938年搞得别开生面。他们组织了一次"林语堂比赛",规则是提出10位世界名人,请参赛者按照《生活的艺术》中判定人物性格的公式,估定他们的性格,主持人请林语堂也写出他的答案,暂不公布。谁的回答与林语堂的答案最接近,就中头奖。

林语堂的答案如下:

名人姓名 现实 梦想 幽默 敏感

罗斯福3 3 22

希特勒3 4 11

墨索晨尼 3 2 11

斯大林3 3 11

爱因斯坦 2 4 24

温特莎公爵1 3 23

葛勒泰嘉宝 2 2 13

结果,纽约的一位金士伯先生获得一等奖。

这样,林语堂的名声更大,几至家喻户晓了。

如果所有的名人一样,崇拜者所带来的干扰也不小,林语堂出门简直需要化装了。

要求拜访他的人猛增,他们一见到林语堂就大叫:"林博士!我有一个笑话,要说给你听。"结果,说出来的,连林语堂的女儿都感到啼笑皆非。

有一次,林语堂带全家出去划船,一位三十几岁的太太竟然在岸上把衣服脱光,跳入水中, 追逐林语堂的游船,吓得他们一家人不知所措,――原来她是一位"林语堂迷"。

《生活的艺术》影响太大了。1938年,它是全美国最畅销的书。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榜榜首达52个星期之久。这在出版史上也是少见的。自出版以来,在美国已经重印了40版以上,并已被译为十几种文字。在西方世界,美、法、德、意、丹麦、瑞典、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也一样畅销。

书评家普雷斯科特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读完这本书之后,令我想跑到唐人街,遇见一个中国人便身他深鞠躬。"

廖翠凤当官了

"爸,你怎么啦?"

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放学回来,走进父亲的工作室,发现父亲热泪盈眶,不禁万分惊讶。

林语堂聚精会神地坐着,仿佛没有听见女儿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他才惊愕地抬起头,用手绢揩着泪,答道:

"我在写一段非常伤心的故事。"

女儿们每天都要早早回家,大衣也不脱就闯进父亲的书房,争着看父亲当天写出的稿子。今天,她们又有动人的故事看了。太乙赶快去把稿子拿来,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林语堂笑了笑,说:"'古今至文皆血泪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

太乙想:"天下没有什么比做作家更高尚的了。"

林语堂正在写的这本书,就是《京华烟云》。

《生活的艺术》出版以后,林语堂又写了《孔子的智慧》,继续介绍中国文化。他本打算接下来就把《红楼梦》翻译成英文。然而现实改变了他的计划。

1936年8月10日,林语堂应赛珍珠之邀带领全家登上"胡佛总统号"船时,买的是来回船票,期限一年,不能延长。然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林语堂本想回国以后到北平定居。现在,北平沦陷了,上海也成了铁孤岛。他只得留在美国。

战争的阴云也一样笼罩着美国。华侨们对于国内的战事更是关心备至。他们同仇敌忾,组织各种活动,支持抗日战争。

林语堂每天都要到《纽约时报》大厦前的广场去,看大厦顶上霓虹灯打出的最新消息。广场上的广播也在随时向人们发布新闻:

"日本进攻上海,守军奋力抵抗。"

"中共军队在长城边打败日军。"

"苏联将要进攻日本。"

……

林语堂知道的最确切的消息,是美国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

1937年5月,美国国会修正了中立法案,规定物资出口,必须支付现款。并且,只能用外国的船只运输。这样一来,海上运输力量薄弱的国家,可就惨了。

林语堂感到愤怒。他明白,美国虽然是在保护本国的利益,实际上却等于支援了海上强国日本。日本有的是钱,有的是船,可以随时购买美国的货物,增加实力,而中国呢?

这是美国的惯用手段!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时,美国采用的就是所谓中立主义,对交战双方一律实行武器禁运。结果,意大利不怕你禁运,被侵略的阿比西尼亚则陷入绝境!

西班牙内战时,美国的中立态度又来了。政府命令美国船只不得接近危险地区!

现在,美国国务卿赫尔宣布:美国对日本保持"友好的、不偏不倚的立场"。

林语堂火了。他立即写下《美国与中日战争》一文。他说美国表面上保持所谓的"中立"立场,实际上,它已经成为日本的"经济同盟"。他指出,美国政府仅在1937年的9、10月间,就卖给日本3.37亿加仑汽油!

他开始为中国奔走呼号。当年在国内,痛骂军阀的劲头又来了。

1937年8月29日,他在纽约的《时代周刊》上说:日本征服不了中国,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中国的!

同年,《吾国与吾民》将印第13版。林语堂立即补写了《中日战争之我见》一章。他说:

可救国家的,并非我们的旧文化,而是机关枪和手榴弹。

中国最终会成为一个独立和进步的民主国家。

1938年,他又写了《日本必败论》。他说,日本的军力不足以征服中国,日军深入长江以后,其防线达一万华里,处处为游击队袭击,必将反攻为守,军力财力消耗太大,势必无法与中国打持久战。在政治上,日军的野蛮残暴,将促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经验丰富、组织有序的八路军和民众联合,将使日军无法与土豪劣绅相勾结,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无立足之地。在经济上,日本的物资依靠进口,经费不足,生产面临崩溃,无力支持战争。在外交上,日本愈来愈孤立,苏联和英美必将加入对日战争。所以,日本必败无疑!

这样透辟的分析,竟出自一个身在异乡、与政治拉开一定距离的林语堂之口!

林语堂的宣传,使对中日战争不甚了了的美国人开始明白地球那一边发生的事情了。

早在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的时候,美国人对于中国的事情还是一无所知。报纸、电台不断传出"张绑架了蒋"、"西安事变是日本人的阴谋"等等报道。

一个星期以后,哥伦比亚大学组织一个讨论会,林语堂公开演讲。他先告诉美国人,谁是张,谁是蒋。因为,这两个字在英语中只差一个字母,Chang(张)、 Chiang(蒋)。

林语堂说:张学良软禁蒋介石目的,是为了抗日。共产党领袖朱德和毛泽东,诚挚爱国,胸襟阔大,度量豁达。蒋虽曾向朱毛血战八年,并高悬赏购他们的头颅,但他们豪侠大度。

事态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佩服林语堂的眼力。他也因此而更有影响力。

最关心这些问题的,当然还是华侨。那时,旅美华侨约有七八十万人,集中在纽约、华盛顿、旧金山、波士顿、芝加哥等城市的唐人街里,他们大多从事洗衣业、制衣业等低级的体力劳动。然而,正是他们,成为在海外支持抗日的中坚力量,他们抵制日货,进行募捐,游行集会。活动声势浩大,有声有色。

每一次活动都少不了林语堂。他的著作那时正风靡全美。他的出现和言论立即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大多数美国人是通过林语堂的口了解中日战争的背景和前途的。中国对日宣战以后,美国舆论的结果。林语堂的老朋友徐讦后来回忆说:"当时日本舆论界觉得他们没有一个林语堂这样的作家可以在世界上争取同情为憾事"。

廖翠凤也行动起来了。纽约的华侨妇女组织了中国妇女救济会。廖翠凤担任副会长。

美国人怎么也无法理解,远在地球一边的战事,对这些人不会有什么直接影响,他们为什么会一下子都集中精力投入这件事情?他们平时斤斤计较,互相拆台,勾心斗角,现在,怎么又像水泥一样凝聚在一起?

而且,像廖翠凤这样的家庭主妇,也投入到这样的工作中来了!

"堂呀,我能做点什么呢?"廖翠凤发愁说。

"募捐呀!让救济会请人来演唱京戏,另一些人去拍卖古董。成绩肯定不错!"

第二天,廖翠凤把这个主意一说,立即赢得满场的掌声。

从那以后,廖副会长每天上午八点到纽约57街的救济会去办公,中午就那在那里吃饭,下午五六点钟才下班。

林语堂学习管理家务,孩子们也会自己做饭了。

成绩真的不错了。第一次她们就汇给中国政府3万美元。

不久,廖翠凤又在救济会建议,利用各种机会向贵妇们宣传抗日,抵制日货。由贵妇们带头,不穿日本产的丝袜。

同事们拍案叫绝。这个活动又容易开展,对日本的打击也很大。因为,日本出口的生丝85%都是销往美国的,在日本的丝货中,妇女穿的丝袜又是主要的品种。如果全美国的妇女都不穿日本的丝袜,日本的生丝出口就垮了一大半!

女大学生们首先起来响应了!最先是史密斯女子大学,然后扩展到全国的各所大学,女生们一律改穿棉袜。

后来,廖翠凤透露,这个主意也是林语堂出的。

林语堂自己也没闲着。他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应该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在一起。来到美国,他本来的计划是向西方宣传、介绍中国文化。而今,他明白,"只有当我们将日军从我们土地上赶出去,或者强迫它撤退,我们才会再费时间,思索所有这种文化论底大混乱是什么道理,并考虑又将如何来保存我们旧有的文化。"

早在1936年,林语堂离开中国前夕,上海文艺界就发出《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仁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 救国而联合","不必强求抗日立场之划一,但主张抗日的力量即刻统一起来。"

21位代表不同倾向的知名作家签了名,其中有骂过林语堂的"普罗文艺家",也有林语堂骂过的旧派文人。但是,他们都是主张抗日的,个人恩怨,文艺观点,都不在话下了。

林语堂也签了名。

身在海外的林语堂是一个使者,他在把中国的战事向美国人作宣传,也把美国人,尤其是华侨们的抗日热情及时传递回国。他在一篇《海外通信》中写道:

三月来美国华侨所捐已达300万元,洗衣铺、饭馆多按月认捐多少,有洗衣工人将所储3000小币(值五分者)全数缴交中国银行,精神真可佩服。所望维何?岂非中国国土得以保存?国若不存,何以为家?此华侨所痛切认识者。

林语堂对美国人又是这样说的:

中国抗战的意志系来自民间,是由民众着力迫使政府前进,搁置延长时间的政策。

全国人民终于觉悟过来,若再妥协,当危害无穷。他们既看出日人野心永无止境,也看出日人一心想征服中国,决难途中翻改,更明白再让予中国一寸土地,决非一个自尊自爱的民族所能容忍。全国人民已了决心抵抗日本的一点,即使甘冒大战之危险,亦义无反顾。

演说、宣传、政论,林语堂都尝试过了。他仍然觉得有点缺憾。这些活动虽然能起到一时之功效,但毕竟太短暂。他希望能写出一本作品,让所有的人在灵魂深处都得到震动,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

于是,他决定写小说了。

林语堂以前从未写过小说,能行吗?

"能行!"他告诉女儿自己为什么如此有把握:"以前,在哈佛大学上'小说演化'课时,白教授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就是西方有几位作家,40岁以上之时,来试一部长篇小说。而且不写则已,要写必写一部人物繁杂,场面宽广,篇幅浩大的长篇。所以这回着手撰《京华因烟云》,也是非意出偶然。"

写《京华烟云》时,林语堂已经43岁了。这段时间,林语堂本打算用来翻译《红楼梦》的。然,抗日的烽火使他无法沉入那个遥远的故事中去,玩味爱情滋味与家庭纠纷。他是敢走上街头投石块的林语堂,不是躲在苦雨斋中喝茶的周作人。

"作事须认真"的林语堂认真地写《京华烟云》了。从1938年3月起,他便开始酝酿故事与人物,把人物的年龄、性格、经历和关系都用图表画出来。为了节约开支,也为了避免崇拜者的干扰,他带领全家移居法国。

1938年8月8日,《京华烟云》在巴黎正式开笔。林语堂每天早晨即伏案写作,他写得很投入。工作的时候,任何人不得打扰。即使不写,他也常常凝神构思,廖翠凤和他说话,他根本听不见。

为了不受任何干扰,他索性一个人搬到巴黎城外松树林中的夏令营木屋中,隐居起来。廖翠凤去看他,见他的头发蓬乱,有3寸长,像个野人,又心疼又好笑,立即催他去理发。林语堂说:"等写完《京华烟去》再去吧!"

1939年8月8日早晨,林语堂向全家宣布:下午6点半,《京华烟云》将全部完稿!

这一天,他写了19页。当写到抗日军民齐声高唱"不到山河重光,誓不回家乡"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一个民族心房发出的声音啊!

晚上,林语堂驾车带全家去一家中国饭馆,吃了一顿家乡的龙虾饭。

第二天,他去理发了。

《京华烟云》以姚木兰、姚莫愁、孔立夫、姚思安等人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描绘了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浮沉,展示了中国从庚子年间义和团事件起至"七七"事变为止40年的社会生活画面。明显地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

于是,谣言、非议、曲解便不期而至了。

有人说,这是一部十足的才子佳人小说,林语堂在国难当头之际,仍在吟风弄月,幽默闲适。

有人说,这部小说充满老庄思想,是消极无为的不抵抗主义和失败主义。

……

林语堂立即站出来为自己辩护。他说:《京华烟云》是为"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的勇男儿,非无所为而作也"。

他在给郁达夫的信中又说:

弟客居海外,岂有闲情谈说才子佳人故事,以消磨岁月耶?但欲使读者因爱佳人之才,必窥其究竟,始于大战收场 不忍卒读耳。

他虽然写了男女情爱,但又岂是为爱情而爱情?

大女儿林如斯就看出了门道。她说:《京华烟云》是道家思想的传声筒。

此书的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而我乃称叹叫绝也!未知他人读毕有此感觉否?故此书非小说而已!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

……此书的第三部题为"秋之歌"(即第三个题目),取庄周"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生死循环之道为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故第三卷描写战争,可谓即描写旧中国衰老,就是新中国的萌芽。……

林语堂把《京华烟云》杀青的消息拍电报告诉赛珍珠夫妇。他们回电说:你没有意识到你的创作是多么伟大。

1939年9月,林语堂一家回到纽约。迎接他的是一个喜讯:《京华烟云》又被"每月读书会"选中,成为12月份的特别推荐书。

《时代周刊》的书评说:"《京华烟云》很可能是现代中国小说之精典之作。"

林语堂自己也说:"我写过几本好书,尤其以写《京华烟云》自豪。"

《京华烟云》在美国轰动之后,林语堂很想让中国的同胞也能读到它。但是他自己太忙,无法花大量的时间去翻译它。他找到了好朋友郁达夫,请他代为翻译。然而事与愿违,适逢郁达夫与王映霞婚姻破裂。译事只有了个开头,就停止了。直到几十年以后,郁达夫的儿子郁飞才完成了此事。

不过,《京华烟云》华竟是写给美国人看的。林如斯说:"《京华烟云》在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几十本关于中国的书,不如一本道地中国书来得有效。关于中国的书犹如从门外伸头探入中国社会,而描写中国的书却犹如请你进去、登堂人室,随你东西散步,领赏景致,叫你同中国人一起过日子,一起欢快,愤怒。此书介绍中国社会,可算是非常成功,宣传力量很大。"

诚哉斯言!

(全文完)

(郑元浩整理)

(责任编辑 张继华)

【众说纷纭林语堂】相关文章:

林语堂谈写作(网友来稿)04-14

林语堂看庄子:发现自己04-14

四年级下册众说纷纭话论坛-BBS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