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鲁人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6:04:2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听颖师弹琴(鲁人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听颖师弹琴

听颖师弹琴(鲁人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自 主 学 习

识 记 字 音

昵(nì)昵   恩怨(yuàn)  轩(xuān)昂(ánɡ)

浮云柳絮(xù)  百鸟喧啾(jiū)   根蒂(dì)  

滂(pānɡ)沱(tuó)  嗟(jiē)叹    丝篁(huánɡ) 

跻(jī)攀(pān)分寸  颖(yǐnɡ)师弹琴  遽(jù)止

奔赴(fù)     冰炭(tàn)       省悟(wù)

识 记 字 形

恩怨  跻攀  奔赴  失势  嗟叹  丝篁  滂沱  冰炭

昵昵软语  划然轩昂  浮云柳絮  天地阔远  百鸟喧啾

文 言 实 词

昵昵儿女语 昵昵:亲近。

划然变轩昂        划然:突然。

未省听丝篁        丝篁:丝竹乐器,这里指音乐。

湿衣泪滂滂        滂滂:流泪的样子。

起坐在一旁        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无以冰炭置我肠    冰炭:形容极端相反的两种感情。

恩怨相尔汝        尔汝:表示亲密。

特 殊 句 式

喧啾百鸟群:主谓倒装句,应为“百鸟群喧啾”。

无以冰炭置我肠:省略句,应为“无以冰炭置于我肠”。  

  文 言 通 假

无以冰炭置我肠:“无”通“毋”,不要。

熟 语 释 义

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如“只见诸葛亮气宇轩昂,舌战群儒,从而赢得了东吴的信任”。

高遏行云:形容歌声高亢嘹亮。如“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如“刘老师正在抑扬顿挫地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听得很入迷”。

高情远韵: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如“小李很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高情远韵的人”。

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如“他的棋艺精深,可以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名 言 警 句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听颖师弹琴》)

走 近 作 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 (792)进士,曾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其后任监察御史等职。贞元十九年 (803)因言关中旱灾贬阳山(今属广东)令。元和中,随裴度平淮西,迁刑部侍郎。穆宗时,召为国子祭酒、终吏部侍郎,世称“韩吏部”。谥号“文”,世称“韩文公”。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同倡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存诗十卷。

全 诗 大 意

《听颖师弹琴》: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耳鬓厮磨,窃窃私语。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又转成悠悠浮云依依柳絮无根无蒂,天地广阔高远随风飞扬。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忽见在众鸟之中有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攀登却是那样的艰难,失势跌落下来一千丈还要多。可叹啊我空有耳朵一双,却对音乐太外行不懂得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令人在你的身旁坐立不安。伸出手我突然阻止你继续弹奏,泪水滂滂早已打湿了我的衣裳。颖师你好功夫,的确擅长弹琴,可是别再把冰与火填入我的肝肠!

作 品 鉴 赏

听颖师弹琴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里。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密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嗟余”二句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还是被颖师的琴声所深深感动,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听。末二句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的地狱,就好比同时把冰炭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

全篇诗情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层见迭出,变化无穷。上联与下联,甚至上句与下句,都有较大的起落变化,例如首联“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写柔细的琴声,充满欢乐的色调,中间着一“怨”字,便觉波浪陡起,姿态横生,亲昵的意味反倒更浓,也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又如首联写儿女之情,次联拟以英雄气概,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柔一刚,构成悬殊的形势。第三联再作起落变化,即由刚转柔,就很容易与第一联交叉重迭。诗人在实现这一起伏转折的同时,开辟了另一个新的境界,它高远阔大、安谧清醇,与首联的卿卿我我、充满私情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所显示的声音也与首联不一样,一者(首联)轻柔细屑,纯指声;一者(三联)婉转悠扬,是所谓泛声。尽管两者都比较轻柔,却又各有特色,准确地反映了琴声高低疾徐的变化。

合 作 讨 论

1.《听颖师弹琴》一诗中在摹写声音方面有何妙处?

提示:这首诗摹写声音精细入微,形象鲜明,却不粘皮着肉,故而显得高雅、空灵、醇厚。突出的表现是: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十分注意发掘含蕴其中的情志。好的琴声既可悦耳,又可赏心,可以移情动志;好的琴声,也不只可以绘声,而且可以“绘情”“绘志”,把琴声所表达的情境,一一描摹出来。诗歌在摹写声音的同时,或示之以儿女柔情,或拟之以英雄壮志,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寓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2.《听颖师弹琴》诗中在造境或遣词造语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提示:这首诗无论造境或遣词造语都有独到之处。以造境言,它为读者展示了两个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所构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乐曲声在听者(诗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响。两者亦分亦合,犹如影之与形。从而使整个诗歌的意境显得深闳隽永,饶有情致。以遣词造语论,不少诗句新奇妥帖,感染力极强。例如开头两句押细声韵,其中的“女”“语”和“尔”“汝”声音相近,读起来有些绕口。这种奇特的音韵安排,恰恰适合于表现小儿女之间那种缠绵纠结的情态。后面写昂扬激越的琴声则改用洪声韵的“昂”“场”“扬”“凰”等,这些都精确地表现了弹者的情感和听者的印象。

随 堂 作 业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未省(shěng)听丝篁   昵(nì)昵儿女语

B.喧啾(jiū)百鸟群        颖(yǐng)乎尔诚能

C.推手遽(jù)止之          勇士赴(fù)敌场

D.划然变轩昂(áng)        湿衣泪滂(pāng)滂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天地阔远随飞扬     自闻颖师弹

B.失势一落千丈强     勇士赴敌场

C.浮云柳絮无根蒂     忽见孤凤凰

D.挤攀分寸不可上     恩怨相尔汝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嗟余有两耳         嗟:叹息。

B.失势一落千丈强     强:强壮。

C.推手遽止之         遽:急忙。

D.未省听丝篁         省:懂得。

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划然变轩昂        划然:突然。

B.起坐在一旁        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C.恩怨相尔汝        尔汝:表示亲密。

D.未省听丝篁        丝篁:竹林。

5.从对仗角度看,下列诗句最不严格的一项是(    )

A.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B.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C.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D.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还会背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吗?

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体坛明星、舞星……等众多的星。

C.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D.《听颖师弹琴》选自《全唐诗》卷34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教 材 挖 潜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10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7.韩愈听颖师弹琴有何感受? 

答:

8.“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用什么手法表现了琴声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你还能想到哪些诗句有类似手法?试举一例。

答:

9.本诗前十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10.“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几句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对比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的高超技巧是怎样体现的?

答:

创 新 实 践

11.按照下面规定的情景,以“太阳”为重点,分别扩展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冬天  早晨  太阳

答:

情景二:夏天  傍晚  太阳

答:

12.根据语境,将扩展的内容写在下列语段的横线上。

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王偏偏没有刺中, , , 。细品上述这些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着一种人世最纯真最崇高的情感吗?

1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漫画的主题。

 

答: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惊慌失措的水手们,急得团团转。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险上加险,不是自找死路吗?”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仓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加大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时候;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生之船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请以“压力与动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详 解 答 案

1.A(“省”应读“xǐnɡ”。)

2.D(“挤”应为“跻”。)

3.B(“强”应是“有余”的意思。)

4.D(“丝篁”应为“丝竹乐器”,这里指音乐。)

5.D(ABC三组诗句词性相当或相对,属于严式对仗,而D只是顺对,属于宽式对仗。)

6.C(A项中去掉冒号。B项中省略号和等重复。D项中句号应该在括号外。)

7.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 

8.对比。用对比的手法能够突出所要表达的琴声忽高忽低、抑扬顿挫的特点。例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9.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湿衣”句与《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显豁罢了。 

10.表现了听琴者听后的感同身受的思想感情。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11.情景一:冬天的早晨,太阳从黑暗的地平线上悄悄地爬上了蔚蓝色的天空,向大地报告了又一个崭新的黎明的到来。

情景二:夏天的傍晚,太阳从大地上收起她那最后的一缕灼热的光线,满怀无限留恋地向钟情她的万物挥手告别。

12.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偏偏被宙斯钉在了高加索的山崖上  屈原忠心耿耿偏偏碰上个昏庸的楚怀王  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府偏偏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了临安

13.形式主义要不得。(这不是在搞形式主义吗?为什么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会年复一年地存在下去呢?)

14.参照20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听颖师弹琴(鲁人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鲁教版选修《听颖师弹琴》教案02-16

《将进酒》教学设计 (鲁人版高二选修)04-14

《登高》 教案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二必修五)04-14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二选修)04-14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二选修)04-14

《心术》(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3-1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及说课稿(鲁人版高二选修)04-14

定风波 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二选修)04-14

《朱子语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1-01

氓 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一必修三)04-14